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西安 建设新三原
2009-12-10上官亚强
上官亚强
三原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在全省的发展布局和“西成一体化”进程中,三原处于关中率先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重点县区。特别是近期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把西安(咸阳)作为“一核、一轴、三辐射”中的一核,这为三原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此,三原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依托大西安,建设新三原”的目标,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奋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提升境界,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谋划长远、高点定位、科学决策、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构建“西咸经济圈”北副中心的目标定位,抢抓省市推进“西咸一体化”、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等重大发展机遇,在工业、农业、城建、交通、教育、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全方位与西安加强对接,积极承接西安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主动依托西安,快步融入西安,积极服务西安,大力发展配角经济和互补经济,带动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拓宽发展空间,着力把三原打造成大西安的生产加工基地、生活供应基地和休闲消费中心。
打造平台,全力加速工业化进程。把打造特色工业聚集区作为推进“西咸一体化”的精品平台,全面提升食品、机械加工、家具三大工业聚集区品位,提高对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战略,聚焦“东企西进”、“西企外迁”,全力引进工业性项目,把最好的土地资源、项目资源用在吸引工业大项目上,加快产业聚集,强化产业支撑。全面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惠商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坚持“产业一体同构,错位发展互补”,主动承接西安制造业转移,加快构建县内西铜高速沿线和107关中环线沿线机械制造业、食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中草药提取产业四大集群,力争早日把三原建成陕西的工业强县。
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积极争取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等农业项目支持,做精做优粮、菜、果、畜四大主导产业。按照“南菜北果全县畜”的农业布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加快建设万亩设施蔬菜、万头奶牛、万亩苹果等10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着力打造三原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在西安、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的占有份额。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突破、注重实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全力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基础突破,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建设西安“卫星城市”和咸阳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把三原城市的发展融人大西安都市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按照“以北为主,以南为辅,东西拓展,以东为主”的思路,全力抓好城市综合改造,加快县城路网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规模,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三原全面融人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科学构筑县域城镇规划体系,积极规划建设一批工贸型、商贸型、交通服务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小城镇,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建立依法、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营造规范、有序、整洁、亮丽的城市环境,着力塑造现代都市新形象。
承接辐射,打响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围绕西成旅游同线目标,以西安大唐文化、咸阳秦汉文化为依托,发挥
“中国书法之乡”的品牌优势,积极挖掘三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加快整合文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全力打好以于右任为代表的名人牌、以城隍庙为代表的名景牌、以传统小吃为代表的名吃牌,积极构建以人文旅游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旅游新格局,努力把三原建成集文物旅游、文化交流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陕西旅游强县。全面繁荣城市经济,加快以餐饮娱乐、物流配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发挥优势,完善配套,提升档次,优化服务,提升人气,吸引消费,着力把三原打造成大西安北部的休闲消费中心。
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创建西部教育强县和全国教育名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加强公益文化建设,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完善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从治理措施上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全国平安先进县”建设成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