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快乐教学的实践
2009-12-10王海燕
王海燕
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这几年里,我有幸亲眼目睹并且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更多的是他们在知识方面的积累。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点点滴滴。
一、信任——挖掘孩子的无限潜能
课堂教学中,充分信任孩子,能让孩子发挥无限的潜能。爱因斯坦的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始终对爱因斯坦抱有热切的期望,即使在他被别人认为没出息、没用的时候也是如此。“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一定行!”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指导和讨论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疑难。要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蹲下来看孩子”,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被激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微笑——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在低年级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最想看到的大概就是老师的微笑,最想听到的大概就是老师的表扬了。课堂上,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回答出问题,或正确解出一道习题,我们都要面带微笑,点点头,说上一句:“你真棒!”“你真行!”;当学生冥思苦想,双眉紧锁时,我们走过去,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不要着急,你一定能做好。”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我会安慰他:“不要灰心,找找原因,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想出不同的解法,我就为之高兴,并说:“你真聪明。”“你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学生们处于一种被关注,被关心的状态中,学习的积极性会随之而增。同时,我们也会体验到当老师的快乐。微笑,使我的课堂更加精彩。
三、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这是王尔德的名言。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成长作用有多大。要想在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点点滴滴的引导,春风细雨,点点入土,一步一步牵引学生完善自己的习惯,受益终生。学会倾听——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洞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光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我还经常用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对别人发言给予补充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多动脑,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训练写字——在写字过程中,反复表扬书写姿势好的学生,纠正差的,并提醒学生观察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在班级中定期举办“写字”优秀作品展,要求每个学生在做到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才可以参评参展,把书写姿势作为条件,促进班级群体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