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09-12-11何木全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化学课堂教学

何木全

摘 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今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下面,结合笔者课堂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中表现的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积极感知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摄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益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到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待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是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眼前,直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化学课本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呢?为此,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1.趣味记忆法

将所需要记忆的内容赋予一定的有趣的意义教给学生记忆,能显著提高学生记忆效果。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可简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不仅学生有兴趣记,而且很快就能掌握。

2.理解记忆法

理解了记忆的内容,有助于记忆。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哪些盐可溶,哪些盐不可溶。此时我将盐类溶解性总结为“钾钠铵盐溶水快,硫酸盐除去钡铅钙。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口诀中未有皆下沉。”,学生对盐类溶解口诀表有了更深地理解,记忆效果更好。

3.联想记忆法

联想就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与前面学过的氢气产生联系,把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进行系统的对比、联系,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还可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4.直观记忆法

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电教媒体,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三、开发学生想象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是知识传授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动力,离开学生的想象力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课堂教学任务,自主地认识、把握和内化化学知识也将成为空话。学生获取知识,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让学生重温知识的过程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验证中,我让学生做如下活动:一是学生看教材,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是利用性质自己设计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试验方法。三是学生总结。四是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较谁的方法最好,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如,笔者处理习题时是这样做的:一是学生先说出答案。二是说出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的原因,利用哪一个知识点去解决。三是找其他学生进行评判,并说出原因。在调动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抽取活动的主要因素,剥离活动中的次要、附加及多余成分,达到概括性认识,形成结论。在激发学生的想象时,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体验,通过自己的猜想、探究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起到了占有、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内容的作用。

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讲课必须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要做到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经常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方式,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按这种思路去教,便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常常呈孤立、间断的状态,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与记忆,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因而,应当在教学中狠抓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诱导和训练。比如计算题中:将98%的硫酸(密度1.84克/立方厘米)5毫升,加到100毫升水中,求稀释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的学生解答,稀释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1.84×98%/(5×1.84×98%+100)×100%=8.27%,与正确答案(8.26%)相差无几。当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这里忽略了98%的硫酸并不是无水硫酸,在98%的浓硫酸中还含有2%的水,这一点学生没有考虑上,才导致了问题的错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分析综合的能力,横向和纵向比较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结构体系,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增强对化学学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召云.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

2.周红娟.浅谈化学教学中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张正英.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3(12)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化学课堂教学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