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步澳门

2009-12-10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09年10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娘娘妈祖

凡 花

初读澳门,是在中学的课本上。单纯就这两个字来看,总能让我感受到一个美丽、圣洁、遥远而又有着中葡混合建筑风格、饱经岁月洗礼的离岸小岛。

漫步澳门,不用说,第一站定要去那古朴典雅、壮观又具有浓郁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大三巴牌坊。走在澳门的小街上,一排排的水泥台阶很窄,仿佛伸手就可以抚摩到两旁的民房。房子是灰暗的,台阶是灰暗的,街道也是灰暗的,这一切显得阴暗而潮湿,感觉自己已经走进了那个古老的年代。沿着这阴暗潮湿的小路一路走出来,大三巴牌坊便映入眼帘。走近了它,发现它是一个屹立在天空下的巨大墙壁。这个墙壁见证着一座宏伟教堂百年的遭遇,见证着澳门所经历的百年的风雨沧桑。

从大三巴出来,汽车一路行驶,当我还沉浸在对大三巴的回忆中时,便已经到了具有东方唐宁街特色的神灵之地——妈祖阁。到了妈祖阁自然要去瞻仰神灵,花几元钱,从外面的店铺中求了几炷香,以示虔诚。据当地人介绍,妈祖阁里供奉的是妈祖娘娘,妈祖娘娘是保佑人们平安、健康、吉祥的仙女,在福建沿海一带被人们普遍供奉。沿海一带渔民较多,为了能消灾避难,化险为夷,每次出海的时候,他们的家人都要祭妈祖,祈求她保佑亲人一路顺利、平安归来。关于妈祖娘娘的故事,自然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救死扶伤,降服妖怪……澳门的葡文名MACAU,便是出自供奉她的庙宇的名字。进了妈祖阁,香烟缭绕,许多善男信女在这里跪拜祈福,其中有当地人也有许多游客。这里背山靠海,慕名前来的人终年络绎不绝。山上古木参天,风景秀美。入了牌坊,便能看到妈祖娘娘的神像,她的香火极旺。我也点了几炷香,在旁人的指点下默念,以祈求家人的健康和自己此行的平安。沿着此起彼伏的小路上去,山上苍松秀竹,郁郁葱葱。再上前去,这里除了供奉妈祖娘娘的庙堂外还有几个庙堂。看着歌颂妈祖娘娘生平的碑文和对联,不禁为妈祖娘娘的善良所感动。

在澳门的路环岛,有一片宁静的海滩,因沙子是黑色而出名。这里的沙子任凭海水百般冲洗也冲不走,而且越冲越亮,和海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来澳门还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渔人码头。它填海而建,耗资巨大,码头内全部采用阿拉伯国家的建筑风格,民房、商铺、咖啡屋充满异域风情,还有别具特色的古罗马武士和罗马角斗场。看着角斗场旁威武高大的古埃及武士,看着神剑、狮身人面像、蛇神……真觉得自己身处异国他朝。渔人码头真是充满了神秘与乐趣!这里成片的建筑群和地下的宝石迷宫宛如一座城中之城。

提到澳门不得不说澳门的交通,在内地生活惯了的人都知道,内地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在过街道的时候,一般都是要让车子,毕竟人不是汽车的对手。在澳门却截然不同。在没有交通岗和交通指示灯的情况下,凭着澳门人的礼貌和自律,车子行驶缓慢,总是让行人先行通过。起初我有点不习惯,后来习惯了便“理直气壮”。

漫步澳门,感叹它的小,小得好像手掌大,任凭遨游;小得精致可爱,一路有美景、浪漫相伴。然而感叹它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那如画卷般的多姿多彩,魅力无限。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娘娘妈祖
娘娘
妈祖之光
妈祖祭典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