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电影《钢琴师》中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

2009-12-14

电影文学 2009年17期
关键词:钢琴师肖邦结构

陈 林

[摘要]影片《钢琴师》根据斯皮尔曼(wI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钢琴师》里的音乐主要取自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是作者于1831年-1835年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瓦连罗德》所给的印象而写的。该曲是一出悲壮的戏剧,是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全曲的结构和调性虽然是前后对称的,但音乐形象的发展却越来越富于动力,最后悲剧性热情达到了商峰。

[关键词]肖邦;g小调叙事曲;结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影剧院观看了电影《钢琴师》,被剧情和音乐所感动。之后,买了《钢琴师》的DVD,静下来又看了很多遍……

影片《钢琴师》根据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回忆录改编。二战期间,一个优秀的波兰钢琴家由于是犹太人,被关在集中营里,备受折磨和羞辱。他以充军的名义逃了出来,躲在城市的废墟中。一个德国军官发现了他,帮助他活了下来。

“这是史上对于犹太集中营描述得最有权威的一部电影!”这就是美国影评对《钢琴师》的评价。这部影片荣获2002年度奥斯卡金像奖,荣获美国影评家协会的年度评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等四项大奖。

《钢琴师》里的音乐主要取自波兰的伟大音乐家肖邦的作品。音乐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但音乐在整部电影中却无处不在。影片是在肖邦夜曲升c小调篇中缓缓开始,影片中后部,在德国人的临时办公场所里。主人公听到了钢琴的声音,那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它预示着德国人已经来到了他的跟前,也让他感到自己跟死亡的距离是如此的近。当他在给德国军官演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时,音乐不但让他充满了力量和信心,也震撼了那名德国军官。后来在德国军官的帮助下,他终于存活了下来。

我每看一次,就要反复聆听《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首曲子是我喜欢的钢琴曲,曲中所表现的“英雄性”和“悲剧性”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

一、肖邦简介

弗列得列克·肖邦(1810-1849),波兰音乐家。1810年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左瓦·沃里亚。他的父亲是法国人,年轻时迁居波兰,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音乐才能的波兰妇女,善弹钢琴,并有一副好嗓子,爱唱波兰民歌。由于母亲的熏陶,肖邦从小爱上了波兰民间音乐。

肖邦6岁开始系统地学习钢琴,7岁写出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夜曲与幻想曲等。1837年严词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性,对19世纪后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对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乃至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

叙事曲:法文ballade的意译,源自于拉丁文ballare(舞蹈)一字。12、13世纪,指行吟诗人唱的一种歌曲,常伴以舞蹈。13世纪后逐渐演变为只歌不舞的独唱曲。14、15世纪在法国、西班牙等地,成为独唱曲的总称。至19世纪则指钢琴伴奏的叙事性独唱曲,如舒伯特的《魔王》等。19世纪晚期亦有乐队伴奏的独唱或合唱叙事曲。肖邦最早在篇幅长大而富有戏剧性的钢琴曲中,使用叙事曲这一名称。后来勃拉姆斯、李斯特、格里格等也采用此体裁。内容常富有叙事性、戏剧性,有的取材于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

肖邦一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其中《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最为流传。该曲创作于1831~1835年。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构思,肖邦曾经向德国作曲家舒曼作过说明。音乐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瓦连罗德》所给的印象而写的。密茨凯维支在这首长诗中叙述了立陶宛后裔华伦德为光复祖国而壮烈殉国的一生。作者借古喻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肖邦在叙事曲中并没有再现原诗的具体内容,而是体现了长诗的精神气质。但在音乐的结构布局和音乐形象的表现上,仍然显现出叙事的性质,好像在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1836年9月,肖邦从德累斯顿到莱比锡与舒曼相见,给他看这首作品,舒曼演奏了《g小调第一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全曲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叙事曲一开始,双手五小节隔开八度相同的旋律,第六、七小节左手演奏两个稳定的和弦,右手弹奏忧伤询问的音调。这个引子以朗诵性的音调、宽广的音域和沉重而洪亮的音响为特征,好像讲故事的开场白。第一句是缓慢而沉重的上行分解和弦;第二句是温柔而抒情的小幅度下行流动。两个乐句前后对比、遥相呼应,一方面把人们引向远古的回忆,另一方面又预示着全曲史诗性的音乐性质。引子的节奏是严整的,具有沉思般严肃的气氛,好像向听众宣布,这将是一个悲壮的故事。

呈示部包括三个主题:主部主题好像是引子的延续,继续把人们带向回忆。但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是客观的回忆,还蕴涵着深刻的内心活动,像是对英雄深沉、多思的性格的描写。主部主题的前半部,右手弹着“叙事音调”,左手弹着半连跳的四分音符,犹如拨弦乐器的节奏,感情平静。此时右手弹奏两个声部,旋律声部一定要突出。主部主题的后半部,音乐织体变化了,主题的结构开始扩充,音域也扩大,情绪变得不稳定,经过第33dx节的情绪过渡,把音乐从忧伤的叹息中,暂时解脱出来,然而在一瞬间又一声长叹,音乐进入连接部。

连接部开始采用主部主题的材料,大幅度下行的旋律和切分音式的延长音,这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动荡不安、心急如焚。音乐波澜牡阔,最后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仿佛是在表现英雄对民族灾难耿耿于怀的内心。随后出现calando(渐弱渐慢)、smorzando(消逝)、ritenuto(速度渐慢)三个音乐术语,可见肖邦对副部主题出现之前的关注如此之高,为稍慢副部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副部的音乐形象从容、平静,并且温柔亲切。主题一开始,用pp的力度演奏,左手是四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右手是咏叹性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副部主题与主部一样,在诗一般动人的音乐中,也蕴涵着深刻的内心感情。速度上比主部主题稍慢,旋律更富有歌唱性,随着副部主

题音乐旋律的进行,节奏变得更紧凑,情绪变得更热烈,右手旋律的三连音使音乐变得具有紧迫感。

呈示部的三个主题勾画出一个英雄性格的轮廓,他们虽然在平静中徐徐伸展,但却孕育着一场巨大战争的悲剧因素。这场战争的悲剧在展开部得到充分的体现。

从第94小节开始,进入展开部,这里进入a小调,主题在左手持续音的陪伴下,开始比较沉静,但很快转为惊慌的呼喊。右手八度旋律加内声部和声织体,左手是柱式和弦的一次次出现,通过浓密的和声与越来越强的音响,最后到达英雄性的副部主题。展开部并不是描写性的段落,而是悲剧性和英雄性的音乐形象。音乐中既没有刀光剑影的沙场描写,也没有冲锋陷阵的战争场面,但它刚毅、豪迈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想象。从音乐的发展来看,展开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简练,它以主部主题为基础,通过不稳定的音的加强、音响力度的对比和密集型的不协和和声,造成极其紧张的气氛;第二部分以副部主题为基础,肖邦以强大的力度和饱满的和声对他进行改造,完全抹去了原先温柔抒情的色彩,使它充满活力、振奋人心。这段音乐可以说是全曲的一个高潮,它象征着英雄和胜利;第三部分是一股急速的音流,它似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闪电般的律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低音,使音乐的戏剧紧张性不断上升。

再现部中,副部明朗的色彩虽接近第一部分呈示部中的副部,但不再那么温柔和平静,而是变得精力充沛、刚强有力。再现部中的主题由展开部中的ad,调回到了主调,但保持着像在展开部中一样惊惶不安的阴霾气息,和声还是建筑在不稳定的属音持续低音上。尾声是热情奔放的急板,具有华彩性,肖邦在这里充分展示了钢琴的魅力。第258—259小节,两手弹奏特强八度加倚音的四分音符三连音反向半音进行,这里开始是渐慢的速度,两手所跨的音域宽阔,随着推进的加速,到达两手隔十三度同旋律下行,音乐在气势宏伟的情绪中结束。叙事曲的尾声可以说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处,它概括了作品的精神实质。狂风暴雨般的激情,象征着英雄精神鼓舞下掀起的民族风暴。

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是一出悲壮的戏剧,是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全曲的结构和调性虽然是前后对称的,但音乐形象的发展却越来越富于动力,最后悲剧性热情达到了顶峰。肖邦在音乐中所表现的“英雄性”和“悲剧性”的内容,成为鼓舞当时波兰民族斗争的精神力量。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在电影《钢琴师》里,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使波兰一位优秀的犹太钢琴家活了下来……

虽然这部电影我已看过很长时间,但影片中的人物、情节、音乐等至今不能忘怀,犹太钢琴家给德国军官演奏《g小调叙事曲》的画面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猜你喜欢

钢琴师肖邦结构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月下钢琴师
肖邦
钢琴师的歌
论《日出》的结构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
论《海上钢琴师》的场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