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2009-12-10乐豆英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生活语文

乐豆英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是人们用来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信息经验的交际工具,语文的这一实用工具性决定着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使用语文。所以,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之中。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促进他们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

一、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

要摆脱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桎梏,必须把眼光投向实际生活中。语文是个“公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地运用着。不要认为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才学语文、用语文。恰恰相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倒不是在语文课内,而是在语文课外。语文课上,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语文、怎样用语文的某些法则、原理,主要作用在于“知”,真正要让这种“知”转化为“能”,就得靠学生在语文课外运用这些法则、原理于实践。而事实上,学生在课外的这种实践机会是很多、很广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就要努力“贴近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习语文是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学习具有生活的内容,运用符号生活的方法”。所以,要提高语文的效率,必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联系,使得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变得生活化,更富有时代特征。

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现代成分。语文教材,把许多学生成长、生活必需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融合到了一起。它是生活经验的改组和改造,正是因为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学时,便可结合生活实际,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吸引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和非强制性的情况下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使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让学生把书读活,让学生把书读出韵味来。语文教学虽仅尺水方塘,但古今中外的“天光云彩”一旦纷纷呈现,语文岂能不新鲜、生动而亲切呢?

这样,生活进入了课堂,与学生关注的实际生活最贴近的方法,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不会把学习作为负担,在学与玩中学知识,获得生活的经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教学应拓展到课外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就在观察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体验与感悟,从而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东西,或印证加深对书本中已有东西的认识,构建起良好的语文背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置身于世界之中,去审视社会人生,去解读世间这本无字的活书。例如,在作文教学方面,就应让学生走向课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究竟应该学会写一些什么样的文章才合乎时代发展的需要呢?这里,国外的一些教改动向值得我们注意。例如:在日本,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从生产和科研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这类综合性说明文的能力。现在,只要稍稍留意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可以发现:诸如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考察报告、市场信息评析、情报资料综述、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议论文这一类文章的应用频率已日益增高,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对这一类文章如果再不给予应有的位置,那就势必由于脱离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使教学失去生机。

语文教学在社会大课堂的有力依托下,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发挥了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此外,语文学习还可以和科技、艺术联姻,让学生走向语文教学之路,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丰富语文教学,并把学到的语文知识、技能为生活服务,使语文学习之“流”回归社会生活的大海洋。

三、让学生去创造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发源地,语文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当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在人与人的自然相处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海洋。但生活并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等待着学生去观察,而是需要我们去开拓、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创造生活,就靠学生自身。生活好了,生活质量高了,就可以改造旧的生活,就可以使语文教学踏进更高的境界,使语文知识从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学生扩展了知识的领域,发展了机敏的头脑,在语文学习上就更具有创造力。

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不去悉心研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情况,并由此领悟到过去教学因脱离实际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任何改革设想都难免要落空,即使有时仿佛已经开花,这花也终将因无根而很快枯萎。所以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这样,语文教学方可大有作为,语文教学之路方为高效之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一中红星分校

猜你喜欢

语文课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