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2009-12-11李红
李 红
学好语文,阅读是关键。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对语文阅读非常冷漠,厌倦。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失去兴趣?又是什么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此举步维艰?怎样才能迎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
回顾多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我认为有几点应值得注意:
一、语文阅读切忌“急功近利”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阅读便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我们相依相伴。阅读是读者从读物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作者往往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言。而阅读,则恰恰相反,它要把作者一整套语言文字符号中所承载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转化为读者自己心中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要把作者的笔下之言转化为自己心中之言,心中之意。学生在阅读时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开精神的约束,感悟心灵的碰撞,感受生命的运动。而这一切都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它要有一个感受、体验、咀嚼的过程。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已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考什么就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学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考试大纲”一发生改变,就立刻出现教学内容的增删,为分数奋斗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冲击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常秩序,正如于漪老师说的:“为什么50年来重理轻文愈演愈烈,毛病都出在急功近利这四个字上,这是要负历史责任的,因为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导致国民素质的下降,导致国家民族的灾难。”这确实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已经使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的,学生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文字而文字,为考试而阅读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阅读远离作品思想,失去情感的体会。目标教学一味拉着学生向目标奔去,从而又令学生失去品味作品中的语言。如我们在指导现代文阅读时,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而是教他们解题技巧。
二、语文阅读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生产“分数”的机器,学生则把老师看作是帮助自己提高分数、升上理想学府的工具。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标准答案代替了老师的思维。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听不到窃窃的质疑声,听不到热烈的讨论声。老师的分析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质疑、讨论。语文阅读教学竟然出现学生不阅读的怪现象,但文章又怎能离开阅读与思考呢?正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发现问题需要思考,解决问题需要思考,人生就是一个通过思考持续解决来自自身和外界各种问题的过程。老师的教是投入的,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是肤浅的,而且往往有一定水平。教师毕竟是上过大学,学过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系统课程,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的人,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需要,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成熟的程度,忽略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忽略了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强压给他们的只是标准的答案。那些看似热闹的提问、回答、讨论,都只是一个个的陷阱,答案早就在那等着。学生也知道答案只有一个,根本就不用费时间去思考。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由小学时的兴趣很浓,进入初中开始减退,到了高中,就几乎是荡然无存了。
童庆炳教授在《谈解读文学作品》中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并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过程,而是读者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地跟作者对话,尽管他或许已经不在了,比如说曹雪芹。但是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是面对着一个活的曹雪芹,我们是在跟他对话。”中学生在阅读的对话中,走近了李白、杜甫,接触了苏东坡、曹雪芹,靠拢了鲁迅、茅盾,拜访了钱钟书、余秋雨。这种对话,由于对话对象的高品位,使读者在阅读时受到启迪,得到感悟,从而实现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又由于阅读不是一种单向的作者向读者灌输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因此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层面,来感知文本的语言符号,做出自己的“回应”,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阐发,从而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也“发现”了自我。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吧。因此,社会要把引导权留给老师,老师要把课堂留给学生,把宝贵的阅读时间留给学生;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维环境,既尊重和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见解,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与争辩,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心去解读作品,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独特理解和感受的过程中,获得阅读喜悦的体验。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字入手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所指出的: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借助多媒体恰恰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对于语文课特别是语文阅读课而言,不是全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的是“由近及远,以所见知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让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果老师一味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就会使学生省去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而忽视了对文学语言的品味。语言文字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画面是较容易表达的,但诗所包含的诗意,却只能意会了,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强调通过“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再如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阅读的主要媒介还是传统的语言文字,无论画面是如何的生动、逼真,也不能完全体现原著内涵和神韵。多媒体技术手段是无法代替文字阅读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它的声、像、画永远代替不了课文阅读以及课堂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急功近利,给语文阅读教学松绑是当务之急。只有让语文阅读回归自然,学生才能自主的阅读,让思想自由地翱翔。而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在教学时,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文字入手,让学生多看多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语文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下去,相信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的到来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