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图书馆管理
2009-12-10韩晓东
韩晓东
高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既是高校及社会公众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汇聚地;既是知识创新的中间环节,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知识载体的灵魂,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图书馆管理,当好“信息参谋”,使其在知识经济中有所作为,是当前图书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对知识经济的理解
1.知识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来的,”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正式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利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运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知识产业为支柱,通过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增值来达到创造财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产生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将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2.知识经济有五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经济。它以新技术革命为依托,直接依赖于知识或信息的不断积累和开发利用,将知识作为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化产品意识。第二,知识经济是一种人才经济。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素质和技能培养的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第三,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积累新的知识。第四,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它是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通过智力开发自然资源来创造新财富。第五,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知识经济中,信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龙头。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事业应采取的措施
1.摒弃落后传统的管理,建立信息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体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落后已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认清知识经济的大势,扭转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局面,从单一的、封闭式的学习场所向新技术武装的、多功能的、开放性的、产业化的现代信息管理中心转变。在内部信息管理上,高校图书馆管理要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系统,加快自动化的建设和自动化管理,加强网络使用,通过完备的网络设施和系统软件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不同区域的读者,实现网上自行续借、预约、预借等,及馆藏资源的网络导航和网上各种资源导航站来方便读者使用,大大的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要求,也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利用网上和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报道新书、数据库介绍、各种数据库资源的使用培训讲座、对读者借阅过期、通过网络软件系统提前通报,并根据读者借阅和使用数据库情况进行通报,激励读者使用资源。
2.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信息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加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的交流,分工合作,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将各个图书馆之间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传播、交流和协作,从而做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图书馆信息网络。这样更加有利地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的进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可见,大力发展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项重大的措施。展望未来,图书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演变到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3.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对这一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各种学科互相交叉、多重融合,文化基础知识决定了图书馆员对事物分析认识能力的高低,对新知识接受速度的快慢,因此图书馆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加强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人文知识和公关社交知识的补充。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还应着眼于培养新型的信息图书馆员。要想胜任现代化图书馆工作,成为合格的信息管理员和信息导航员,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信息资源地开发、网络与通讯、多媒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从发展的角度看,图书管理员的岗位将有一大部分逐渐被信息馆员所取代,一个未来虚拟图书馆的信息馆员,要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从某一大型专业数字图书馆中提取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与自动加工,作出有关的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用户使用。可见,时代在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也应依据时代的要求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进行先进的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下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信息馆员。
4.建立新型的服务体系。传统的服务体系只要求图书馆员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这是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当今社会是网络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陈旧的服务观念阻碍了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服务方式也已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也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开放的信息资源空间,体现了一种动态的、双向的、多样化的交流过程。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种变化,以人为本,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更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建立特色信息资源、开展特色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要求,适应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
5.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学术交流,开展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图书馆走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图书馆摆脱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正确选择。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重视科学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完善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可以组织领导或一些基础好、素质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国内外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高校图书馆内部也可以组织专门力量,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信息革命对图书管理事业的巨大需求和强大推动,科教兴国逐步实施,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我们一定要抓住知识经济给图书事业带来的机遇,早日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经济增长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玉红.《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9月上
2.李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兰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合》.2008年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