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背后的故事
2009-12-14李洁候晓舟
李 洁 候晓舟
[摘要]日本1 977年电影《幸福的黄手帕》改编自美国作家皮特·哈米尔的短篇小说《回家》,影片当年曾在日本和中国等地掀起热潮。2007年,美国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对《回家》中的故事进行改编,拍摄美国版《黄手帕》。《回家》自发表之日至今已近40年之久,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怀,而是被不断改编赋予新意。本文从情节、人物、主题和写作技巧四方面对此篇小说进行分析,解读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回家》;情节;人物。主题;写作技巧
《回家》是报纸专栏作家皮特·哈米尔的一篇短篇小说,在1971年10月刊登于《纽约邮报》的副刊上。1972年6月,美国《读者文摘》转载了这个故事。同月,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ABC-TV)将其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放。此后,东尼奥兰多与黎明(Tony Orlando&Dawn)合唱团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1973年,这首歌开始流行,曾在1973年跃上美国排行榜,蝉联了四周的冠军,并获该年度排行榜总冠军。伴随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1977年,日本松竹公司拍摄了电影《幸福的黄手帕》,此影片是由著名导演山田洋次与朝间义隆对《回家》这部作品进行改编而成的。影片由山田洋次执导,著名影星高仓健与倍赏千惠子主演。影片公演后在日本和中国掀起热潮,被评为1977年日本十大佳片之首,荣获编剧奖、导演奖、男主角奖、男配角奖、女配角奖共五项奖。2007年,美国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美国版《黄手帕》,此影片与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一样,均改编自皮特·哈米尔的作品《回家》,故事以路易斯安那州为背景,重新解读人物的烦恼与哀愁。《回家》自发表之日至今已有近40年之久,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怀,而是被不断改编赋予新意,这充分证明了此篇作品的巨大魅力。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从纽约开往劳德代尔堡的长途汽车上的感人故事。车上一位沉默不语的男子引起了同车的六位年轻乘客的注意。他身着一套不太合身的朴素衣服,一动不动地坐在汽车上。年轻人们猜想他或许是一个船长,也许是一个离开妻子出走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正要回家去的老兵。在他们中的一个女孩的再三追问下,男子说出了自己的故事:他名叫温格(Vingo),是个刚刚假释出狱的囚犯,在狱中曾给妻子写信说他将离开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她难以忍受这一切,那么她可以将他忘记,另嫁他人。在狱中的三年半时间里,他的妻子杳无音信。假释出狱前,他写信告诉妻子他即将回家,如果她还爱着他,愿意重新接纳他,就在镇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看不到黄丝带,他便会随车继续前行,永远不再去打扰她。汽车驶近温格的家乡,年轻人们赶忙移到右边窗口的座位去,等待那棵大橡树的出现,而温格没有勇气看向窗外。突然,所有的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欢呼雀跃:远远望去,镇口的老橡树上挂了上百条黄丝带。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温格踏上了幸福的回家之路。
皮特·哈米尔的《回家》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沉闷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窒息,他们吸毒、群居,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他们漠视社会职责和义务,不顾及法律约束,任意追求自我,逐渐形成了“垮掉的一代”。进入60年代之后,黑人运动、反战民主运动和学生运动此起彼伏。这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传统价值观念崩溃、家庭解体、道德沦丧。本文通过对假释囚犯温格和同行的一群年轻人旅程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回家”的强烈渴望,对家庭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是对传统价值回归的渴望。
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源自作品的风格、语言和主题。本文将从情节、人物、主题、写作技巧四个不同方面对短篇小说《回家》进行分析,解读电影《幸福的黄手帕》背后的故事。
一、情节分析
《回家》在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故事发生在春天一辆从纽约开往劳德代尔堡的长途汽车上,人物是温格和六位年轻人。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设计出一个个悬念,悬念之间环环相扣,把全文巧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温格一动不动地坐在汽车上,不停地咬着下嘴唇,陷入沉思中,这与旅行途中的六个年轻人们的兴奋、好动、对佛罗里达州金色海滩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后,汽车停在一家霍华德·约翰逊连锁餐馆门前,所有人都下了车,除了温格。作者以温格与众不同的表情和行为设置悬念,突出体现了温格的神秘。读者欲找出温格郁郁寡欢、与众不同的原因,而作者却迟迟不给出答案。作者借年轻人们对温格身份的猜测让读者展开联想。六位年轻人中的一个女孩开始了和温格的攀谈。读者本想从这个女孩的问题中找到答案,但是温格没聊几句便又陷入沉默。读者又一次陷入悬念之中,愈发迷惑。终于等到温格开始讲自己的故事,而他对结婚与否这个问题的回答Idontknow使读者坠入另一个谜团。—个人的婚姻状况是确定的,要么单身,要么已婚,而一句“我不知道”使读者原本已经悬起的心越吊越高,然而作者却一再拖延,没有立刻揭晓答案。温格在假释出狱前给妻子写的信让读者了解了温格不确定自己婚姻状况的真实原因,但是另一个悬念又展现在读者面前:温格和妻子已经三年半没有任何联系,妻子是否能接受他,他是否能够回家团圆还仍然是个谜。在文章高潮部分,作者继续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将矛盾渐渐地推向高潮,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的描写渲染紧张的气氛。直到挂满了上百条黄丝带的老橡树出现时,读者悬着的心才最终放了下来。作者精心设计的多个悬念勾起了读者极大的好奇心,使读者不知不觉地沉浸于故事之中,关注温格的命运,与主人公同悲同喜。
二、人物分析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温格,他腼腆、孤独、内向、沉默寡言、焦虑不安、心情紧张。文章没有告诉我们温格是因何原因被捕入狱,但从他在狱中服刑的时间来看,读者们可以断定温格犯的并非重罪;从他提前获得假释出狱来看,可以断定他在监狱里表现得不错,并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了悔过之心。出狱后,他一定期盼着开始的全新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与妻子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小说的次要人物是六位年轻人。他们善良、充满活力、兴奋、好动、健谈。六位年轻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是那个充满好奇心、善良、执著的女孩。作者没有赋予这个女孩姓名,全文只是使用she或是the girl来指代她。然而如果没有这个女孩,故事情节将无法展开。出于好奇心,女孩和温格开始攀谈,而温格对她的问题只是几个字的简单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因为交流对象的冷漠而终止对话。但面对温格的冷淡和刻意回避,女孩并没有放弃努力。在旅行第二天的早晨,女孩极力邀请他加入他们的团体,并且在回到车上时,又坐到温格的身边。凭着这份执著,女孩揭开了温格内心的秘密。
文章对温格的妻子没有过多的描写,但读者从温格的话语以及系满黄丝带的老橡树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温柔善良、宽宏大量的妻子。她没有给温格写信可能因为她想给丈夫一个惊喜,也可能是她需要时间考虑如何抉择。最终她选择了原谅与接纳。老橡树上上百条黄丝带代表了妻子对丈夫的谅解、期盼与爱恋。三、主题分析
温格心中充满了对回家的渴望,从阴冷的纽约赶往温暖的佛罗里达,这是他的回家之路,是从“灰暗、寒冷(the gray cold)”迈向幸福温暖的旅程。然而,如果没有妻子的宽容和原谅,他无法与家人团圆,无法感受到爱和幸福。文章强调了宽容原谅的重要性,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宽容、原谅尤为重要。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是对久别归来的亲人的欢迎。对温格而言,黄丝带象征着宽恕,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它给了出狱后的温格重新去爱的机会,也坚定了他翻开人生崭新一页的信心。
六位同行的年轻人和温格素不相识,但是他们为人热情,处处关心温格,与他同喜同忧。作者以此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年轻人们从温格的经历中体会到了人生并不总是一帆刚顷的,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然而只要心怀再试一次的勇气,总能有机会获得成功。四、写作技巧
在句法方面,作者在对年轻人们进行描述时多使用现在分词,体现出他们的欢快与活力,如…all of the young people…screaming and shouting and crying,doing small dances,shaking clenched fists in triumph;在对温格进行描述时,作者多使用过去分词,以体现他对自己情感的控制和紧张忧伤的心情,如Vingo sat there stunned。
在修辞方面,作者用到了明喻、头韵和象征三种修辞手法。明喻是一种把两种基本不相像的东西进行比较,用like、as或用其他词语指出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的修辞手法。头韵是英语中利用发音制造特殊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通常是在连续的几个词中,开头的辅音重复,有时开头的元音重复也可以叫头韵。如…a tree that stood like a banner of welcome,blowing and billowing in the wind一句中用到了明喻和头韵两种修辞方法。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文中的黄丝带象征着宽恕和对久别归来的亲人的欢迎。
《回家》全文悬念迭出,结构紧凑,语言精练生动,主题引人深思。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朴实的对话形式却展现了作品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