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你一双慧眼

2009-12-10黄红霞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笔顺儿歌游泳

黄红霞

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识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智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每碰到读音相近的,形状相似的,笔画多的汉字,就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混淆了,影响他们的学习。我这几年连续任教低年级,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点心得,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一、巧编儿歌区别形近字

编识字儿歌是帮助学生形象识字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

1.抓住不同的偏旁编儿歌

有些汉字虽然看起来形状差不多,但是它们不同的偏旁决定了它们的意思也是有差别的,用途也不一样。如“篮、蓝”,尽管学习时一再强调,还是会有个别学生出错,而且纠正了好几遍,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我与孩子们共同编了这首儿歌:“我用小 竹筐,来把篮球装,我爱蓝天下,花草树木真漂亮。”读着这样的儿歌,学生很容易记住它们的用处,识字效果不错。

2.利用笔顺、意思编儿歌

低年级儿童认识字形往往只注意大体轮廓,而对细节、隐蔽部分则注意不够。由此而产生的错字或表现为画蛇添足、或表现为部件脱落、或表现为部件变更,或者张冠李戴。“度、席”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汉字,区别仅仅在于下面的“又”和“巾”。“毛主席”一词常被写成“毛主度”。但是如果按照它们的笔顺和各自的意思编成儿歌,则可以达到形记与意会的双重效果。

席 一点一横长,一撇下南洋。

度 一点一横长,一撇下南洋。

廿字胸戴红领巾,主席身后把枪扛。廿字又要回家里,欢度中秋节。

再如“已、己”更是一组难分辨的字,不仅字形非常相似,而且笔顺完全相同。在识记使用的过程中,出错很难避免。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如下儿歌,没想到问题却迎刃而解,学生对字形,意思印象更深了。

己己己,就是我自己。张大嘴巴说出来,小朋友们认识你。

已已已,我们已经认识你。尾巴甩在半空中,不要太调皮。

二、巧编故事区别形近字

每个生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故事是最能打动儿童的心的。所以有时候,可引导学生根据汉字创设故事情境,从而牢固记住汉字。例如“游”,开始时经常会有学生写成“三点水”加上“放”,如果一味地机械抄写,时间不长又忘了。根据学生喜欢游泳的这一特点,我就提醒他们想一想,什么时候想去游泳,游泳时要带些什么。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快被调动起来。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也很快编出来了。“炎热的夏天,一个小孩子来到游泳池,(子)戴好一顶游泳帽(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

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位老师教学“确”字,就嵌入一则有关“确”的故事:“有个孩子见牛在吃草,就砸牛角,一位老爷爷见了说‘你砸得很准确,但是用石头砸牛角,确实不好。”这一则“石头砸牛角”的故事,把抽象的“确”字的写法和用法很形象地印入了学生的记忆中。

三、利用小实验区别形近字

由于汉字字型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仅仅靠在生字本的田字格里反复机械地抄写的传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低年级学生在识记汉字时,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对细节重视不够。在学习“落”时,只有少数学生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后来学了“满”以后,许多学生“落”和“满”结构混淆不清,有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有的把“满”写成上下结构,究其原因,是这两个字都有“艹”和“氵”,但它们的书写顺序不同。多次纠正,学生仍然我行我素。受到其他老师的启发,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杯子里的水是从哪里满出来的?一下子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满”是左右结构。同样,把学生们带到树下,看到树上的叶子从空中飘落下来,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落”是上下结构。

其实,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开阔思路,经常总结,多看些说文解字方面的书籍,一定还能想出更多适合学生的辨字捷径,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学得更轻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笔顺儿歌游泳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