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之美源于“生成”

2009-12-10陈先松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成资源课堂教学

陈先松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经验、思想,使课堂教学呈现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常常碰到一些“麻烦”,教师如果能妥善处理这些“麻烦”,它将是一种宝贵资源,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可从“顺水推舟,倡导课堂自然美;见风转舵,营造课堂和谐美;点石成金,把握课堂缺陷美;节外生枝,提炼课堂创造美”四个方面去发现、挖掘、利用,让我们的课堂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成 生成资源 课堂美

一、顺水推舟,倡导课堂自然美

顺水推舟是当学生的发言出乎预设的思路,但合乎整个教学的流程时,教师不妨打破原有的常规,重新组织教学,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更易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

一次,我正开一堂县级研讨课《晏子使楚》。当上至楚王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时。我先让学生感悟常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及楚王做法的可恶:

师:“同学们,齐国和楚国一样,可都是大国,晏子又是齐国的大夫,他可是代表齐国出使楚国啊。可是楚王却叫一个齐国的大夫钻狗洞。你想晏子此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晏子一定会十分的气愤。楚王太可恶了,利用别人的生理缺陷来讥笑别人是最可耻的行为。晏子这时候一定对楚王恨之入骨,对楚国充满了敌意。”

生:“楚王不光侮辱了晏子一人,更是侮辱了齐国。我觉得晏子此时一定想冲进去好好骂一骂楚王,骂一骂这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家伙。他此时一定是火冒三丈。”

我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读晏子的话。

接着,我让学生感悟晏子的机智、聪明,晏子的过人之处:

师话锋一转,问:“可是,晏子是个出色的外交家,是齐国的大夫,是代表齐国出使到楚国去的。他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吗?他会怎么说呢?”

这时,学生的思维非活跃,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当我随机抽了一位学生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说:“我说不出来。”我的脑子里一下子出现了无数的问号:说不出他为什么举手呢?我是给他点时间,让他想一想呢?还是另抽学生帮他说呢?我感觉到台下几十双眼睛凝神注视我,看我怎么处理。我顿了顿,笑着对他说:“说不出来,你就读出来吧!”接着,该生脸带一种临危不惧的神情把晏子的话读了一遍。听了他的朗读,直觉告诉我,他是有话可说的。我又问他:“读了之后,能说了吗?”他一点也没推脱,自信地说:“晏子是非常沉着、镇定地说这句话的,因为他是出色的外交家,他处乱不惊。”

他的话也启发了别的学生,接下去精彩的见解便层出不穷了,学生的朗读也一个比一个有外交家的风范了,对晏子这个人物也就有了一个质的认识。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由于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能及时抓住课堂上随时呈现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重新设置教学流程,顺水推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见风转舵,营造课堂和谐美

见风转舵是指学生的发言打乱了教师的设想,打乱了教学程序时,教师可趁机调整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滥竽充数》一课,我原本想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聪明的人。”我一惊,但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我微笑着问那位学生:“你能具体说说吗?”他便胸有成竹地说:“南郭先生能根据齐宣王和齐王的爱好特点,发挥自己特长,从中得到好处。这不也是一种聪明的谋生的手段吗?”听了他的发言,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我知道学生思维的火花受到了碰撞,即将要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我又故意挑逗道:“是啊,建伟同学的发言似乎言之有理。那南郭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课文,准备参加辩论。”矛盾激发了思考,学生立刻投入到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中去了。最后经过辩论,他们才意识到南郭先生这样做完全是不学无术、投机取巧的表现,还从南郭先生的最后出逃体会到:没有真本事,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场由学生突发奇想引起的辩论,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点石成金,把握课堂缺陷美

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知识、经验、思想等的影响,在理解上会出现一些偏差,教师应始终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神情、动作等,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执教《林海》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一句时,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我意识到“不大一样”与“大不一样”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出入很大,通过词语辨析,学生可进一步理解大兴安岭的特点,于是我顺水推舟: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生:它们差别很大。秦岭“云横”,而大兴安岭则是“那么温柔”。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两者确实是——

生:(齐)大不一样。

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及时捕捉,加以利用,点石成金。

四、节外生枝,提炼课堂创造美

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新问题,扰乱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这时教师如能灵活应变,将会使课堂精彩纷呈。

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学生谈及毛主席庄严的宣告使自己激动不已,我适时地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后全场欢声雷动的珍贵历史资料。看完后,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个个很兴奋。接着,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正当我被学生的发言所动时,我班的一个小机灵站起来了:“老师,我也感到很激动。不过,毛主席讲什么我好像听不懂。”

我心里一紧。毛主席的湖南口音学生的确很难听懂,这是我事先没预想到的。

我略一沉思,说:“是的,毛主席讲话有浓重的湖南口音,老师也听不大懂。我们班还有哪些同学也听不懂?”

这时,很多学生举起了手。我接着说:“当时全场30万人来自祖国各地,可能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听不懂毛主席在说什么。可他们听不懂为什么还这么激动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

有的说:“人们虽然不知道毛主席说什么,但他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只这一点他们就比什么都高兴。”

有的说:“中国在解放前受到帝国主义者的压迫,人民受苦受难,他们知道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辱了。”

这一教学片断中,正是老师巧妙地对节外生枝进行“点拨导航”,才使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有哲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的课堂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生成资源课堂教学
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
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抓住生成, 留住意外, 共享精彩
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