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2009-12-10武海军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武海军

摘 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将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从而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总任务 阶段任务 分任务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的模式大多为先由教师讲授操作方法,再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这种单一老套的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逐渐失去了兴趣。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教改尝试,其中收效最为显著的就是“任务驱动”法。现就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课的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强,更新换代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思想。

建构主义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法符合探究式模式,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法要求在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设想可以出现的问题,把“总任务”分解细化为“阶段任务”和更小的“分任务”,进而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完成“总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举例如下:

1.精心设计“总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趣味性,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知识。(3)实用性,要让学生能感到所学有所用。(4)综合性,任务要尽可能多涵盖些知识点。(5)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可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6)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永动力。例如:要求高一学生为自己的偶像编制一张8开大小的小报,要求高二学生为自己的偶像建立一个网页(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甚至超出了我的料想)。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接受“总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上例中,学生提出做小报和网页需要有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有的学生还提出制作网页还需要视频、音频资料和同类网页或网站的“连接”(即“链接”)。文字编辑需要考虑字体、字号的选择,艺术字的设定,色彩的选择、搭配,边框、底纹的设置;图片插入要考虑图片的查找、大小、位置的改变以及网页、网站的链接设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研究教材,确认自己的设想是否具有可完成性。

3.实践操作

在确认自己的设想可行之后,学生就要通过实践操作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软件中帮助命令的使用,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强调“螺旋式”上升学习的过程性,鼓励学生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总任务。要多表扬,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成就感。

总之,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信息技术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中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