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沪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认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09-12-10周斌花刘彬
周斌花 刘 彬
摘 要:隐性课程的研究是当代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催化剂。高校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体育隐性课程 教师 高校
1.前言
隐性课程的研究是当代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着重于情意目标的实现,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具有素质教育全面性和主体性。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能只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理性文化知识,还要重视体育隐性课程,向学生传授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知识,即利用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全面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姚蕾博士曾把体育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
体育隐性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的制度规范建设、人际关系、体育知识经验、师生作用、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为体育隐性课程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和生活的经验,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将体育隐性课程内容分为符合教育目的,经过安排的体育物质文化要素和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两大类。
本文通过对江、沪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探讨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认识程度和开发现状,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更好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文以江、沪13所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211”大学有11所。江苏调查的高校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调查的高校有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随机调查体育教师70名。
2.2调查方法
根据体育隐性课程的相关要素,本文设计了教师问卷。问卷采用小范围的重测法,重测时距为一个月。重测相关系数为0.83,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对13所高校共发放教师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为87.5%。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江、沪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开发总体认识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题1和题2显示,部分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表现在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了解程度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对本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展情况的认可不是很理想。题3告诉我们被调查的很多高校都会通过改善体育设施来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而体育设施正是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物质内容之一,说明很多高校可能是在不完全了解体育隐性课程的情况下,开展了体育隐性课程。
表2.体育教师对体育物质文化的控制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2的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对体育物质文化尤其是体育时空物质文化要素方面对体育课的影响大,以及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影响大持肯定态度。部分体育教师也会通过自身经验对这些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时空要素进行有效的调控。场地器材设计、课间噪音控制、队形站位安排等都是体育隐性课程的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与表1的比较发现: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不是很了解,他们通过自身经验控制着影响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然而这些内容中很多都是体育隐性课程的范畴。
表3.体育教师对体育精神文化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题1、题2、题3显示了体育教师对本校的校风、体育制度、领导自身的运动参与对体育运动开展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认同情况。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对体育风气的形成还是非常重视的。制度方面,有4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体育制度等会影响学生的运动参与,说明学校的规章制度、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程度确实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有很大影响。从65%的教师认为领导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能大大影响学校体育运动开展。可见,学校领导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此外,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教师仪表、人际关系等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很大。
4.小结
通过调查显示,接近50%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隐性课程不是很了解。高校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体育场馆设施、教师精神面貌、体育学习氛围、学校规章制度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影响很大,这些内容也正是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由此反映了很多体育教师可能认可体育隐性课程的影响力,对涉及的体育隐性课程的内容也很熟悉,然而,这些对体育隐性课程影响力的判断可能只是缘于自身的实践经验,缺乏体育隐性课程理论方面的指导。他们可能没有深入研究体育隐性课程,或者对体育隐性课程的了解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隐性课程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能有助于体育隐性课程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和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奕君.高校潜课程的特点与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2.姚蕾.体育隐蔽课程实施原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出版.2003(1)
作者单位:宜兴技师学院工程系体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