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贪官的腐败心理易致癌

2009-12-09章睿齐

蓝盾 2009年11期
关键词:侥幸心理戒备贪官

章睿齐

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精神状态能诱发癌症,又能抑制癌症。德国医学博士哈默认为:心态犹如控制癌症的阀门。

这位博士曾根据500位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在恶性情绪的冲击下,人脑中的某个程序会出现编制错误,这错误的密码可引起体内细胞的变异而产生癌症。

贪官因为腐败,心理通常压力都很大,多数人白天食不知味,夜里寝不能寐,惶惶不可终日,情绪低落易暴躁,所以易患病致癌。

贪官违纪和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行为,他们在犯错误、犯罪过程中除了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在主观上起作用外,心理因素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贪官的腐败心理主要表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一、“人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婪心理

贪婪心理就是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己欲求的变态反应。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心理的本质是不劳而获。已处理的河南省禹县原县委书记贾旺海,就曾公开宣扬过:“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种思想就是贪欲心理的充分暴露。

二、“人家捞了,我为什么不能捞”——攀比心理

一些贪官热衷于与社会上发了大财的人攀比,看别人有高档住宅、巨额存款、高级轿车、美貌女子,觉得别人活得比自己风光,就想方设法运用手中的权力来聚敛财富,腐化堕落。

三、“碰上就倒霉,碰不上就赚一把”-—挠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明知自己的行为错误,并会产生恶劣后果,而却寄希望于恶劣后果不会发生的一种投机心理。侥幸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碰运气”、“碰上就倒霉,碰不上就赚一把”,现在的情况就好比“隔墙扔砖头,砸着谁谁倒霉”,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反应。很多贪官欲谋私而又以为不会败露,知错却偏去做,抱的就是侥幸心理。

四、“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两面心理

从近年来查处的贪官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大凡贪官都是两面人。一面是干部,是领导,是艰苦朴素的典型,是无私奉献的楷模;另一面是贪权、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喝、贪赌、贪玩,什么都敢胡来。表面大谈廉洁,暗地里却贪得无厌,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作风。这种两面性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对人一个样,对己一个样;表面一个样,暗地一个样;上班一个样,下班一个样;圈内一个样,圈外一个样;进家一个样,离家一个样;本地一个样,外地一个样。

五、“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揪住狐狸尾巴”——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指贪官害怕自己的腐败事情被揭露而受到党纪国法处罚的一种情绪反应。它是因应负责任感的压力和党纪国法的威严,对腐败者心理的刺激而形成的。他们怕自己的违法乱纪事实被揭露,受到党纪政纪和法律处罚后,有损于个人的声誉、工作、前途甚至性命。

六、“时时戒备说漏嘴,处处设防保安全”——戒备心理

戒备心理是指贪官因搞腐败问题案发而被停止工作、免职、“双规”或被羁押后,为防范自己违法乱纪、腐败犯罪行为被揭露而形成的一种自我防御性心理反应。

七、“死也不开口,神仙难下手”——抵触、对抗心理

抵触、对抗心理是大多数贪官在自己的腐败问题被发现、揭露后,在执纪执法机关进行立案调查和依据违纪、犯罪事实进行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贪官违法乱纪或腐败犯罪行为被揭露后不愿面对即将受到的纪律处分或刑事制裁的顽固态度反应。

显然,贪官的以上腐败心理是对良心的背叛、心灵的折磨,加上对前程可能毁灭的担心,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极易招来脑中程序编制的错误,从而导致患病致癌。

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多个场合指出,人做到知足常乐、心理平衡,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他说,在决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决定了60%。科学研究显示,情绪恶劣时人体的抗癌功能会衰退20%以上。

心理健康专家强调,保持健康平静的心态,不致招来脑中程序编制的错误。此外要讲究饮食营养科学,睡眠充足,戒绝一切不良嗜好,摒弃贪婪和恐惧,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责编:金木)

猜你喜欢

侥幸心理戒备贪官
侥幸心理是颗大毒瘤
之所以
吃火锅
2016贪官墙
《守株待兔》续写
贪官内斗如宫斗戏
特赦,对贪官说不!
搭讪
记得与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