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处死同性恋”法案惹争议
2009-12-10
本报特约记者 候 涛
据英国《贝尔法斯特电讯报》12月9日报道,为了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乌干达可能出台一个新法案,对有严重同性性行为的人施以死刑。除此之外,同性恋的家人也可能被殃及。此法案还未生效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该法律草案规定,任何“帮助、教唆、提议或介绍他人进行同性性行为”的人,都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将房屋出租给同性恋的房东会被判7年监禁;同性恋的家人或朋友如果知情不报将被处以罚款并判处3年监禁。有报道称,该草案受到了乌干达总统的支持。
此外,乌干达议会目前还准备颁布一个新罪名——“严重同性恋罪”,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和他人发生性行为、或是犯下同性鸡奸罪,都将被处以死刑。同性性骚扰也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但法案尚未对性骚扰的尺度做出明确界定。对一些人而言,惹上这一罪名可谓是大祸临头。
非洲国家乌干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信奉6种宗教,其中七成以上国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天主教虽然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却肯定同性恋者与所有人一样享有同样的人性尊严。但是,由于乌干达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该国近300万人口中就有30万艾滋病患者。所以,同性恋者便成为当地政府杜绝艾滋病的首要解决对象。即便如此,乌干达政府考虑出台如此苛刻的惩罚性法律还是头一次。
这一新法案的发起人——乌干达议员戴维·巴哈蒂表示,他鼓励“建设性的批评”,以完善这项反同性恋法律。但是,巴哈蒂坚持认为严厉措施对于阻止同性恋活动在乌干达呈爆炸式发展是相当必要的。他认为,这一“重典”还能阻止同性恋将“魔爪”伸向孩童。乌干达道德部长詹姆斯·恩萨巴·布图罗也声称,死刑惩罚或许能抵制西方堕落思想的侵蚀,他认为,同性恋“不是乌干达的传统”。有报道分析认为,这一法律草案极有可能在议会中通过,“因为乌干达绝大多数人都憎恨同性恋,反对这个法案就意味着政治自杀”。不过,关于该草案中的某些条款仍在商讨中,并且有可能在表决前进行调整,最终如何尚未确定。
很多乌干达人对如此严苛的法案嗤之以鼻。戴维·加图是一名乌干达男同性恋者,他曾因此遭到四次殴打、两次逮捕、从教职岗位上被解雇并被报社拒之门外,他这样说道:“这是一个透明度的问题……当我们走出来要求应得的权利时,他们通过法案来压制我们。”
这一法案不仅轰动乌干达国内,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人权团体认为,该法案违反了乌干达签署的《联合国人权法案》等国际公约,更有违该国宪法。美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发言人说,如果这个法案通过,乌干达保护人权的努力将被视为倒退。10日,伦敦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以阻止这一法案最终通过。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也在上个月举行了类似的抗议活动。同性恋权利活动家纷纷评论说,这一法案将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抵制、爆发人群之间的相互仇恨,并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发生倒退。他们认为,这是同性恋在非洲大陆逐渐开始有说话权后的严重反弹。
事实上,乌干达并非是唯一一个出台“反同性恋”法律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已经实施了打击同性恋活动的严格刑法,被发现有同性恋行为者都将被监禁或处决,但实施起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布隆迪不久前刚刚立法禁止同性性行为;卢旺达也正准备出台打击同性恋行为的相关法案。
但也有一些非洲国家对同性恋者采取了比较包容的态度。在肯尼亚,虽然同性恋也是非法的,但该国政府承认这一人群存在,并设法对他们进行监测和性安全教导,以防止艾滋病扩散。南非是唯一一个认可同性恋婚姻的非洲国家。相对而言,对同性恋人群最为宽容的还是一些欧洲的国家。法国1982年就正式废除制裁同性恋的法律;而英国则早在1967年就废除了视同性恋为罪行的法律;美国政府最近也对军队的同性恋问题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现在,欧洲很多政坛要人是同性恋者,比如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基多·威斯特威勒,法国社会党的政治家、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等。同性恋在欧洲已被视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