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现的三帧名家画作

2009-12-10刘光启刘金库

文物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金农八大山人董其昌

刘光启 刘金库

朱耷《独立睥睨》图轴:影响齐白石的画鹰之作

鹰与“英”谐音,故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历代丹青妙手画鹰喻鹰以高瞻远瞩、坚强刚毅及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加以赞美。这幅画鹰作品,是八大山人朱耷晚年精品佳作。此图绘雄鹰屹立于岩岭石巅,撅身侧目之势,益显志高凌云的英姿,刚健有神,捷锐威猛。岩间枯木横生,笔情纵恣,倔强雄奇,夸张却富生气。人们独爱八大笔下的苍鹰,因其如飞似动,元气淋漓,以神取形,意在笔先。八大的雄鹰气势非凡,活灵活现,但不是霸气与粗野感,而是高瞻远瞩并势挟风雷,显示出画家刚毅正直的气质与壮阔雄浑的胸襟。他落笔大胆,点染细心,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观其章法,大处纵横交错,大开小合,小处欲扬先抑,含而不露,张弛起伏,适可而止,绝不剑拔弩张。

此图中的雄鹰,正是所谓白眼看青天,以寓其不平之气;画中的岩石作卵形,有岌岌倾倒之势。八大以林良的“积墨法”画鹰背,巨翅则浓墨及焦墨并用,以显其坚挺。这些具有鲜明个性而异乎常规的造型,正是八大山人惨遭国破家亡之痛而愤世嫉俗思想的反映。

我们认为,八大山人晚年所作《独立睥睨》是他的代表性作品,用笔挺劲刻削,构图奇险,画风别具一格。他画的鹰苍劲惊警,借以表现他的孤傲落寞。较之过去公认的朱耷画鹰名作,如《空谷苍鹰图》(上海博物馆藏)、《画鹰图》(故宫博物院藏)、《双鹰图》(八大山人纪念馆藏)等作品,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在某些方而更胜一筹。

首先,将此图与上博所藏《空谷苍鹰图》相对比,二图在画法上并无明显区别,仅在构图上略有差异。《空谷苍鹰图》的绘制时间略早于本图,且在构图上多出枯树、岩间小草等,与明代林良的画鹰构图十分接近,尚未完全脱离林良画法的桎梏;而本图则在意境上更具特色,且多有个性画法,尤其是在表达雄鹰“英雄独立,傲然睥睨”的精神层面上更加明显,空灵、孤傲、自赏的内心世界呼之欲出。

其次,这件作品中岩石、枯木的构图,与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画鹰图》、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双鹰图》除画法相同外,其构图与意境的营置以此图为佳,其理由有三:此图的禅意倾向更加浓郁,特别是在卵形的岩石造型、枯木生机勃发这一点上;在鹰的画法上,鹰背、巨翅都保留有林良的画法,而在鹰嘴、鹰眼等处多是创造性发挥,上述二馆所藏的画譍虽有所创新,但不若此图精彩,如果从“超越古人”的角度来看,此图尤其重要,八大山人已经能把林良的画鹰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没有涩笔、滞笔现象,而上述二馆藏的画鹰却有此现象,特别是滞笔特征明显。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此图的构图是创新,横生的枝叶更是创意,已经臻于人画俱老的地步,而不像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的《双鹰图》那样已见衰年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本图中的苍鹰直接影响到后世的著名画家,如陈半丁、齐白石等,而其他作品的影响力则无法与此帧相比。

此图款署“八大山人写”。据考证,朱耷自康熙二十三年(i684)59岁时才署名为八大山人,直到80岁去世。可推知此画作于59岁之后。另据八大的“八”字写成二点,又知是八大山人约在69岁至80岁之间的作品。此外,八大山人晚年署款最后一个字还有“画”与“写”的区别。从传世作品看,约60岁到70岁,款题“画”字;70岁到80岁,款题“写”字,也可作为断代的佐证。再从画家印记分析,所钤“何园”方形朱文印,约使用自1670年,朱耷时年74岁。综上所述,此画应作于1670-1705年,即74岁至80岁之问。这一时期的朱耷花鸟作品,用笔含蓄内敛,有从老辣之中归真返璞之势,且画鹰的眼睛眼珠顶在眼圈上角,翻着白眼,但已由“方形”变为“圆形”,但又与60多岁时期的画鹰作品不同,画风豪迈沉郁。特别是此图所绘鹰眼珠顶在眼眶的上方,翻着白眼,背景再加上枯枝、苍岩,意境寒苦,与他在康熙年间的艺术创作十分吻合。八大山人晚年的画鹰之作,改变了以前细锐方劲的笔势,风格渐趋朴茂雄健,构图趋向奇特、幽深,无不表现出凝重、静穆的含蓄美和思想内蕴,从而把花鸟画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品上钤有著名画家、鉴藏家陈半丁(1876~1970)的收藏印五方,其中一印赫然日“精品”二字,这在其藏品中也是异乎寻常的。我们在齐白石于1932年所作《英雄独立》的题款上找到了答案:“余年七十矣,未免好学。一昨在陈半丁处见朱雪个(朱耷的号)画鹰,借存其稿,从此画鹰必有进步。”1941年齐白石又依此稿本画鹰,甚为满意,自藏家中,至1950年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据画家家属回忆,齐白石从陈半丁处借存的画稿,应是陈半丁所临此帧稿本之一。

此幅另有朱光(1906--1969)的收藏印记。朱光是一位深受广州人民爱戴和怀念的老市长,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广州美术馆。1948年5月,朱光调中共东北局城市工作部任秘书长。10月,长春市解放,他又调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当时许多清宫旧藏的历代名迹流散到长春市。据杨仁恺先生所著《国宝沉浮录》记述:“在一次极偶然的场台,朱光发现了一位干部办公桌玻璃板下压了一幅山水画,他就近细看,觉得很吸引人,便表示愿以身上所插的派克自来水笔与之交换,两人达成协议。”朱光把换来的古画连截下的首尾裱附件一起带回,托谢稚柳先生在上海找装裱师进行复原。此件就是清官流散古物《佚目》中所记载的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山水卷》,是一幅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的名作,也是郭熙早年作品的孤本。

朱光的许多藏品,如马远的《十二水图册》交换给故宫博物院,明代萧永言的绢本草书大轴和清官旧藏的董邦达《溪水深远图卷》转给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华商《金屋春深图》也是和他交换的,而此帧八大画鹰作品却一直收藏在他身边,足见朱光对这幅《独立睥睨》图轴的珍爱程度了。

金农《梅花图》:疏影横斜忆莫逆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五十岁始从绘事,初画竹,继画梅,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曾亲手栽梅30株,常于风雪中揣摹,抑或踏雪寻访江路野梅,呵寒挥毫。其笔下之梅,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古香满幅,寒气袭人。画中所书,楷中含隶,朴茂浑厚,有“漆书”之誉;画中之诗,自然流畅,格调高逸,直抒胸臆。

此帧《梅花图》,写寒梅怒放,花疏气清,野逸古拙,韵味隽永。画面布局奇特,繁简相宜,黑白对比尤妙。此图以其方劲古拙之气来打动人,花头任意圈点,却意趣天成,是他画墨梅的典型风貌。梅枝元气淋漓,骨秀神清,独步古今,堪称金农晚年人画俱老的代表作,有百看不厌之妙。金农曾有题梅诗:“花枝如雪客郎当,岂是歌场共酒场。一事与人全不合,新年仍著旧衣裳。”写梅即为写已,空有惊世之才,

却“与人全不合”,不能得人所共赏,且孤且清,不染一尘。金农以淡笔作梅花枝干,浓墨写花瓣,亦圈亦点,天机自然,清气盈幅,大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其用笔果敢率真,收放自如。墨色的浓与淡、干与湿,花枝的开与合,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趣味性。整幅画面显得朴茂动人、清新自然。金农曾在题记中自叙“六十始画竹,徙居城南,……自山僧买来,栽于园中,并在耻寿亭旁裁老梅三十株,朝夕相对”。所以他画梅竹自得清气,有写生之意。

画中题诗表现了画家“人与梅花一样清”的高尚节操,还透露出他与一位盲友的深情厚谊。其诗云:“寻梅勿惮行,老年天与健。半树出江楼,一林见山店。戏拈冻笔头,未画意先有。枝繁花亦繁,空香欲沾手。”又,“拟作万玉图,春风吹满纸。谢却金帛求,笑寄瞽居士。居士尝断炊,噤瘁寒耿耿。挂壁三摩挲,赏我横斜影。”

金农在诗中提到的“瞽居士”就是汪士慎。当时扬州画坛以汪士慎画梅最负盛名,有“画梅圣手”之誉。金农最初画梅,颇受汪的启发,两人亦成莫逆之交。经考证,前一首诗写于乾隆四年(1739),是金农为汪士慎而作;后一阙写于乾隆十七年(1752),值汪双目失明,成为“瞽居士”之时。将这两首诗合写在一起,在金农的梅花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只是乾隆十七年(1752)时,汪士慎已经双目失明,即自称“瞽居士”之际,是无法看到梅花与赠诗的,为何金农却依旧将二首诗合在一起,并画出这幅不朽的杰作?我们在后一首诗文中找到了答案:从“笑寄瞽居士”“居士尝断炊,噤瘁寒耿耿”二句,“噤瘁”即为仙逝的同义词,说明这幅作品是金农为追忆好友汪士慎而作,并没有真的送给汪士慎,或是就在汪士慎谢世不久所作的。另从诗文的后二句“挂壁三摩挲,赏我横斜影”可知,为了追忆汪士慎,金农曾经将此幅作品挂壁三天,自我欣赏。年届70多岁高龄的金农,在其人生的最后历程中创作了这幅《梅花图》,以梅寓志写心情,也记录了他与汪士慎的这段画梅情缘。尽管如此,孤寂,落寞之情依然萦绕心头:“经朝弄笔愁复愁,贪遍画野梅,酸苦竹啼秋。”“画为心声”,此言不虚也。看似漫不经心,却笔简意远、片片含情,在梅花的俯仰向背之间,将梅的婉约之姿、清寒之气表现得生动而自然,颇有元人韵致。金农的梅花折射出的是他生命最后岁月里的精神状态——老且愈坚、不落俗尘,令人感佩。综上所述,推断其创作时间应是在1759年汪士慎去世后,1762年金农谢世之前的三年里的怀旧之作。无独有偶,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秋天,年届76岁高龄的金农又画了一本《梅花图》册页(收藏在香港某私人处),以梅志谊,也记载了他与汪士慎的这段画梅情缘。

惹人眼目的是,此帧作品两侧边跋分别是“南张北溥”的题诗,这也是鲜见的。张大干吟写了一首诗,溥儒则以二首诗唱和,足见这件作品的重要。众所周知,张大干曾在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先后临摹过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诸多作品,但唯独不曾摹写金农的梅花,这是为什么呢?经笔者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张大千在边跋中说得十分清楚:“妙笔华光淡欲无,七百年无继起。”金农画梅花的功夫是张大千力所不及的,张大千在诗中也说出他的“自愧不如”。二是溥儒在诗中也认为,后人无法把金农画梅花的“一生心事为花忙”的真功夫传承下来。三是汪士慎画梅花,金农画梅花,二人相互砥励30余年,画梅花已经成为寓志写情的习惯,后人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又如何能做得到?

此帧原为台湾驻日公使张伯谨的珍藏品,并于1963年出版在《天隐堂书画选》第一集。天隐堂是张伯谨的斋室名。

董其昌《马鞍山色图》:书画船飘到金陵

董其昌是“结念泉石,薄于宦情”的书画家,足迹踏遍中国东部、中部。他数次辞官数次连任,期间一度专门仿效米芾,将他的“书画船”行驶在家乡华亭与太湖之间,以扁舟携载法书名画,边品评边创作,往来于收藏家、书画家、达官显贵之间。此帧是董其昌在其“书画船”上的代表作品,即“船上山水”作品。描绘的是马鞍山的奇峰图,远景绘一突兀的山峰直立图中,悬崖峭壁,不见山路,其势高耸入云,惟有层层白云拥于山腰。中景绘沟谷纵横,景观集中,山上林木葱笼,蔽天盖地,山间小道若隐若现,蜿蜒曲折,草堂内二人对坐清谈。旁有白云下的连绵山峰,丘壑丛林。近景则是乔灌参差,藤萝悬挂,古树参天,在劲枝繁叶的树丛中隐现草合。远处山峰用淡笔勾勒出轮廓,用披麻皴、横笔米点皴、晕染笔触画出,山间留出大片空白参差,形成白云缭绕;中景的山石用润笔,连皴带擦,突出马鞍形山峰;近景用黄公望的画法将树木、小桥、流水、人家绘出,渲染江南秀润风光,体现了董其昌秀朗明润的笔墨技巧和葱郁苍茫的山水画风格。董其昌把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

如此重要的作品,民国初以来就曾多次出版,著录,却没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它关涉到几个学术问题:画于何时?所绘为何处马鞍山?推断其创作年代,要考证董其昌的“书画船”时间。众所周知,在“北乘车、南资舟”的古代中国,鉴赏家们经常把自藏的书画携载于船上,与知己、同行相互切磋。“书画船”,亦称“书画舫”,始于北宋时的米芾,他把书画、古董置于船上到处周游,与士人官僚、书画家们共同鉴赏,犹如今天的流动展览一样。董其昌约在45岁前后也开始了他的“董家船”活动,加上此图是以“高远式”构图,其大致的创作年代是可以探究出来的。

董其昌的山水画早期是仿五代、两宋时期名家,构图方式多是高远构图,晚期仿元代倪瓒山水时多平远构图,如《高逸图》《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等。其中《高逸图》作于63岁,图中平坡杂树,远处山峦层叠,茂然森秀,并自题“道枢载松醪一斛,与余同泛荆溪,舟中写此纪兴。玄宰又题”。据此,本图是高远构图,用笔秀逸,皴写适度,苍然萧古,应是在63岁前所作。董其昌山水初学黄公望,中年亦如是,但如此秀润苍郁、超然出尘的作品应是成熟期的作品。另据董其昌对“船上山水”“江上山水”的理解与绘画时间约是在他55岁后,即此画应作于55岁至63岁之间。

马鞍山在广西柳州、山东淄博、南京、湖北石首市、贵州等地都有同名的山峰。经考证,董其昌最为熟悉的是金陵(南京)的马鞍山,一是他的书画船能够抵达,二是他经常在金陵地区活动。本图的风景即金陵马鞍山(今称濮塘自然风景区),与六朝古都南京山水相连,与华亭(今上海)一衣带水。根据对董其昌《遥岑泼翠图》(又名《江干三树图》)的考证,董在“民抄董宦”之后,在“书画船”上专以当年倪瓒弃家隐居太湖时的心境创作山水画,本图的创作时间应是在1614年至1616年问。另外一个佐证是,董其昌作画意在笔墨的表现,追求所谓“生”“拙”“真”“淡”的趣味,注重笔墨的形式美,构成古淡雅逸的意境,在简淡的笔墨中体现出天真、透逸、潇洒的气息。考之本图的创作时间也是在1614年以后。图中的画树法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所述“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十分吻合。此图前景的树木攲侧的走势,以及相互之间纠结牵引的姿态,都使冷寂空阔的景色趋于活跃,表现了董其昌多方面的笔墨技巧。

此作所钤“秋柯草堂”“壮烈伯章”“笑枨珍藏”均为李廷钰的印记。李廷钰,字鹤樵。福建同安人。鸦片战争期间为虎门威远炮台总兵。善诗文,工书画,又善鉴别古法帖真赝。藏书甚富,室名“秋柯草堂”。

猜你喜欢

金农八大山人董其昌
建构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识谱系
——评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图》
明 董其昌 行书辋川诗册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印象派画家」金农
董其昌作品欣赏
董其昌行书《宋人词册》空灵疏淡之美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