尊重幼儿重视游戏
2009-12-15康晓霞
康晓霞
〔关键词〕 幼儿;游戏;自主性;环境;规律;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40—01
研究儿童游戏的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藤本浩之辅认为,通过游戏可以培养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密切联系的“创造性”。在幼儿的游戏中,每样东西都会有各种不同的作用,毛巾可以放在琴弦上拉动产生新奇的音响,纸箱可以在电车游戏中变成怪兽的头盔……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设置游戏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
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他的自主性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当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时,就有了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对游戏的开始、进行、结束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予以尊重。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预先的设想就予以否定,更不能强行将幼儿游戏的发展纳入到自己事先预设好的轨道中来。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游戏时所选择的是他们可以理解并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不可以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如果教师交待“我们今天玩商场游戏”或是规定周一大班玩结构游戏、中班玩表演游戏、小班玩角色游戏,不能让幼儿自己做主,这样游戏就失去了其本质特征,就违背了让幼儿游戏的初衷。另外还要注意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因游戏形式单一使幼儿失去兴趣。如,有的幼儿园只玩结构游戏或角色游戏,很少玩表演游戏,有的则室内游戏多,室外游戏少,有的安静性游戏多,运动性游戏少,这样游戏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
二、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的环境,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
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游戏的场地及游戏的设备等物质条件,以及这些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环境首先应该是能满足幼儿需要的,包括满足同伴间交往需要的环境。如,一个中班幼儿的游戏环境应保证其有足够的区域玩各种角色游戏。例如,教师在角色游戏区放上白大褂、听诊器等,幼儿一进入这个游戏区,自然而然地就会和同伴一起玩医生看病的游戏。游戏刚开始可能只有三四个幼儿一起玩,不一会儿,就会吸引更多的幼儿,于是出现爸爸妈妈带着娃娃上医院,因为娃娃要住院,医院又开设了住院部等场景。这样,参与游戏的幼儿越来越多,游戏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关于游戏环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应该研究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需要,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同时还要研究游戏材料的功能,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的材料。
2.游戏材料的放置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能琳琅满目,给予幼儿过多的刺激,使幼儿无法集中注意力,变得无所适从,又要注意适量、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可以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以便长时间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幼儿的活动量,并保证活动的多样性。
3.游戏场地的安排应注意相对集中,相互协调,互不干扰。如,结构区、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等场地应尽可能大一些,同时要有足够的通道,不至于游戏时相互碰撞,影响游戏的质量。
三、按照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随着幼儿的成长,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该考虑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如,小班幼儿常从事平行游戏,即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游戏相同,但又互不相关。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但游戏的目的性较差,主题和内容也极不明确。因此,对于小班的幼儿应引导他们确定游戏主题,了解游戏规则,逐步学会合作游戏。中班幼儿在游戏中有合作,也有分工,能有目的地玩,但是计划性较差,组织能力也较差,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满足其开展各种游戏的需要,同时注意引导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创造意识,并开始对复杂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对大班幼儿可以增加棋类竞赛等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并在游戏时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尝试着在游戏的过程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