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八年级《科学》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的调查及对策
2009-12-10周霞
周 霞
摘 要:科学教学中,八年级学生出现明显两极分化,很多学生走不出学习低谷。通过对不同学校的七至九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我发现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成就性动机和对科学学科兴趣的不断衰退,主要原因是科学学本身的难度和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我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有效教学理念和平时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习动力 心理因素 调查 对策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2007.11.25-26日
2.调查学科:科学
3.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4.调查对象:七年级学生347人、八年级学生351人、九年级学生322人
5.调查内容:
(1)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程度的相关调查
(2)作业难度的自我评价的相关调查
(3)学生科学成绩自我评价的相关调查
(4)课堂演示实验情况调查
(5)学生实验情况调查
二、调查结论与教学策略
(一)调查主要结论
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成就性动机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衰退的对科学的兴趣,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八年级教材本身的难度和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八年级教学的建议
1.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八年级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方面的完成率比七年级和九年级低,八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比七年级和九年级低,这是由于八年级教师忽略了学生动手参与,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八年级科学教师要注意到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如在教学《指南针》时,教师演示指南针指南指北的特征后带领学生制作指南针:让同学们把大号缝衣针沿磁铁同一个方向摩擦几十次,大号缝衣针就变成了小磁针,把磨好的小磁针插在一小片吹塑纸上,放在容器的水中,再转动盛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这时针尖是不是总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实际方向的哪一方?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自己总结出指南针的性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又加深了对指南针性质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感到上科学课其乐无穷。
2.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八年级学生的成绩自我评价是三个年级中最低的,最好的做法是建立起学生学好科学的自信心。为此,我常出些基础题给学生,使他们普遍都能达到八十五分以上(满分100分),然后逐个表扬,进步大的同学,全班鼓掌表示祝贺。在这种方式的激励下,中等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我让他们做到每周坚持问三个问题,确定一个赶超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胜利的喜悦,在积极的心态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达到让学生持续学习的效果。
3.分层作业,降低作业难度
调查显示,八年级学生认为作业难的比例是三个年级中最高的。对此,教师可采取分层作业的方法,降低作业的难度。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都不同,所以作业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学业优异的学生可以吃得饱、吃得好,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能的成功乐趣,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轻松地完成作业。
4.难点集中的章节分散教学
八年级的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八年级科学教材第一章“水”这部分知识计算要求比较强,很多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教师利用横向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公式。横向类比的方法就是利用事物的类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由此可见,学生在掌握了七年级的速度公式后,通过横向类比,八年级的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也就记住了,这样以旧引新、平稳过渡,达到滚动提高的目的。八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七年级教材的内容难度增加较大,又如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记忆量很大,内容又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又累又枯燥,这一章的第五节里一下子出现了三十种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对此,我们采取了分散教学法:从第一章第一节新课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老师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搭建解疑知识的台阶,难点就会在“积小步,跨大步”中得以突破。
5.改变教学方法
调查显示50%的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是有较多的动手或亲身实践的机会,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同学间讨论交流获取问题的答案。八年级的学生喜欢讨论交流的比例比七年级下降了7.26%,这就要求老师认真领会教材的教学意图,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讨论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前20分钟内学生思维最活跃,因此我们将突破较难知识点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授新课时,学生能看懂的地方,教师不讲;教师点拨后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多讲;并摸索了一套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具体做法为:复习提问环节之后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尝试完成预习提纲,对提纲中不理解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分析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当堂训练环节一般为5到10分钟时间,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做到堂堂清。
三、教学中运用八年级科学学习心理取得的实践效果
二零零八年第一学期,我校八年级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展率在95%以上;分层布置作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放弃学习;八年级备课组的老师编写每堂课的随堂练习,教师批改做到堂堂清;单元测试卷75%的内容来自随堂练习,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和学生对科学学科兴趣的不断衰退的现象,经过一个学期的调试、运用学习心理教学尝试,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我校八年级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没有畏难心理,没有出现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对设计实验和实验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口头禅是:老师,今天去不去实验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已转化为乐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学生科学成绩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智慧型教师的诞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奥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电子出版社,2005年7月.
3.汤福求,唐松林.论中学心理健康人才的培养.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11月.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5.《20世纪学习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爱卿发表于《教育研究》,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九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