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地理综合题复习指导教学案例

2009-12-10魏观红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综合题板书

魏观红

学习目标:区域地理综合题分析是高三地理复习最重要的和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又是高考的重点。其主要作用和目的:

1.掌握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方法;

2.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

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释事物、表述观点的能力,为高考迎考做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年来高考试卷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

区域地理综合题复习指导(板书)

一、区域地理的基本要素:(板书)

区域地理的复习可从地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入手,指导学生依据背景材料从4个W和1个H思考发问。即where(地理位置、什么区域);what(什么地理事物、特征、现象);(when)(什么季节、月份);why(地理原理、成因、影响因素);how(对策、措施)。

那么,如何根据同一地理背景材料,从不同的问题视角提出不同的地理问题呢?

在“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图”中,指导同学们发现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进行探究提问。

1.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板书)

区域地理综合分析要从自然地理入手。比如有关该区域的自然地理问题可能有:

(1)位置(where)(空间定位):甲区域在我国什么地形区(黄土高原)?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①经纬度位置(大致在109°E,36°N是我国的黄土高原);

②省区轮廓特征(陕西省的轮廓形状是跪着的兵马俑);

③黄河以西(黄河在陕西与山西之间的一段是自北向南流的);

④古长城以南(黄土高原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为界);

⑤华山以北(华山是秦岭中有代表意义的山,从而可以推知秦岭以北的重要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⑥熟悉的地名(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经纬度、黄河、华山、轮廓形状等,很容易可以得出乙城市是西安市,而西安市是在黄土高原这一大地形区中的)。

(2)甲地区是什么气候区?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what);

(3)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的汛期在什么时间或季节?(when)(自然地理角度);

(4)甲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里千沟万壑?为什么这里水土流失严重(why)(要素发生的条件);甲地区地理环境有什么特征?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现象产生的原因)甲区域的水土流失可能对下游和河口地区有什么影响?乙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下游带来什么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角度);

(5)如何防止水土流失?(how)(如何应对的策略角度)。(板书)

……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甲、乙、丙三个区域特征的比较。如乙、丙气候特征和成因有何异同?乙、丙的植被分别是什么?乙、丙两河的水文特征有何异同点?……

2.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文化、旅游等)

区域地理综合分析的落脚点是人文地理。可从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国土整治的措施。

该区域的人文地理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乙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什么?(what);评价乙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2)甲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为充分开发甲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什么措施(如何应对的策略角度)?(3)经过乙地区的铁路,其布局的区位因素?(4)乙地区的城市布局有何特征?乙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5)图示地区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什么?这里的民族歌舞艺术主要是什么?图示地区的传统民居是什么?这种民居指示的意义是什么?这种民居的选址应考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这种民居的主要优点有?(6)乙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7)发展旅游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二、要素间的关系分析(板书):

区域地理综合题在高考命题时,多会考查地理要素与要素间的关系。命题时,多从本地或本地与另一地的关系。这部分的教学要尽可能多的角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可能会与高考的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相吻合。显然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1.本地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板书):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陕西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2.本地与另一地的关系(板书):

如甲区域的水土流失可能对下游和河口地区有什么影响?乙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下游带来什么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角度)……

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首先判断是否是地理问题;其次判断问题的探究价值;问题属于“是什么的问题(如指出特征、时间、地点)”还是“为什么的问题”,或是“怎么办的问题”。第三判断问题的难度;是简单分析还是综合分析。第四,判断问题的来源;是从背景材料中分析提出的问题,还是脱离所给材料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并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艰辛和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采用教学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程序,逐步由浅入深地推进研究。然后再展示历年高考试题中相关试题的高考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可将关于某个学习问题的课标要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学习问题……

小结:通过以上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在区域地理复习时能从自然地理入手,落脚点在人文地理,并熟悉这种思维和提问方式。也就是说:区域地理可以变、材料可以变,只要你掌握了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方法,不管高考命题如何变,我们都能用这种方法作为备考,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考时,我们才有可能胜券在握。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综合题板书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综合题命题宜渐次展开和自然生长:由一道综合题的打磨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