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
2009-12-10李艳欣
李艳欣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事物,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存在形式,其职能也从藏书建设转变为数字资源建设。在当今,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全新的信息环境,文献资源结构正发生着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1.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而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2.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3.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
4.数字图书馆扩大了读者的范围,普通图书馆因为读者对象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数字图书馆则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5.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
图书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数字图书馆”正是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态。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能离开传统的图书馆。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1.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因此,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确保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2.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及时扩展,且易于维护。
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各高校要根据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并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5.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障
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地使用国际标准,以做到充分的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6.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取向是: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网络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疑也要遵循。各高校图书馆要在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