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习作中“有感觉”

2009-12-11吴则萍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小蜜蜂新鲜爱心

吴则萍

许多学生作文时,常常思考半天也无法落笔,学生总觉得没有新鲜的内容可写。很多语文教师都想方设法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以力求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尝试着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新感觉”,捕捉“新感觉”,积累“新感觉”,践行“新感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表达能力,在学生作文时“有感觉”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爱心是作文“有感觉”的阳光

引导学生找感觉,笔者从培养“爱心”入手,让学生在“爱心”中体验,感受动人的事迹,美好的情景。

对于大自然中各种美好景物,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注意校园里的花草、盆景、树木;观赏花儿开放时的艳丽,品味那醉人的芳香;欣赏盆景那独特的造型,感受树木旺盛的生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花草、树木、青山、绿水的“爱心”。使孩子们的心和自然界的“心”融合在一起,彼此交谈,彼此感受。

当然让学生“爱心”起动的途径还有很多。如:让学生闭眼静静地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观赏名家名画、书法佳作;让学生在流淌的琴键上、在韵味无穷的笔墨中,体会作者创作时心灵火花的绽放。还可以配合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艺术的强烈美感,“爱”之心同时搏动。这样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写作时胸有成竹。

二、思考是作文“有感觉”的钥匙

学生有了内容丰富的感觉,教师应及时地启发,正确地诱导他们去“思考”,使感觉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方向发展,使先前产生的感觉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这一朵朵“花”,就是一个个新鲜的感觉。

如:在学生观察了小蜜蜂采蜜的情形以后,对在树上嗡嗡地叫着,时而落在花朵上,不停地抖动着翅膀用前腿向上扒着花粉的活泼、可爱的蜜蜂,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我就及时地启发学生思考:花朵源源不断地开放,蜜蜂会停止它们的工作吗?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不会,它还是辛勤的工作着。”我继续点拨:小蜜蜂这种不知疲倦的精神,在你周围的人群中有吗?学生思维的闸门顿时打开了,有的说像自己勤劳的妈妈,有的说像辛勤的园丁——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育我们,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对小蜜蜂就有了“新感觉”。

当然,每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有的学生喜欢在物与物之间,思考他们的相同或区别;有的喜欢将人类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寄托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有的则喜欢思考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却也能从中阐述自己的别样的理解等等。

不管怎样,我常对学生说:只要你用心去感觉用心去思考,新感觉的花朵随时都会出现在你面前。这样,学生通过思考、积累,作文时有了材料,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

三、随笔是作文“有感觉”的基石

同学们的新感觉一旦被发掘,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将赞赏的目光投向他们,表扬他们善于观察,激励他们认真思考。当他们的情趣被激起,然后适时地引导他们表达这种感觉,先用口头表述,接着采用书面表达。否则,新感觉将会昙花一现,一去不复返。

如何将这种新鲜的感觉长久地储备,使之成为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仅仅做到零散的表达,这一步还是不够的。我要求学生人人都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随时把新鲜的感觉记录下来,形成别具一格的随笔,用来不停地记录自己头脑中随时冒出的不同感觉或情感火花。同学们一天可以写一篇,也可以写多篇,倘若没有什么新感觉,当然也不强求。

如果学生常年坚持写随笔,积累了大量写作的素材,一定会练出过硬的笔力。写一篇作文,自然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更不会有搜肠刮肚,满脸愁容的神情。对他们来说完成一篇作文,是一件轻松的事。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效果,随笔确实立了功。随笔不仅是积累新感觉的绿色通道,更是积累作文素材的绿色通道。

作文教学中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有感觉”,学生才会“下笔如有神”,作文能力何愁不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部小学

猜你喜欢

小蜜蜂新鲜爱心
小编来说“新鲜”事
小蜜蜂嗡嗡嗡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
小蜜蜂,对不起
新鲜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