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2009-12-11南丽丽杨秀荣

计算机教育 2009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南丽丽 杨秀荣

摘要:由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能力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也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计算机教学的几个环节出发,探讨了在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近几十年,由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创新教育注重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构建理想课堂教学新模式。那么,如何应用这种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呢?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有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1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获得新知识和扩充新知识并能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智能力,是创造新颖的、独创新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普遍采用的讲授法经常造成“一言堂”的局面,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没有机会进行思考,至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而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即可,这样就使得学生有很大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经过学生的不断摸索,独立实践,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2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互动性最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大概是每个老师都希望做到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老师还是摆脱不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家庭作业”这样的模式,造成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很累的局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那就是提问!这里的提问不是复习旧课式的提问,而是提一些技巧性的问题。一般老师在讲解新课之前都会有一个引言,目的是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在引言中设置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可提问,人的肢体协调是如何实现的?然后请学生思考:类似于人,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学生们思考的热情高涨,很快就能理解本知识点。

又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中,讲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循环结构时,我首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每天会不断重复做什么?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时,学生们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思维活动全面展开。当讨论达到高潮的时候,我给出一个程序示例,并让学生写出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能够顺利写出来,然后再讲解循环结构所对应的语句,之后让学生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套在结构中,这样就轻松化解了难点。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例如: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应从何处着手?等等,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3创新思维在习题课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题能力的高低就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测量。解题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和解决问题。只要教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习题课的教学,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1) 教师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灵活性;

(2)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3) 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向,必要时从旁协助。

例如,在VB课程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了三种基本结构及数组概念后,进行一次习题课,此次习题课将进行两个问题的探讨,一个是分类统计,一个是排序。在进行习题课之前,教师应首先把这两类问题的现实意义交代清楚,使学生明白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做什么,也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类统计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运算,是将一批数据中按分类的条件统计每一类中包含的个数。我布置习题题目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将本班学生的综合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类,统计各类的人数。(要求输出的格式要规范)学生们根据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选择结构,数组概念来实现分类统计。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的成绩如何输入?对每个成绩依据什么来判断其所属类别?每类的人数如何统计?统计结果如何输出?

排序工作在日常事务处理过程中是最为频繁的一种了,因此就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本班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排序。在解题之前,以3个学生成绩为例,让学生自己说出其排序思路,引导学生将其排序的思路转换为程序。关键问题解决后,再考虑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应该采取什么形式?

4创新思维在实验课中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有关知识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实际的应用,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系统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结合。

例如在“多媒体技术”实验课上,教师提出,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数码照相馆,他们的工作人员在利用数码相机照相后,都要进行相片的处理和后期的制作,因此要求学生用数码相机照一张自己的照片,然后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处理结果五花八门,创意不断。

又比如在“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验课上,老师提出要求,帮助本班辅导员建立一个班级学生管理系统,要求该系统能够实现基本的管理任务,如查询学生基本资料,成绩统计,学生资料修改等功能。学生们在该系统的设计上能够主动进行调研,向辅导教师征求对该系统的要求,甚至有学生将该系统与网络进行结合,用以实现网上查询。

因此,在实验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点在于教师为学生所创造的环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体现学生所做实验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5小结

总之,不管在教学的哪个环节,只要教师能够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教育观的变革,我们的教师们应立足应用,立足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地教学,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创新性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成章. 信息技术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龚沛曾.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M].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