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大家谈
2009-12-11马超勤
马超勤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把促进教育公平列为今年要做的教育五件大事之首。教育公平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和热议的焦点话题。
3月16日至19日,南宁市教育局组织教育考察团访问柳州和桂林,考察两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情况。在考察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考察团的部分成员,请大家就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记者:党和政府多次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你对这个问题有何见解?
夏建军(南宁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的提出,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如果教育没有公平,那么社会的公平就不可能实现。我们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就不能缺少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均衡,确实造成当前义务教育的差距,尤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这个有理念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如国家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但是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短缺,没有能力按规定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是上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和城里孩子比起来,差距比较大。
这些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抹平。在全国范围内使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和城市一样是长期目标。我们现在提出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我们应该逐步地、区域性地先实现教育的公平,再慢慢扩大范围。
记者:就现阶段而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里的“均衡”主要指什么?
邓雅学(南宁市教科所所长、特级教师):我个人的理解,“均衡发展”就是为适龄儿童提供同样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同等的教育服务。它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人人有书读。儿童年满六周岁,政府就应该为他提供就近入学的机会。第二,所有学校都应该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即达到国家“普九”的标准。第三,学校的办学条件应该基本相同。包括教育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等。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是缩小城乡差距。教育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样,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
记者:在各位看来,当前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原因何在?
潘永钟(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些年高校培养出的教师并不少,从整体来看现在并不缺教师,也不缺好教师,关键是中西部地区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经济落后地区教师的低薪水和艰苦的生活状况才是制约中国教育大发展和教育均衡实现的真正瓶颈。现在我们下到许多县乡的学校去,会看到学生的校舍已经得到改善,但是教师的住房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教师破烂的住房和农村学校漂亮的校舍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教师生活的改善似乎没有明显的政策体现。
冯燕宁(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局长):我同意潘副局长的意见,往细里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的力度,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经费投入的力度方面,由于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因各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就大不一样,造成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现行教职工编制标准农村初中是1:18,小学1:23;相应城市的分别是1:13.5,1:19。也就是说在学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分别只是城市的75%和82.6%。农村初中学生大都内宿,从早上早操到晚上自修、睡觉,都需要教师管理。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影响教师教育教学钻研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农村小学班数少,班学额大多在20至30人,编比又低,教师包班上课,影响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中小学没有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学科专业教师,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徐元生(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长):从学校层面来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呈现出校际失衡。这既有客观存在的差异,又有主观人为的因素。
从客观原因来看:一是学校所在的区域因自然与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差异。如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教育差异,导致学校的生源质量、学生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资源的失衡。二是城区与农村学校所在地政府财政收入差异导致教育投入的差异,使得从教师工资到学校硬件条件中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从主观原因来看:一是政府因政绩需要或因资源实在缺乏,因而不得不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少数学校身上,这些学校享有政府的重点支持,具有较高的质量,拥有着极大的声望。二是因教育价值取向不同、自觉和努力程度不同而出现的学校差异。如将升学率当做政绩的观念,导致了对极少数升学有望者的过分关注,而多数学生被漠视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教育资源的逐渐丰富,学校之间的品质差异日益凸显出来。即使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已经不大,但体现为“内涵”的诸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精神面貌、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方式、学校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学校文化生态的形成与优化等差异则相对更为突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均衡。
记者:既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黎琼珍(南宁市邕宁区教育局局长):首先要说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主要是政府的责任。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好几项工作:
首先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使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要做好省、市一级政府统筹公共教育责任的宣传,建立、健全投入机制,进一步均衡财力,关注农村薄弱学校,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把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纳入省、市一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要从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研究制定好本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
二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对本地办学条件低于保障标准的农村学校,制定限期改造计划,尽快
使所有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学校危改工程步伐。
三是加快实施绩效工资步伐,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为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国务院已经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省、市政府应该加快实施绩效工资的步伐,尽快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实施绩效工资以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工资待遇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农村教师安心在农村工作。
四是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省、市政府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对地方政府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特别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有效监测,并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政绩的重要依据。
潘永钟:对这个问题我补充说明,一直以来,我们都称赞“教师是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什么我们教师一定要“艰苦创业”而不能“安居乐业”?所以,在这次两会,在教育经费上,我提了一个建议,要中央给西部政策的倾斜,呼吁为农村教师建周转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我们要做好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任教的配套设施,就是要切切实实让农村教师提高物质水平,人能活得下来,才能留得下来。我们应该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人手,让他们扎得住根,让后面的教学能深入下去,而不是把现在的工作当做日后寻找城里工作的跳板。
我们还要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制定有效的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切实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留得住教师,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教师培训。我相信,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实施后会对均衡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记者:安徽省铜陵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每所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学生都选择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我们能否借鉴这一做法?
李凌(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局长):优质教育的资源越少,择校风越强。解决择校问题,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责任。在改善薄弱学校这一点上,我们城区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为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我们选调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善管理、能吃苦的年轻干部到薄弱学校任职,使薄弱学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我们还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按照“两基”要求,改、扩建了农村薄弱学校。使城区学校布局日趋合理。目前,我城区薄弱学校的情况已大为改观,中小学整体发展良好,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仍需继续努力。
记者:学生、家长选择学校,除注重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之外,更注重的是对优秀教师的选择。目前,我们在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上,有哪些做法?
邓雅学:为了促进城乡和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南宁市教科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教科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义务教育,尤其是下移到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学校。
我们首先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实施“培训者培训”项目,培训县级教研室教研员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实施“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将培训点设在各县和部分乡镇,指导和帮助农村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其次是开展送教下乡镇活动。组织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深入乡镇中心校和初中,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分学科上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进行课例分析研讨。再次是大力扶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研究。重点研究解决建立乡镇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转化农村学困生和后进生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
我们还开展面向农村教师的教学评比和课例展示活动。举办农村小学、初中学科课堂教学比赛,农村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比赛,农村教师课堂教学优质课展示等,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
记者:面对教育资金投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来源、学校评价等方面的不公平,我们该如何突破和解决呢?南宁市有没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计划?
章志宏(南宁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南宁市教育局采取积极措施,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确保每一所中小学校均实现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专用教室设置、校均规模、班容量五项基本达标,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实施力度,同时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三是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队伍均衡发展工作。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我局实行“两免一优先”等政策,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四是抓好中考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初中学校生源均衡分布。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中实行定向名额分配制度,将南宁市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中的3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承担地段生招生任务的初中学校,遏止初中阶段择校行为,避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而造成各初中学校生源质量不均衡现象的发生。
五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除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注意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普及提高工作,推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夏建军: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设施不相上下,学校之间教师经常流动,由教育部门统一调配,所有学校发展都很均衡。还有沈阳市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满六年就要交流。教师觉得在哪儿工作都一样,学生也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从而彻底结束了择校史。我们现在在考虑,是否可以学习日本和沈阳的经验。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建设,教风、学风、班风的形成都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教师团体,所以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比较慎重,慎重考虑才能选择稳妥的路径。但是,在效益和公平之间,我们会优先考虑公平。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均衡不是一种低位的均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降低好学校的标准来迁就低水平的学校,不是削高垫低,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低的学校的教学质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尽可能接受水平比较接近的教育,与此同时,鼓励学校办出自己的水平和特色。均衡发展是一种高水平的错位进步,教育教学的质量,总有人率先突破,然后众人跟上,最后才达到最终的公平。追求教育的均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我们要按照教育规律依法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我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学生在他自身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就是最大的公平。
记者:教育均衡的难题是否难以破解?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力度和决心。这是现实给予我们的肯定回答。但是教育均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局性的问题,我们要以教育差距的缩小而不是实现平均主义来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均衡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努力,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