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春节
2009-12-09李田野
李田野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于是,我们的先人创设了许多的节日,用希望缀连日子,这就是我对节日的理解。而春节,更是承载了我们很多的希望。
——题记
在中国的诗文化中,你看得到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守岁迎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扫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插艾吃粽;“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拜月穿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祈福……甚至在俗语中,你也觅得到节日的影踪,为平淡甚至苦寒的日子带来一丝喜悦:“头伏饺子二伏面”,粗粮的三餐要换样儿了,在过去,也许这足以让小孩子欢呼雀跃了。而在这些节日中,酝酿最长,也最让人陶陶然的便是春节了。
一进腊月二十三,儿歌就告诉了你得进入繁忙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了,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所以,心中的春节真的不是初一这一天,它的序曲开始于小年儿(腊月二十三),尾声要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诸般色彩,诸般味道,诸般声响,组成了一个词一热闹。
春节是有色的。在进入萧瑟的冬季已三四个月的时候,人们再也不能忍受视觉上的饥渴。“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从老人到小孩,只要经济不过分拮据,人们都在着意为自己挑选可心的服饰。老人的衣服尽显“老来俏”:大红的毛衣,织锦团花的唐装,老人们立刻精神了;孩子们的衣服艳丽可爱,粉红,嫩蓝、橙黄,还有小姑娘们五颜六色的头饰,映着水嫩的小脸,冬目的心怀便有了春天花朵般的盎然。每一户普通人家,大红的对子贴起来了,新鲜的墨字闪着漆样的光泽,红底金色的“福”字、喜庆的窗花儿、红红绿绿的“挂钱儿”、色彩繁复浓重的年画儿……带给人们满心的喜悦。
春节是有味儿的。这种年味儿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还记得小时候去农村的姥姥家,姥姥为春节而忙活:烧红的火筷子烫猪蹄,一股烧焦皮毛的味儿弥漫开来;油豆皮儿裹着肉馅的“炸盒儿”放入油锅了,炸盒的香味顷刻间四溢开来,一层黄黍米面,一层花豆子,层层撒上,放到蒸锅上,袅袅升腾的蒸汽里有黍米与豆子的清香……厨房里的味道样样让你闻着亲切。闻着它你就憧憬着入口的美味,垂涎欲滴了。各家厨房钻出的香味儿在室外汇聚,仿佛各家的幸福都溢了出来,家家有心有茬儿地规划着小日子呢!还有燃放烟花爆竹后残留的硫黄火硝味,张开鼻翼猛吸一口吧,单调麻木的嗅觉立刻被激活了,充漾着对生活真心的感激。
春节是有声的。一过小年,性急的孩子或大人就开始了大年的前奏——“噼叭噼叭、噼叭噼叭”,一串“千丈红”放起来了;“腾一当”,一支“二踢脚”在高远的天空中爆了,“噬——当”,一枚“钻天猴”上天了。更热闹的是三十儿晚上,各种声响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千丈红…‘二踢脚”和“钻天猴”了。那声响似春雷滚滚,激荡耳鼓,伴着室内擀面杖擀饺子皮儿的声音,切菜叮叮当当的声音,团圆的一家老小推杯换盏的声音,说笑声,电视节目中的歌声……这虽是人间的俗乐,却
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内涵在“第一时间”内就能感受到。这是题记的妙处。但是,本文题记中引用张爱玲的一句比喻似乎和本文的主题不大相符。这样引用名言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例举铺陈了许多中国的诗文化后引出了春节的中心话题。
引用儿歌来诠释春节的色彩、味道,“用希望缀连日子”,给人以欢快、喜庆和热闹的色彩,突出了春节热闹、繁忙和有序。
通过一系列的“色彩”描写,表现出春节给人们带来的满心的喜悦。
小作者用嗅觉来描绘春节那谤人的滋味,给人以向往和回味感。突出了“年味”对人们的诱惑。
用春节中的“卡丈红”“二踢脚”“钻天猴”等特殊的交响曲来演奏出人们火热的激情、火热的生活,升腾着对未来诚心的祝愿。升腾着对未来诚心的祝愿。
我们知道人生最终的岑寂,也明了繁华尽处的悲凉,但我们用最纷繁的色彩、最醇厚的味道、最清脆的声响演绎我们华夏一年的希望与祝福,演绎聚散离合中最终的团圆与亲情,这就是春节热闹的原因了。
(指导老师杨艾青)
文末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春节的希望与祝福以及春节热闹的原因。
总评
作者以清新的笔调,流畅的语言,把“春节”这一话题诠释得淋漓尽致。文章内容丰富,底蕴厚重,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习作。文章亮点有三;一是作者思接千载,嫁接古今,将中国的诗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诗词名句镶嵌,尽显文化积淀和心曼感悟。二是用“色”“味”“声”组成的三个撵比段落,使文章气势磅硝,又使文章段落整齐、节奏鲜明,层层蓄势,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情感。三是让我们又一次地经受了春节的洗礼。文章之所以能把春节这个话题诠释的如此精彩、温馨,就是因为小作者注重细节描写,真实感人。用真挚的感情、质朴的语言来描绘的细节,恰似一张张定格的画圈,将春节的“色味声”浓缩其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阳海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