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性研究
2009-12-10刘洋
刘 洋
多年来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多流于形式,即使很多学校通过公开课推行改革,也只是形式主义,事后也都不了了之。高中历史新课改和高考历史改革以后,高中历史不再成为高考科目,这就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机会,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探讨今后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一、从高考思维解放出来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高考为核心,那是因为历史要参加高考,现在高考取消了历史科目,所以,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历史教学的定势思维中走出来。因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变成培养人的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
由于高中历史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二、活跃学生的思维,推进素质教育
高考制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任务不那么繁重,因此,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上来。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言,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
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三、对高中历史试题也要进行改革
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选择什么样的习题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有方向性改变。选择习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对有些历史知识进行单纯的传授不够,如针对中英《南京条约》可以编成一首记忆歌诀,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编成口诀等等,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从记忆的角度来看,学生自己动了脑筋,印象自然深刻。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