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梦
2009-12-14冰奇
冰 奇
序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乌云密布,深蓝色的波涛一浪推着一浪,向前汹涌奔腾。
一只孤独的海鸟翱翔在云海之间,上下盘旋,四处张望。
暴风雨就要来临,大海掀起巨浪。这只海鸟奋力挣扎、呼叫,鼓动双翼在接连不断涌来的波涛顶峰勇敢驰骋…一
随后,当它遇到一群伙伴迎来时,便毅然地加入它们的行列,一起迎着风雨飞向远方!
推出片名:海之梦
上集
1,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展
何春华(女,约58岁)侧身站在港湾的一端隔海眺望,海风吹动着她鬓边丝丝飘动的白发,呈现一种沧桑的感觉。
对岸的地平线上,从渐渐消散的晨雾中,俨然一座海市蜃楼气势宏大的在云水间拔地而起。
画外音:“不过,这座海市蜃楼它再也不是虚幻缥缈的梦境,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了!”
2,大街上日
繁华的街市上熙熙攘攘。
人流中一个身穿风衣的妇女在默默地向前走着。从背影望去,她移动缓慢的脚步合不上超市、专卖店里送出来的快节奏流行音乐。浅驼色的风衣在现代五颜六色的时装中显得有些单调、保守,但是,从她系着的白丝巾被海风吹得飘曳起来的那种神韵,以及手中那束雪白一色的鲜花,使你感到这是一个气质不俗的女人。
3,海滨日
穿风衣的女人,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了市区尽头的海滨。
她慢慢地踏着细软的海沙,跨过沙滩上高高低低矗立在那里的岩石,迎着大海的方向走去,在一座伸向海水深处的礁岩上站住。
她伫立着,长久地眺望着海的远方,好像在等待什么,渴望见什么似的。
远方是水天一色的空旷,只有脚下青绿色的波涛滚滚涌来,一阵阵地,不时地卷起层层白浪,击碎在她脚下的岩石上,细细的水珠打湿了她的衣裳。
她慢慢举起手中的花束,依恋似的在面颊上轻轻抚慰了一下,毅然地把花束抛向了海洋。
花束在海面上漂浮。
何春华画外音:“哦,大海!你好吗?我的朋友!我从远方归来,送给你一束百合花。它是那样美丽,飘落在你的怀中,灿烂如雪,洁白无瑕!”
一个巨浪打来,撞击在礁石上,飞溅起巨高的浪花,接着海水又顺着原处退回去,回到大海的怀抱。
何春华画外音:
“浪花,美丽的浪花,我多么爱你,那深远无尽的歌声,那飞扬澎湃的激情!你是我心灵愿望之所在呀,然而,你却来去匆匆!”
又是一个浪头打来,溅湿了她的衣衫。
何春华画外音:“多少年已经过去了,你的歌调可曾变更?那冰雪样的水珠,就像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清泪,滴满了我的全身……哦,流吧,畅快地流吧!冰雪样的泪珠,你想对我诉说些什么?”
(闪回)校园里,一队队打着小旗的游行队伍。
楼宅前,一群群身着旧军服、腰系皮带臂挂红袖章的少年把被批斗的对象推出门,并且从房里丢出来各种查抄的“封、资、修”书籍及杂物,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稚气。(闪回完)
何春华画外音:“是那逝去的年代里曾经产生过的困惑?还是无数无数的同伴为了人的尊严奋起撞击的情景?但是,当我向你问起那朵飘逝的浪花的时候,你却缄默了……难道时光已经将他遗忘?还是他本该就是一个自由的幻影!”
4,海滨疗养区夜(回忆)
原先风景秀丽的疗养区,如今的许多建筑物上,常出现如“xx五七干校”“xx学习班”之类的字样。
何春华被两个戴着红卫兵袖章的年轻人押送着来到琴岛东南端的海边。
她三十开外,一身黑色衣裤,清秀苍白的脸上表情冷漠。一只手吃力地提着一个不大的行李卷,默默地跟随在押送她的人后面。海上袭来的一阵阵冷风,使她不由地战栗。
5,海边小木屋夜
何春华跟随押送她的人来到了坐落在海边的一间小木屋前。
他们摸了进去,黑魑魃的什么也看不见。待到灯亮后,才看出是一间已经废弃的原来用做存放劳动工具的破小屋。现在靠墙的一边设了一张旧木床,窗下一张桌子,一把断了一条腿的椅子。
被涂得肮脏不堪,到处都有缝隙的木板墙上,横七竖八地歪着几个什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之类的大字。
6,小木屋内夜
何春华一个人默默地坐着。
清冷、孤独、寂寞、不安……面对着这昏黄幽暗的灯光,耳边不时传来单调的“哗——哗——”的海潮声,还有那从木板缝里钻进来的呼呼的海风……
(闪回)杨玉民(4l岁)在批斗的台上因心脏病的急性发作而倒地。
悲痛欲绝的何春华冲上台去抱住丈夫的身体。
生命垂危的时刻,杨玉民紧握妻子的手,强露出一种坚定的目光。
何春华忍住悲痛,坚定地点了点头,看着丈夫的头在自己的怀中垂下……
乡村,何春华把四岁的儿子杨帆送交一个老保姆照看。(闪回完)
何春华倦意地从床边站起,理了理乱发,打开了行李卷,铺好被褥准备赣寝。
忽然,仿佛从很远处传来一丝极细微的声音,她惊奇地侧耳细听,声音时隐时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悠扬起来,是琴声。
何春华:“小提琴?”脱口自问,“怎么会呢?在这样的地方,这种时候,会有谁还有心绪来拉琴呢?”
7,海滩上夜
何春华来到了海边沙滩上。
海面上变得风平浪静,皓月当空。银辉下一片蓝色的大海,幽深而宁静。弧形的海滩,广阔无垠,波浪轻舐着脚下的细沙。
朦胧的月光下,优美动听的小夜曲在奏着,曲折、委婉、热情、奔放的旋律在微微泛起的水波上流动……
想象中:一群穿着白衣纱裙的少女在月光下、水波上翩翩起舞。她们的头上、身上佩带的珠宝发出熠熠的闪光,和着海面上粼粼的波光,朦朦胧胧,如诗如梦。
字幕:“晚风,吹动着白色的窗纱;大海,披上了银色的盛装。丁香花馥郁的芳香,在夜空中飘散;月光下,我在寻找你美丽的面庞。啊,姑娘哟,我的光亮!树影儿遮不住我的双眼;琴声里,我要向你倾诉衷肠……”
何春华画外音:“好一个美丽的清平世界!我已经好久没有享受到人类这种高尚的情感了。在这里似乎一切丑陋、虚伪、欺骗、残酷、虐杀……都在后退、消失,而人类中一切美好的爱情、理想、真诚、善良……都得到了升华。我好像又见到了一个久违了的挚友——15年前,当我被封建家庭逼得走投无路,万分苦闷的时候,曾经意外地得到过给予我信念和力量的那种崇高的感情!”
琴声,仍在继续,弦上的音符变得渐渐焦虑、不安起来。
字幕:“任那夜风骤起,寒意阵阵;任那海水激扬,乌云满天。丁香花已悄然睡去。树影儿也变得扑朔迷离。啊,姑娘哟!我心中的光亮,你依然是那样纯洁、高贵,洁白无瑕!只是,夜已深沉,你为什么还不掀起那白色的窗纱……”
8,小木屋里夜
何春华躺在床上,瞪着眼睛望着窗外,毫无睡意……
9,海带养殖场劳动场地
日
海滩上,停靠着几只捞载海带的船只,劳动的人们三五成组正在把船上的
海带拖拉到沙滩上,然后分开晾晒。
何春华与几个女伴也正在劳动着。
紧挨她们劳作的地方有两个男子在边劳动边悄声说话:
中年干部:“喂,老首长,你听到没有?昨天夜里那个住在西头小屋里的人又拉了整整半夜的琴!我们宿舍有些人都没有睡着,他拉得真好听!”
老干部:“我们离得远一些,只是断断续续听到。他是哪个单位的?怎么连搞音乐的也进学习班来了?”
中年干部:“听说是歌剧团的指挥,因为历史问题。进来时带了把提琴,不写检查天天拉琴,班部要没收他的琴,他就用绝食来抗议。后来只好又还给他琴,把他送到尽西头的破木屋里,单独隔离起来。”
何春华正听得“对话”入了神,忽见一个监工的红卫兵走来,只好装作晾晒海带走开。
10,小木屋里黄昏
何春华刚被审完了回来,浑身伤痛使她支撑不住,进屋后便坐倒在地上。一种莫名的人格屈辱,她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
(闪回)学习班当权者逼她作证写材料,春华拒绝。
当权者动手打她。(闪回完)
何春华无力地坐了起来,依靠在门边。
海滩上静悄无声,天空中一行大雁向南飞去。
何春华抬起头来,撩开脸上的乱发,望着远去的雁群,唇边不由地轻轻抽动了一下,露出一丝苦笑。
何春华画外音:“我多么羡慕这群自由的候鸟啊!现在,我的小帆不知道怎样了?我多么希望能像这些鸟儿,插上双翼飞到孩子的身边去呢!”
这时,一缕纤细的琴声又从海滩的西头越过礁石,清晰地传了过来。
一种夹带着隐隐的忧伤、节奏缓慢的曲调在苍茫的暮色中回荡,时时发出一声叹息,好像是在叙述一个个不幸的故事。
何春华似在阅读着这厚重的曲子,忽然她像是发现什么,不由地自问:“难道,难道这——真是他在拉琴吗?”
何春华强忍着伤痛,拖着身子探向门外,从垂落下来的散乱发间,露出两道渴望已久的目光……
11,海滩劳动场地展
劳动人们在悄悄议论着。
年长的干部惋惜地:“可惜!琴拉得这样好,怎么就寻短见了呢?”
中年劳动者:“哼!他们说是自杀就真的是‘自杀了吗?”
戴眼镜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愤愤地:“一个这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会是叛徒?而且畏罪自杀?骗谁去!”
何春华听到这些话,怔怔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12,西边沙滩上日
小木屋的侧面有一个缓缓的山坡,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
何春华气喘吁吁地跑到这里,观察周围。
何春华画外音:“星光、明月、松林、大海,琴声也许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吧!很难想象,一个深陷囹圄的人,他的心灵却是这样地丰饶,他的追求竟是这样地执著!”
何春华轻轻地推开了虚掩的门。
屋内光线很暗,地上乱作一团桌椅倒了,杯子打破在地,床上一条发了黑的破棉絮几乎被撕成了碎片,上面还有斑斑血迹。
墙上被一道射进来的光线照亮的地方写有:
“陈立平必须老实交代!”儿个大字。
何春华看了目瞪口呆,怔怔地倒退了几步。
何春华画外音:“原来,我被揪来要揭发的人却是他!一个用优美的旋律来潜写人生的所谓‘叛徒?”
何春华发现屋角地上撤了许多粉碎的木片。她迟疑地走过去细看,是被踩碎了的小提琴碎片和一把已被折断,只是白色弓毛依然还连在一起的琴弓。
当何春华俯下身子翻着地上的琴片时,却发现在碎片下而露出一角白色闪亮的东西。她愣了一下,伸手抽出那件东西来细看,原来是一条盖琴用的丝帕。
几乎就在同时,何春华的目光触到了这条丝帕右上角,这里有用红线绣成的几个小写的英文字母“chang”。
霎时间,一阵天旋地转,何春华眼前一片漆黑,她倒在了地上……
13,海滩上日
人们开始了劳作,不时传来了出工劳动的哨音。
14,小木屋里日
何春华渐渐醒来时,她不顾一切地从地上捧起这条丝帕,失声地恸哭起来……
(闪回)何春华将这条绣了字的丝帕送给最初的恋人,年轻、英俊的陈畅。(闪回完)
何春华画外音:“陈立平就是陈畅!原来,家乡解放前夕,那个被敌人秘密逮捕和我生离死别的陈畅他还活着!”
何春华把目光又投向这条陈畅遗留下来的丝帕,止不住的泪水滴在了上面。
何春华自语:“就在几天前还听到他的琴声,当这一切将要被寻找回来的时候,我却又一次地失去了他!”
15,海滩上黄昏
何春华来到海滩上,泪眼中她仿佛看到一个男子在大海边,松林旁,面向黄昏落日拉琴的身影。(回忆完)
16,琴岛海滨礁石上黄昏
西落的太阳映红了半个天空,海面上波光粼粼,一片金色。
伸向大海的礁石上,那个穿风衣的女人从沉思中转过身来。
一张清秀、端庄略有些倦意的面孔,虽然几十年的风雨岁月已在她的眼尾和双鬓留下了细细的皱纹和丝丝的白霜;但是,年轻时候美丽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见。
何春华从岩石上小心下来,踏着海滩上的细沙一步一步有些吃力地从石级下走上来。
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高高低低的石级顺着山势向前伸延。脚下是碧绿的海水冲刷着沙滩和礁石,身后是一片翠绿的松林顺着上斜的陡坡层层叠叠,生机盎然。
何春华走了一段路有些累意,便在路边寻了张石椅坐下来。
何春华画外音:
“这次回家乡来探亲,虽说亲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今又何必再去寻找那噩梦一般的童年往事!可是,我仍被一种情感驱使着,仍然想要回来看看。因为,生命对我来说,已经时间不多了。”
17,病房日(闪回)
一张癌症晚期的报告单递到何春华的病床前,她陷入了沉思。
18,码头日
何春华穿上旅行服装,提了箱子登上海轮。
何春华挥手和儿子杨帆(约25岁左右)告别。
19,海轮上日
轮船加足马力破浪前进,扩音喇叭传送着悠扬的乐曲。
何春华站在舷边,迎着海风,眺望大海。
何春华画外音:“我爱家乡的海,几十年来魂牵梦绕,思念这个曾经与我朝夕相伴的朋友!在我最困苦的时候,它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了我,给我以生活的勇气,启迪我去寻找自己的‘梦!我更爱海边的梦,因为这梦里有我挥之不去的乡情,有我们那一代青年的理想、奋斗和执著的爱情。”(闪回完)
20,琴岛海滨黄昏
公园里暮色上来,游人渐渐离去。
何春华也从石椅上站起身来,略作舒展,起步回去了。
小径上走来一老一少两个人,装束像归国华,侨。
年长的男人头发已经花白,但梳得整齐光亮,一副茶色眼镜配一身做工考究的深蓝色西装。只是,走起路来有些跛,右手拄着一根精致的手杖。
年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清纯甜美,一头披肩黑发,随意的T恤衫和线条柔美的牛仔裤,更有一种现代派的情趣与潇洒。
一老一少相互搀扶着,边走边指指
划划。
姑娘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叔公,你总是说时间晚了,我们要回去了。你看,这里不是还有好多游客吗?偏我们要急着回去!”
老者逗趣地:“唔,小鬼,你倒很注意观察呢!不是我要早回去,你看天色已经晚了,我们住的宾馆又离这里很远。”
何春华迎面走来,正与他们擦肩而过。
老者无意中看了对方一眼,不禁一怔,迈出的脚步忽然放慢起来。当他再度回头时,他已经只能看见何春华的背影了。
姑娘:“叔公,快走啊!你不是说要早些回去吗?”
老者:“啊,啊……”他只好疑虑地转过头来,挪动着脚步,跟着姑娘慢慢离去。
21,海滨“家庭旅馆”
展
窗外唧唧喳喳的鸟雀声叫个不停。
还在睡梦中的何春华醒来,她慢慢睁开眼睛,舒展了一下身子,静静地躺在床上沉思。
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白色窗纱射了进来,照在室内洁净明亮的桌几上,显得一切是那样的静谧、温馨。
何春华起床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地:“啊,家乡真好!”
何春华披了睡衣走到窗前推窗望去。
庭院里郁郁葱葱,一株高大的洋槐树傍屋生长,串串白色的槐花在窗前挂满枝头,香气袭来,令人陶醉。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房门被敲响了,何春华走过去开门。
进来的是一个20岁上下的年轻姑娘,一身运动装,像是个大学生,刚刚晨练回来,脸上浮着青春的朝气:“阿姨,您早,晚上睡得好吗?”
何春华诧异地:“您早,请问您是……”
姑娘:“啊,我是旅店主人的女儿。我妈妈让我来问阿姨早饭可以在这里吃,要不要叫人把饭送上来?”
何春华微笑地:“哦,是店里大嫂的女儿,昨天登记时忘记告诉你母亲了。我早饭在这里吃,午饭、晚饭就不回来吃了,因为想到各处去走走。”
姑娘礼貌地:“是,是,好的。”
何春华追问:“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还在读书吗?”
姑娘:“阿姨,我叫张海霞,您就叫我小霞好了。我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考大学,因为父亲病故后,家境比较紧张,我就帮助母亲做起这个家庭旅馆。这种旅馆在岛上很多,它虽然无法和大宾馆比,但是比较实惠,尽力做到使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现在情况好多了,又雇了几个服务人员,我也就有空去读夜大学了,闲暇时也能帮着照料店里的工作。”
何春华:“小霞,你刚才说的宾至如归的话,我倒真有这样的感觉。你们的房间、庭院,甚至你们窗前这老槐树盛开的槐花,都使我有一种家的感觉,我很喜欢。”
张海霞:“阿姨,说起这些大槐树来可有些年数了,还是我父亲年少时种下的。那时还没有我呢!每当春天来临时,它便盛开小小的白花,一串串挂满枝头,好看极了。我母亲就用竹竿绑上铁钩在树下钩槐花枝,我就在地上捡起来放进盆里。妈妈把花撸下来,洗净用面拌上,放在油锅里煎成饼,好吃极了。
何春华:“家境差的,也可以铺在笼里蒸着当饭吃。”她略有所思地说,“当然如今生活好了,再不见有人把它当饭吃了。鸡鸭鱼肉吃腻了,偶尔也有用它来吃个新鲜。现在一些大饭店里不是还有一道炒地瓜叶的菜谱吗?”
张海霞惊奇地:“阿姨,您也懂得这槐花的吃法?”
何春华笑了笑:“只可惜我那时只能有吃蒸槐花的份,油煎是吃不到的。”
张海霞:“这么说,您也是本地人了?”
何春华:“是的,不过很早就离开了家,一直在外面生活。你看,现在回来,连家也没有了,幸亏有你们接待我。”
22,家庭宾馆日
何春华身着一身深藏青的西装套裙,一双半高跟的黑皮鞋,端庄大方地出房门走下石级,穿过树木葱郁的庭院来到大门口。
两扇大铁门的上端是半圆形的铁护栏,上面攀缘缠绕着盛开的藤萝花。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束垂落在黑色雕花大铁门的上方和两旁,似乎有一种异国的审美情调。这是半个多世纪来西方国家在中国一些城市遗留下来的侵略痕迹。
23,停靠站旁日
风和日丽,正是花开花飞的季节,桃花、梨花、樱花、杏花……到处媲美。
何春华边欣赏着路边景色,边登上巴士飞驰而去。
24,海滨大道上日
环绕海滨的一条大道,路面宽阔、平坦、风景美丽。
何春华一路观赏。
靠陆地的一侧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靠海边的一侧是由两条铁栏杆围住的海堤。
堤内人行道旁有序地布着一方方草坪、花坛,在它们的中间一株株苍翠欲滴的马尾松排列有序,它们像焕发了青春的老兵一洋,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地守卫在那里。
休闲、游览的人们有说有笑。
何春华画外音:“这就是我几十年来朝思暮想的故乡?既亲切又带有几分生疏感的故乡!艰难困惑的岁月过去了,生活好了,故乡变了,变得年轻了,然而,我却变得老了,这一代人啊……”
何春华站在岸边,望着这川流不息的人群……
一只彩色的小皮球骨碌碌地滚到了何春华的脚下,把她吓了一跳,当她四处张望寻找时,发现跟前站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大约有三四岁的样子,两只惶恐的大眼睛闪忽闪忽地望着她!
何春华笑了,她弯下身来拾起皮球塞到小姑娘的手里,看着她。
小姑娘也笑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眼睛里漾着两湾清澈、明净的湖水,漂亮的小脸蛋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
小姑娘的妈妈赶过来道了谢,牵着女儿胖乎乎的小手走了……
何春华望着她们走远了。
何春华画外音:“一对幸福的母女!是的,就是为了她们,为了她们不再有‘昨天!”
何春华凭栏远眺,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在阳光下闪烁着美色。
金色的沙滩上,一群青年小伙子正在赤着脚踢球……
25,乡间何家大院西厢房
日(回忆)
字幕:1932年。
初生婴儿哇哇的啼哭声。
接生婆把孩子交给躺在床上的母亲:“二少奶奶,恭喜您生了个千金。”
二十多岁的李英淑:“谢谢您,张妈!”接过襁褓中的婴儿视若珍宝,对着孩子说,“宝宝,等爸爸回来看你,给你取个好名字。”
26,何家北屋大厅日
祖父坐在太师椅上端着水烟袋,观赏着外面的庭院:“让老大去县里学校叫他兄弟回家来看看孩子,怎么还不回来?”停了一会儿,他看到院子里的那颗大槐树,槐花挂满了枝头,又说,“既然这孩子生在春天,又是个女孩子,就叫她‘春花罢。等她爹回来,不满意再改。”
祖母坐在一旁闷闷不乐:“刚才送走的算命先生说,这孩子属相不好,命硬,将来会犯克,又是个丫头!老大媳妇这两天也陕生了,不知道是个啥,要是个小子就好了,何家就有后了。”
27,何家东厢房日
随着婴儿的哭声,接生婆高兴地说:“儿子,是个儿子。”
祖父祖母两个老人高兴地跑来,把孙子抱在怀中视若珍宝。
祖父高兴地说:男孩儿,要继承家业,就叫“何守业”吧。
这时,长子何志恒(近40岁)气喘
吁吁赶来,见到父亲就哭诉:“爹呀,志民回不来了,他在学校参加了抗日分子的宣传队被日本人逮去了,回来的人说他受刑不住,死在狱里了。”
老父亲经受不住这晴天霹雳般的突然打击,当场就昏死过去。
老母亲号啕大哭坐在地上:“本来嘛,这两天我心里就一直犯忌,没想到真应了算命先生的话了!”
三十五六岁的朱美娇靠在床架边,抱着刚出生的婴儿何守业哭着说:“如今家里生了个克星,克死了爹,克死了爷,现在‘守业可是何家的命根子,再有个什么……可怎么办?”
28,何家大院日
披麻戴孝的何志恒从墙上挂着“忠孝仁义”横匾的父亲、兄弟灵堂出来,立刻抹干眼泪向自己的东厢房走去。
29,东厢房日
何志恒将一堆钥匙、田产契约、银票等一股脑地塞进妻子的小保险箱内,锁了起来。
当他的视线穿过庭院,落在对面弟媳妇住的那几问西厢房时,他的眉头渐渐拧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祖母进来,说:“老二家的月子也坐完了,也该办那事了。”
何志恒:“我都安排好了,是外村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只怪这孩子命硬,也就命苦了。”
祖母:“小春花毕竟是何家的骨血,也别太苦了她,多给那老夫妇些钱。还有,就把守业过继给老二家的做儿子吧,她也怪可怜的,身边有个孩子会好点。你媳妇没个奶水怎么行呢,何家的独苗必须保住!”
何志恒:“是,母亲。我这就去办。”
30,何家大院日
字幕:12年后。
何守业在院中玩耍爬树。
李英淑:“守业,下来,爬树危险不小心会摔下来!”
守业:“你管不着我。”显现一副骄横的样子。
站在一旁的朱美娇露出一脸轻蔑、得意的样子。
31,何家大堂日
何志恒坐在太师椅,一个外乡邻领了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站在他的面前。
外乡邻:“我是受人托付把孩子给你们送回来了。我们村的那对老人家都先后去世了,孩子无依无靠不行,老奶奶在临终前再三叮嘱,
‘孩子已经上了小学,让她一定回到亲娘身边。一
小春花已是12岁的姑娘,相貌酷似她的母亲。
32,何家西厢房日
何志恒领着小春花来到李英淑的床前:“春花,这就是你娘,跪下磕个头。”说完,自己去了。
小春花怯怯地站在母亲床边:“娘!我回来了。”她一下子跪倒在母亲的床前,眼泪哗哗流下抽泣不止。
李英淑病得骨瘦如柴,艰难地伸出双臂紧紧地抱住女儿气喘地:“我苦命的女儿……妈妈对不起你……”
33,市区街道日
字幕:1946年。
人来车往,店铺生意兴隆。
美军吉普车上“洋学生”、“接收大员”们漂亮的三妻四妾花枝招展。
34,琴岛何家客厅日
朱美娇抱怨地:“今天的米价又涨了,东西贵得要命,生意又不好做,带来的那点资产也快让你们折腾得差不多了。”
何志恒:“现在内战激烈,局势吃紧。不过,对守业,你这当娘的也该管管,书不好好读,整天游手好闲、惹祸。”
朱美娇:“还说我呢!你那个侄女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还为她花钱去上什么学!”
何春华刚好放学回来,听到客厅里的说话,只好停下脚步。
何志恒:“你以为我真的要在她身上投进那么多钱?我不过是想找个机会让她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将来我们也好跟着南迁。指望守业?他不做败家子就已经够好了。”
朱美娇:“那就快些给她找个人家嫁出去,要么就去做工挣钱!”
何志恒:“女人家见识短。到这时候了,还能再做赔钱的生意?不能轻易放走她!”
35,何家阁楼上夜
何春华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楼来。
推门进屋,顺势倚靠在自己的小床上,两眼凝视着窗外那黑洞洞的天空……
(闪回)母亲躺在床上,春花伏在母亲身上痛哭不已。
大伯母凶恶的面孔,扫帚疙瘩没头没脸地朝她打下来。(闪回完)
36,圣音女中教学楼上晨
何春华提着书包来到学校。
她走到老师宿舍区,来到蔡文仲老师家前,意外地发现门上一把大锁,而且被贴上了封条。
何春华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教室,推开窗户,一阵清凉的海风迎面吹来。
(闪回)四十多岁的蔡文仲老师戴一副近视眼镜,在课堂上侃侃而谈。
黑板上书写着作家鲁迅、巴金等人的作品。
蔡文仲老师把作文簿发给学生:“何春华,小小年纪为什么文章里充满了忧郁?我把一个‘华字送给你,让它代替柔美的‘花,希望你在成长的道路上,去寻找一个真正光彩美丽的春天!”(闪回完)
何春华站在教室窗前,眯起眼睛眺望茫茫大海,天空仍然阴霾,苍绿的海面上波涛滚滚,看不到一只风帆!
教室的门被悄悄地推开了,伸进来一个剪着童式短发的女学生的头。红红的圆脸上浮着带有少女青春气息的微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机灵地转动着:“春华!”
何春华:“玉慧,是你?”迎上前去。
两个女生拉着手站到一起,酷似一对孪生姐妹,同样是月白色的斜襟短衫,过膝的黑色百褶裙、白袜、黑鞋。所不同的是杨玉慧的身材健美、丰满些,何春华则显得纤弱、窈窕些。
杨玉慧:“春华,今天你怎么来得这样早?”
何春华只是看了她一眼,淡淡地露出一丝苦笑。
杨玉慧关心地:是不是家里又吵架了?”
何春华默默地点了点头。
杨玉慧有意地换了话题:“你大概早饭也没顾得吃吧!来,我带来了。这是妈妈特意照顾我的,哥哥没有。”打开纸包里面是一些切好的面包片,还有火腿和煎蛋。
她们两个对坐在一张课桌前开始吃起来。
何春华歉疚地:我又在吃你的份了,这样你够吃饱吗?
杨玉慧:“够了、够了。我特意让妈妈多给我包些,说今天有体育课,消化快。嘻!”说完,调皮地做了个鬼脸。然后又认真地,“告诉我,今天一大早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何春华愁苦地:
“还不是老一套!唉,这种生活快要把人闷死了。”眼里闪动着泪光,望着早点吃不进去。
杨玉慧见何春华吃不下去,自己也把吃了一半的面包放下,关切地对何春华说:“春华,我想你应该先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到人群中去看看更多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不要总是一个人苦着、闷着,这没有用。我经常去海清大学参加他们的音乐社活动,我想,你也应该去散散心。”
何春华:“我哪有这闲适的心情!”
杨玉慧:“你还是跟我去散散心吧,要摆脱苦闷,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找呀!”她收住了笑容,意味深长地说。
何春华忽然像想起什么:“玉慧,今天早上我去找蔡老师,发现他的门上挂了一把大锁,并且被贴上了封条,是出了什么事吗?”
杨玉慧听了心里暗暗地吃了一惊,过后意味深长地:“春华,这样你就更应该和我一同去‘海大新声音乐社了!也许在那里,我们会找到答案呢!”(回忆完)
37,海清大学校门口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