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鹅散记

2009-12-10吴文娟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机灵鬼马大哈意图

吴文娟

教材简析:

这是四年级上册同步阅读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鹅会自动回家、会对号入座甚至会偷蛋。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鹅并不笨,甚至是聪明的。文章写得生动、有趣,特别是偷蛋环节,形象地表现出了鹅的机灵。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图片、抓住重点的几个动词,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现将整个教学过程展示如下。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想象,借助朗读,体会“鹅”的聪明、有趣。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品质,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

教学重点:体会“鹅”的聪明、有趣。

教学难点:第九自然段,体会“鹅”偷蛋的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引入课文

1.出示“散”字,组词,了解“散”字是多音字。

2.出示课题,理解“散记”的含义。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第2段,理解“牧鹅”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课文题目,再联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体会鹅的美丽,并明确文章的体裁特点。)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由读第一和最后一段,说说两段的相同之处。

2.出示:但根据我的观察发现,鹅似乎并不笨。

鹅并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

3.了解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并为顺利地引入下文做铺垫。)

三、深入理解,品味“鹅”的有趣

1.找出文中写“鹅”聪明的段落,读一读。

2.学生问答,师板书:(准时、自动回家,自动对号入座,偷蛋)

3.在这三个方面,找出最能体现出鹅的聪明的段落?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段落的方法,明确写“鹅”聪明的段落,并通过比较,梳理出重点段。)

4.学习品读第9段

(1)自由读第9段,出示“机灵鬼”和“马大哈”两幅图,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判断哪个是马大哈,哪个是机灵鬼。

(2)看图,说说“机灵鬼”此时想干什么?课文中通过了哪个词来表露出它的那种想法?

(3)出示“眼红”,发挥想象,说说“机灵鬼”在想什么?

(4)划一划“机灵鬼”聪明的句子。交流自己划的句子,师板书关键字。

(5)师出示课件思考,学生发挥想象交流。

机灵鬼碰碰马大哈的头,又碰碰露在外面的蛋,高兴地对马大哈说:“……。”

马大哈听了,……地说:“……。”

(师引导:就在马大哈得意忘形的时候,机灵鬼就“动手”了。)

(6)理解“动手”中引号的用意。

(7)再读一读机灵鬼动手偷蛋的过程,圈出动词。

(8)交流,板书“拨动 钩出 拨到 钩到”

(9)课件出示想象偷蛋的心理过程:

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蛋,“啊!动了动了,看来我有希望了!”

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啊,……!”

然后拨到隔壁一端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啊,……!”

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啊,……!”

(10)有感情地朗读第9段,看图想象偷蛋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对比,突出“眼红”的特点,通过创设想像情境,以动词为主线,利用语言提示,想像说话,并通过一系列地心理描写的补充,展现机灵鬼在偷蛋过程中的惊喜、欣喜、狂喜到胜利的心理步骤,使机灵鬼的形象更丰盈。)

四、回顾课文,体会作者对鹅的特殊感情

1.说说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观察这些“鹅”的。

2.总结:是啊,正是因为作者的仔细观察,证明了鹅是聪明的,作者之所以能将文章写得如此有趣,是因为作者对鹅的那份喜爱,所以当故乡的人们说鹅是笨的时候,他只能猜想……

3.课件出示:故乡的人称“鹅”是呆头鹅,作者想:也许是……。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明确作者对鹅的那份特殊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板书设计

12.牧鹅散记

首尾呼应聪明:自动准时回家 自动对号入座 偷蛋

动词:拨动 (先)钩出 (然后)拨到(再)钩到

作者单位:义乌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机灵鬼马大哈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魔术师的报复
谁才是“马大哈”
马大哈与创可贴
胆小鬼和机灵鬼
老馋猫与机灵鬼
小机灵鬼丁丁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