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几点瑕疵

2009-12-15高养武

甘肃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溶质人教版表格

高养武

〔关键词〕 化学课本;瑕疵;“新”的用法;表述笼统;设置缺陷;资料欠缺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25—01

1.关于“新”的用法欠准确和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对化学变化是这样定义的:在变化中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这样的定义比原来的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三《化学》全一册中的化学变化的定义(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更为准确和科学。因为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这一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本质所在。但如果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就有些欠准确和科学了,这个“新物质”的“新”,很容易产生歧义。因为所谓“新”指的是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例如,单质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这一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其他物质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却不是一种新的物质。同理,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几处“新”,我个人就认为有些欠准确和科学。

①第27页“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②第47页“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第136页“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我认为①、②中的“新”可以直接删去,而③中的“新”改为“其他”则更为准确一些。

2.表述较为笼统或在设置上存在着缺陷

①在《化学》下册第16页中,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这一句表述较为笼统,我认为应改成“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把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较为合适。

②在下册第28页中有这样一个表格:

我认为这个表格的设置存在着缺陷。因为从溶液的组成来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结合这个表格内容来看,“水”是溶剂,“碘”是溶质, “水”和“碘”组成的就是溶液;“高锰酸钾”是溶质,“汽油”是溶剂,因此“高锰酸钾”和“汽油”组成的就是溶液。但是“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这两组不符合溶液的特征,所以它们不是溶液,而不是溶液也就无所谓溶质和溶剂之分了,因此这个表格在设置上存在着缺陷。我认为应改为下表:

3.资料设置欠完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很多“资料”,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化学》下册第36页中有这样一个“资料”:

我们知道,固体溶解度受外界条件影响最明显、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温度”,因此,在使用溶解度的时候一定要说明是在什么温度下。但是这个“资料”却没有说明,所以应当指明温度是20℃。

猜你喜欢

溶质人教版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滴水成“冰”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统计表格的要求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本刊表格的要求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