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听说能力
2009-12-10刘银芳
刘银芳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不同于国外的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现阶段,大班型教学模式还普遍存在,同一个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对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这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听”的能力
1.平时训练。小学是听力入门阶段,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语调,对以后学好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课上,我总是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自始至终用英语进行思维,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在英语课上,我一直坚持播放课本录音,让学生们反复听,反复模仿,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在听之前可提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目的来听,提高听的效率。在英语课上,我也常常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提高学生训练听力的兴趣。新授课程结束时,为了巩固这一环节,我常常设计一些听力练习,如听一段短文或对话,填入所缺单词。这个练习既可以训练听力,又可以测试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也做一些根据录音回答问题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回答关于所听对话的一些细节问题;对于困难学生,不要求其听懂句中的每个词,要求他们要注意听关键词,关键句,即所谓的“中心词”,“中心句”,然后回答一些相关问题。绝大部分的困难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都能找到关键词句,也能回答所提问题,从中重新找回自信。当然,课后的听力作业也必不可少。比如,听课本磁带,学、听、唱英语歌曲,听英语故事。这些活动不仅能训练听力,还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测试前指导。在听力测试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以求得考试状态最佳,应试更娴熟。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放松心情,集中精神。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很重要。尖子生怕失误,会紧张;困难生,知识学得不太扎实,对考试心里没底更会紧张。所以在分发试卷之前应指导学生安定情绪,集中精神,做一点放松活动,比如做几下深呼吸、闭目片刻等。②试卷分发下后,不要让学生忙于解答笔试部分的题目,应迅速地预读听力部分中每项要求和题目。根据题目预测对话中可能出现的内容,并比较几个选项的异同,同时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选项中的关键部位(即不同部分),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③注意力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要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千万不要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特别要注意听与所提问题相关的信息。听时,如遇类似信息种类多的可适当简单地记下来。如:有多个人名和与其相对应的物品、穿着、工作等。再比如有多样物品及其不同的价格。④如遇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千万别停留在一句话上,应听好后面的内容。否则就有可能跟不上录音速度,导致后面的题目难以听到,顾此而失彼。
二、培养“说”的能力
1.课前练说。在每堂课前三分钟,我常播放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们学唱,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时,在一堂课下课前,播放一首与课本相关联的歌曲。比如学了“动物名称”一课后,我播放了一首英文歌曲flash《Machdonal's Farm》。学生热情高涨,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课前五分钟,师生间、生生间可使用日常用语进行随意的自由交谈。内容涉及本人、家人、动物、运动、颜色、食品等多方面。
2.课中练说。
(1)竞赛练说。小学生好胜心强,组与组之间经常开展竞赛,有利于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每学一类单词,让学生比一比哪组说得多;或看看哪组用学过的句型编的对话更生动、更自然。在进行对话时,我经常参与其中,扮演一个角色,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融洽。如教学4A教材的第一单元E部分对话,我在和课代表进行示范表演时,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们更易于接受。
(2)表演练说。可把课本内容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表演。要求表演说时,配上合适的动作,做到声情并茂,身临其境。
(2)借助课件练说。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代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精彩纷呈,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如第三单元A部分对话的光盘,画面上的Su Yang和Gao Shan迎面缓缓地走来,学生看到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场景,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这时,我先让他们跟录音朗读,熟练之后根据画面人物口型给他们配音。让他们在真实的背景下练习对话,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练说。课后可布置一些口头练说作业,如跟录音朗读;给爸爸、妈妈讲个简短的英语故事;用当天学过的内容编段对话等等,以此培养说英语的能力。
总之,听说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