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研究

2009-12-11胡伏湘

计算机教育 2009年18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创新策略

胡伏湘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过程已经取得的成绩,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剖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合作双方定位、教材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引进、人才互动、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现阶段深入合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高职教育;专业改革;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广义的合作办学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合作办学包括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学校与专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有时也统称为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合作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专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合作方两种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培养用人单位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定岗实习。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专业改革、提高专业对口就业比、校企资源互补的利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于学校来说,急需理顺关系,将合作方的办学优势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特长,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实现合作的良性循环。

2高职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的现状

2.1合作办学的优势分析

计算机类专业是高职开办最早、在校学生最多的专业(群)之一,涵盖计算机应用类、软件类、网络类、信息类、多媒体处理类等专业。随着工作岗位的细化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内外一些优秀的IT教育机构和软件企业相继渗透进来,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了专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对口渠道。其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雄厚的企业背景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为计算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充实了专业内涵,提高了教学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合作办学的优势反映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认证、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及培训环节等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针对职业岗位设置相对集中的课程体系,就业目标明确。

(2) 以项目进程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按照项目的知识需求安排教学秩序,项目实践卓有成效。

(3) 合理设置教材章节,讲授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

(4) 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实战能力的提高,考教分离。

2.2已经取得的成效

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的办学时间并不太长,计算机专业是最早采用合作办学模式的专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尝试,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1) 促进了专业的细化,明确了岗位的职责。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名称最初都是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囊括了软件应用、程序设计、网络、项目管理,专业面宽,岗位适应性差。随着岗位的分工细化和校企合作机制的引入,专业培养与工作岗位紧密对应,按照不同的岗位职责,原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逐渐细分成软件开发类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基本与业界一致。

(2) 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解构,再重构为课程内容,采用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淡化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同时把职业素养引入课堂,使课程体系得到了优化。

(3) 合作建立了一系列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原来的实验室不同,实训中心的硬件设备及软件通常由合作方捐赠或共同投资建设,学生的专业实训遵循企业流程,其工作过程与企业相同,学生还可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团队意识。

(4) 疏通了就业渠道,初步形成了学习、实训、就业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可以说就是就业教育,对口就业是高职的主要目标。合作方不管是专门教育机构,还是企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就业途径,通过课程体系和认证制度的引入,特别是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在实训基地实习,最后合格者顺利就业,既节省了学校的就业成本,也缩短了企业岗前培训的时间。

(5) 搭建了校企互动平台,提高了学校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老师在合作方的课程培训,合作方技术人员在学校兼课以及定期的专业讲座,一方面让学校及时掌握了业界动态,使学生明确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状况,便于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训练。

3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专业改革的持续发展,各学校合作办学大多经过了三到五年的适应过程,由陌生到熟悉,逐渐被老师接受,成为一种通识,应当说,高职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已经走过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即机制的引入,合作方的优势得到了学校的继承,并在合作专业中广泛采用,完成了“物理反应”的混合过程,要达到互为融合的“化学反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时间的延伸,合作办学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合作方自身的不足并没有得到解决

教育机构也好,企业也好,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也有其固有的缺陷。比如来自教育机构的教材往往缺乏经典的项目案例,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自身的项目经验和知识结构;来自于企业的教材通常缺乏理论讲解,依赖教师的补充,系统性差;特别是国外教育机构,没有充分考虑我国高职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个性培养难以展开。应当说,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合作方对学校施加的影响要远大于学校给对方的影响力。

3.2合作双方资源不对称的现象越加突出

学校所掌握的主要资源是师资、教学和科研条件,其突出的优势表现在人才培养或培训方面。合作方所掌握的资源则是课程体系、技术设备和就业渠道,包括对市场变化、技术和技能人才需求最直接和快速反应能力。双方资源有一定互补性,但并不对等。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普遍偏低,企业服务能力弱,无法满足或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其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灵活度不够,难以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

3.3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旧存在,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

对教育培训机构而言,主要是向学校输出课程体系和认证机制,收取合作费用,商业意识浓厚,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建议很难使之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合作企业而言,通常是部门行为,没有引起技术层以及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包括数量和人才规格不能及时传递到学校,而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调研也不容易得到企业的全面配合,需求信息传递存在矛盾;同时,学校对于企业中实际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不十分了解,无法在教学中将新信息迅速反馈给学生,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4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取向导致企业缺乏义务感和迫切感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首要目标是培养人才,希望获得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虽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责,但其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经济效益,根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合作时,企业首先会考虑这种合作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降低成本。当合作与营利矛盾时,企业会考虑退缩。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实训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或者涉及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企业不愿意选择牺牲经济利益。合作办学也缺乏足够的政策法规,企业缺乏强烈的义务感和紧迫感,热情远小于学校,人才培养压力主要靠学校承受。

3.5对口安排就业流于形势,订单培养难以落实到位

虽然学校与合作方签订了对口就业协议,事实是,企业招聘时要求很高,比如精通某种平台、英语过级、口语流利,这些苛刻条件是大多数高职学生难以达到的。不少学校尽管开设了订单班,但企业并不完全指望这些学生都进入企业,需要经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合格者才被接收,不合格被拒之门外,即使这样,也不会影响企业运营,因为企业仍然可以面向社会招聘。这种局面导致企业对订单班期望值不高,因而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把不合格者培养为合格的人才。

3.6学校主要是通过被动接受合作方的办学优势,而在主动改造、创新方面缺乏积极性

引进课程体系、教材、课件、认证方式后,基本上原样照搬,停留在“物理反应”层面,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深化,拓展到“化学反应”阶段,使之更加本土化,还缺少创新机制,显得经验不足,内化能力不够。

4高职计算机专业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印度、美国都是软件大国,在计算机职业教育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课程开发投入力度大,强调从做中学,先实践再理论,再提高,软件公司将部分开发任务拿到学校,成立开发小组,学校自己也建立软件工厂,产业化动作,校企融为一体,通过董事会,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落实。合作办学在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被广泛采用,每年需支付数百亿的合作费用,用于课程置换、购买教材、师资培训、软件、考试认证、实习等环节,经过几年的尝试,如今很多优势已被教师吸收并能熟练运用了,但如果仍旧停留在继承和模仿的初级阶段,对国家、对学校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巩固合作基础,并内化为学校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知识能力,通过创新逐步过度到全方面合作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师资共享,培训互通,项目共同研发,学校尽可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合作学校,是合作办学急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4.1重新定位合作方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

合作初期,学校主要是通过引进课程体系,培训教学方法,利用合作方的渠道优势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考试获取对方提供的认证,这时,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过证的人数相对较少,证书含金量高,对学校而言,以学习为主,合作的重心自然是合作方。但合作到一定程度,其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学校方,因为专业的内涵建设成为核心问题,而掌握了学生资源的学校方自然需要承担起主要责任,即使获得了对方提供的软件工程师证或者应用师、管理师证,也会因为获得者急剧增加而使其含金量大打折扣,职业资格证不再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凭证,真才实料才是致胜法宝,这些工作理所当然主要由学校来完成,学生利益的最终保护者只能是学校。

4.2加大教材开发力度,建立项目库以及经典案例库

职业教育需要教材、器材(实习条件)、人才(教师)三个立足支点,缺一不可。高职计算机专业尤其是这样,一本好的项目教材无疑就是将学生引向信息世界的航标。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和特点,编著对应的教材是学校的特长,但项目经验相对薄弱,而企业也好,国内外专门教育机构也好,更多的是考虑本身的情况,把握理论与实际的深度方面远不于专职教师到位,综合校企的共同优势,取长补短,建立专业主干课程的项目库、案例包和教学资源库,从而撰写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高职计算机核心教材。

4.3采用职业导师制,成立学校方和合作方共同组建的专业技能工作指导小组

导师制源自于企业,即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本科院校也在逐步实施,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高职计算机专业采用导师制具有理想的条件,一是学生之间差异大,自觉性弱,需要导师的个别辅导与课堂知识的集中讲解综合,二是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盲目性和技能训练的盲从性,都急需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再者,计算机领域的每个职业岗位需求量少,企业批量引进人才的可能性不大,更加适合于采用导师指导的小团队协作。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了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实践、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要求导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导师制仅仅靠学校还不够,毕竟教师以学校教育为主,需要合作方的支持,理想的做法是成立学校方和合作方共同组建的专业技能工作指导小组,合作方定期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传授给学生,具体的事情由教师落实。

4.4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建立项目引入奖励制度

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仍然较小,科研能力较差,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竞争纵向课题和横向项目的优势不明显。但如果能够在产业政策、场地设施、费用预算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甚至利用补贴或者奖励的手段,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项目提供方特别是合作企业节省开支,以能够弥补学校项目短缺的不足,将企业的技术开发、方案策划、售后服务、产品推广全部或部分环节在学校完成,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理想的做法是企业在学校成立分公司或工作室,按照企业标准流程运作,让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其全过程,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也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

4.5强化校企人才互动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合作方专业技术人员互动机制,从制度上为校企深度合作扫清障碍。主要包括:(1)信息化项目合作制度,双方的信息化项目规划设计、升级维护、更新改造均让合作方参与,双方应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和教师核算工作量,计算课时或奖金。(2)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制度,学校在制订每年一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聘请合作方及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通过对方签字认可后方能生效。(3)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企业专家有担任兼职教师的义务,学校教师有参与定期企业生产实习的权利。(4)建立培训任务共同承担制度,企业新进员工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也要对老员工开展技术轮训,还有对外承接有偿培训的任务,这些都可以借助学校的场地,师资,住宿条件完成。通过双方的IT项目和人员的渗透,能够真正实现校企的融合,强化互动效果。

4.6开设创业教育,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世界金融风暴已经波及到中国产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毕业生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单位和满意的岗位难度大,如果能够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不仅缓解了就业形势的紧张局面,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了基础。IT领域创业具有先天的优势:一是范围广,包括品牌代理、整机及配件门店、上门服务、网店、工作室等各种形式;二是投资成本低,一台电脑连上网络,就算在学生宿舍也能开展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多种业务,无需额外的劳动力及运输成本;三是时间灵活,可以同时承接多笔业务,不受周末、晚上、节假期的影响,任何时间均可进行;四是更加适合于学生创业,3~4名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团队,进行项目设计,从业务洽谈到技术开发到售后服务均可以由自己完成。况且IT业向来以年青人为主,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学生创业团队不会因此处于劣势,利润空间大。将IT创业教育引入学生课堂,开设相应课程,设置创业导师,及早培养创业意识,无疑是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又一创新途径。

5结束语

系统考虑合作办学模式现状,消化巩固合作内容,加以提炼创新,拓展增值服务项目,使之更加符合国情学情,成为学生、企业、学校三维一体的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桥梁,通过这一纽带使合作三方融为有机整体,实现学校培养和企业用人的无缝链接,是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急待考虑的重要课题。当然,这一模式的深化与创新,不仅与学校和合作方有关,也会牵涉到IT产业政策和宏观环境,但不管怎么样,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个: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永远不能动摇。

参考文献:

[1] 蒋丹.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74.

[2] 何向荣. 高职教育“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8(4):35-37.

[3] 常小勇.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EB/OL].[2008-11-13]. www.hcc.net.cn/cms/Html/jiaoyuzixun/ 59886542932.html.

[4] 彭元.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5] 陶书中.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24-25.

[6] 刘哓明.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理论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4(9):10-12.

[7] 姜金鑫.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J]. 职教通讯,2008(05):31-34.

[8] 黄红毅.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职业技术,2007(22):6-8.

[9] 孙伟宏.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 教育发展研究,2006(04):68-69.

[10] 刘晓. 印度IT教育考察报告[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16-18.

[11] 冯铭.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及其对策浅谈[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1-3.

[12] 廖克玲.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7(02):7-9.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创新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