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2009-12-09

商情 2009年26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中国发展趋势

杨 洋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论述了我国群众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新世纪我国群众体育新的发展趋势:群众体育休闲化;群众体育的商业化、市场化;群众体育农村城市化;群众体育的小型化、家庭化;群众体育的多样化。

【关键词】中国 群众体育 现状 发展趋势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实现了国人多年来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奥运会后,我国举全国之力办竞技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将如何完成“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这两大任务。它不仅涉及到权力与利益的更迭与转换、新旧观念的变革与争斗,也将面临着新旧体制选择、战略重点转移、社会力量培育、管理机构重组、动力机制转换等等重大战略问题的挑战与冲击。

一、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

1.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从根本上确立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地位和作用。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2010年前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重点、对策、措施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计划和部署。并辅以“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予以落实。在此前后,还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等相关法规,使之相互配套,促进了社会体育的有序发展。

2.体育人口数量的现状

体育生活化是我国社会体育改革的目标之一。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4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5%的平均水平。而且,我国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青少年和老年人占体育人口的数量较多,中年体育人口较少。比较低的体育人口数量和不合理的年龄结构,将影响到体育活动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开展,这也是我国体育生活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3.群众体育场地设施

新中国成立40年内兴建体育场地528000个。到现在全国有近60万个体育场地,其中7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后兴建的。“九五”期间,全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兴建的2000余处“全民健身路径”,为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但这些体育设施仍然无法缓解锻炼规模扩大和体育场馆数量不足的矛盾。根据2005年国家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最近数据表明: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3m2。这些体育场馆中65.6%是教育部门所有约25%为体委、军警等其他部门系统所有,而只有8%的场地可供普通群众使用。另外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群众体育锻炼场所主要是公路和街道两旁,其次是公园和居室,最后才是收费的体育场馆。

二、新世纪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趋势分析

1.经济的迅猛增长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1988年-2003年,按现价测算,东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3.45%,中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9%,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2.1%,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6年3380元,199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18.55到2005年翻了两番达到6847元。初步核算,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显然,当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2.群众体育进一步走向农村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会大大缩小,农村的建设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农村环境优越,面积辽阔,人均面积要大于城市,所以,农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农村体育活动将向城市靠近,农民将和城市人一样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农村体育活动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21世纪初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又一发展趋势。

3.群众体育朝向休闲化方向发展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众多的人将走出家门投身到大自然中,认真领会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乐趣。未来群众体育必将融入休闲产业。

4.群众体育的商业化、市场化

“花钱买健康”势在必行,“自我投资,自我受益,早投资,早受益,多投资,多受益”,是21世纪群众性体育发展的趋势。表现为管理体制将由现在的计划管理模式,向依托社会、多方参与同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群众性体育管理体制过渡,运行机制也将由社会福利供给型,向市场消费型转变。

5.群众体育的小型化、家庭化

目前由于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势必产生各级群众组织之间协调性差,群众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等问题。为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以街道、居委会、生活区为中心的小型的体育团体将会产生和完善。他们利用花园、广场、俱乐部、活动室等活动场所,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时还会集资购置一些必须的器械,选拔有一定体育活动基础的人,做为他们的带头人,组成一个个小型的活动群体,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甚至有些家庭也会购置一些健身器材,建设小型的游泳池,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团体。

参考文献:

[1]高雪峰.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2]唐琪.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公正[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4):27-33.

[3]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4]董新光.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6,(3):6-82.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中国发展趋势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