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初探
2009-12-10杨平华
杨平华
在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本文旨在帮助广大中学政治教师走进新课程,认识科学探究式教学,并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落到实处。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二、政治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就必须先设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科学探究式教学可采取的步骤。《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六个要素,并对每一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
(一)提出问题
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从政治学的角度明确表述这些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继而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去调查和研究。
(二)搜集有关资料和事实
学生根据探究计划,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媒体等渠道,搜集资料,比较、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与问题相关的、有利于证明结论的资料。
(三)提出猜想和假设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后,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做出猜想和假设,并对结果进行猜测。
(四)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推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确立明确的目标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搜集的资料验证之前的假设。
(五)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各种资料和已被认证的假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进而找出相关知识之间的规律。
(六)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研究报告、尊重他人的探究成果,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探究方案和成果提出不同的意见,充分交流和讨论各种想法和观点,深刻理解探究过程中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运用探究式教学时要控制教师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而学生的活动时间一般在30分种左右。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是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只是提供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互相渗透,组合创新。
三、影响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因素
探究式教学这种具有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给教学造成了种种困难。主观的困难如由于教师和学生自身造成的困难,客观的困难如教学时间、材料以及评价方面的困难等。
(一)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
1.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愿意开展探究式教学。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教师觉得太麻烦,尤其是课前准备太费事。
2.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从目前的状况看,政治教师尤其是农村政治教师对各种科学教学方法无法掌握,因此自然也就难以开展探究式教学了。
(二)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
1.学生的探究能力不高,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开展。由于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很少有机会发展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往往缺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2.学生本身不愿意开展探究式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生不愿意进行探究式学习,认为只要多做习题,考出好分数就可以了,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另外,教学时间不够、教材难度、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等客观因素也同样制约着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四、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途径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高中政治课实施探究式教学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绝对权威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方式长期以记、背概念和原理为主,对社会实际问题最多只是注解性的解释,而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教师必须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的容量,延展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快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总之,面对新课程理念,教育工作者对探究式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忽略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而应该使探究式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实现探究式教学与思想政治课程真正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横垛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