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模式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09-12-09闫月
闫 月
【摘 要】教师的教学应怎样去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变单纯意义上的“教课”为“导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这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导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业布置等方面论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导入 探究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均衡形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新法,努力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导入多样化
1.以兴趣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一堂好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做好学语文的准备。
2.以情境导入。教师挖掘其情感因素,营造特殊情境氛围,将学生引入佳境:可以根据不同课例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现生命的活力.使学生能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解放心灵;性情的陶冶有助于铸造高尚的人格,心灵的解放有助于发展人的创造潜质.例如,在学习《花儿为什麽这样红》一课时,教师先放与这篇课文同名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渲染学习气氛,然后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入课文内容,这样的导入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的效果。
3.以辩论导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辩论题,抛砖引玉,利用学生知识的不平衡,激起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进入建构的心理准备阶段在辩论中学生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外知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综合性学习中“金钱,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一课时,就采用了辩论的方法。有的同学说,有金钱就可以说他是成功的;有的同学说有了金钱不能说他就成功。双方辩论得非常激烈,各抒几见,欲罢不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一堂课就这样顺利开始了,由此必然提高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二、分组合理化,阅读合作化
合作是人类相互帮助完成任务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一般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兴趣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问质疑适度化,引导探究主动化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精。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坡度。太难,学生完全答不出;太易,学生随口可答,这两者都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的。提问必须有趣味性、启发性、思想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就阅读分析而言,学生初读文章,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提出疑点难点,教师检查落实分两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一步,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第二步,把不能解决的或拿不准的问题汇总在一起,教师引导全班同学继续阅读文章思考、共同探究解决。“引”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借助语言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动口,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思考中主动去研究、去领悟,力求解决问题。
四、促成发现及时化,创新能力生成化
即教师要帮助学生得到感悟或取得认识成果,在此基础上挖掘创新因素,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的时代,于教学中挖掘创新理念时培养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探究活动的开展、深入,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教师进一步运用多种策略,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促”具体表现为:激励——不断强化学习的动力,推动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点拨——对学生的思想障碍、认识偏差进行及时引导、调空和补救,最终取得一定的探究成果,有所“发现”。语文阅读的“发现”包括:(1)悟到“真”——一定的情感体验;(2)释去“疑”——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美”——得到审美体验;(4)“感悟”和“品味”出祖国语言的魅力和内涵,并从中有所创新。在探究、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小结和作业等方式,巩固、拓展学习成果并向课外延伸。通过阅读、探究、评价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探究和评价的技能培养主动参与的实践精神,锻炼学生钻研问题的意志力,培养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提高分析问题的推断力;进而体验到发现、创造的成功感,激起更大的求知欲——最终使学习主体在情感、智慧乃至身心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
五、作业渗透巧妙化,诱发创新自然化
讲完课文布置作业也可以渗透相关新知识。一是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如:学完鲁迅《雪》一文后,向学生推荐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他们定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欣赏,从而丰富他们的阅历;二是开动脑筋探究,关注社会问题。如:学习《旅鼠之谜》这篇文章后,让学生回顾结尾的一句话“人类也许从旅鼠身上学点什麽。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计划生育政策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交流。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又可在实践中养成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也就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当然,还要因人因课而导,抓住渗透关节点。把新扩知识相机渗透进去,就会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底座上发生一次有效沉淀,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认真备教。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教学法丛书.开明出版社,2003.
[4]杨东.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