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用语词汇和共同语词汇的相互影响

2009-12-08朱建华

中国科技术语 2009年5期

赵 亘 朱建华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专用语一方面可以说已经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却与共同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旨在浅述德语中计算机专用语词汇和共同语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专用语,共同语,计算机语言

中图分类号:N04;H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5—0022—06

引言

对于专用语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各种语言现象极为敏感的语言学家们自然会注意到这一影响颇大的语言领域。而计算机这一专业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发展极为迅速,到今天为止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专业用语不仅已经自成体系,同时也对其他领域的语言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当然计算机语言自身也受到来自外界的不断影响。本文旨在以计算机专业这一新兴领域为例浅述德语中共同语词汇和计算机专用语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共同语词汇和专用语词汇

1,共同语和共同语词汇

对于共同语这个称谓来说语言学家还有一系列其他的类似称呼,比如普通语(“Allgemeinsprache”)、非专用语(“Nichtfachsprache”)、标准语(“standardsprache”)、日常语(“Autagssprache”)以及同一语(“Einheitssprache”)等。对于共同语这个概念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这里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首先是由语言学家w,Seiblcke提出的:“共同语这一概念在语言学文献当中并非只是以单一的意义出现。从一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指通常使用的语言,也就是口语和一般交际语(其中也包括各地的特点),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共同语也指为人们普遍理解的语言,即书面语或规范语,而方言也就不包含在内。”

另一个定义出自MShn-Pelka:“共同语是综合语的一种形式,所有参与语言的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使用其的能力,在公共场合或者私人场合用于交际理解,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书面或者口头语。”

另外还有很多关于共同语的定义方式,不一一列举。

共同语在不同的语言学家眼中有不同的定义方式,综合来说,共同语的特点便是普遍、非特殊,是人们用于一般交际和交流的语言,也就是人们能够普遍理解的语言。就本文来说共同语是与专用语相对应的,可理解为所有非纯粹专用语的语言手段的总合。基于这种考虑,当一个词所表达的意义涉及共同语而不涉及某种特定专业领域或特殊领域时,本文便将其归为共同语词汇。

2,专用语和专用语词汇

与共同语这一概念一样,语言学家对“专用语”这一概念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下列:

L.Hoffmann对于专用语的定义是:“所有应用于一个有限的专业交际范围内的语言手段的综合,以便这个范围内的人员互相理解。”Mohn的定义为:“专用语是综合语当中关乎各个专业领域的亚体系,由对语言手段的特殊选择,使用和出现频率来决定。”以上是众多对于专用语的定义中较常使用的一部分。用Fluck的话来说:“至今为止还未出现一个让人完全满意的定义。”

为了便于与共同语词汇进行区分,本文中将具有专用语化意义的词汇归入专用语范围。通过专用语化的意义表达某一专业领域一件具体或抽象的事物或专业工序。

对专用语的研究可以说由来已久。比如JakobGrimm在其“德语字典”中已经收录了包括猎人、渔民和畜牧者等行业在内的专业词汇。后来语言学家们逐渐将最初的对于专用语收集整理,寻找历史的兴趣转移到其对于共同语的影响上。比如J.Scherzberg、R.Kuster、E.Mittelberg和S.Grosse都曾经收集过素材,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在研究专用语词汇构词方式的时候众多语言学家都研究了共同语词汇的术语化应用。Fluck在他的书中专门提到了术语化作为专用语构词是最为便捷多产的途径之一。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共同语和专用语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处于不同的语言层面上,区别在于一般大众对于它们的理解程度、使用人数、两者的功能,以及一定的问题差异等等。但是两者一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

二计算机专用语及其词汇

计算机就其本身来说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如果认真考察计算机的历史,人们大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比如毕达哥拉斯的演算板,古希腊人的机械计算器等。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经历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从那时起计算机行业就以飞快的速度从一个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一个颇受人们重视的技术和经济分支。计算机是一台能借助程序化的计算规则进行数据处理的仪器(数据处理设备)。依照对计算机的这一定义将计算机语言从狭义上定义为一种类似语言的指示与命令,让一台计算机能够运作程序。在这种意义上的计算机语言一般很难理解。

本文所指的是广义上来说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是以自然语言为特征的专用语。之所以如此定义有两点理由:首先当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计算方面,而是同时向众多不同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信息学、网络等等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重心。另外从功能角度来说,专用语发挥了语言在自然交际过程当中的一种特种功能。专用语词汇不仅仅为专业人士所用,同时对其感兴趣的外行人士也在尝试使用专用语。另外计算机要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求计算机语言起到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计算机语言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编程范围内。

S.Wichter在其《计算机词汇在共同语中的扩展》中提到:如果我们将计算机这个词做广义理解,那么可以有许多种选择方式,如信息学、电子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等等。在这里,计算机不能仅理解为一台纯粹的计算机器,而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包含一切与计算机相关的研究与发展的下级专业领域。

与此相应,本文将“计算机语言”理解为一种专用语,包含所有属于“计算机”或与此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的专业词汇和专业表达。

既然将其称为一种自然语言,那么计算机专用语必然与共同语以及其他的语言分支有着一定的联系。其与狭义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差别在于,前者是自然语言,而后者是人工语言。从20世纪40年代起,计算机专业词汇量就随着这个学科领域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而迅速扩张。50年代初期在一些著名的字典中还未能发现计算机专业词汇。随后,介绍计算机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1966年出版的字典中已经包含了22个关于计算机的关键词。随着个人计算机进入市场,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化。原来未曾收录计算机词汇的字典都纷纷收录了计算机的专业词汇。1988年第一本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字典问世,收录1000条词条@。而现今人

们几乎已经无法准确地计算出计算机专业词汇的数量。

三计算机专业词汇对共同语词汇的影响

在考察计算机专用语对于共同语词汇影响的过程中,有必要先分析专用语词汇逐渐进入共同语词汇的过程。

就目前而言,回头追溯计算机词汇进入共同语词汇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来说与此行业相关的产品以及与其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极为复杂,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大众的参与等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造成了计算机词汇本身在共同语词汇中的扩张过程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依照S.Wichter的观点,计算机词汇对共同语词汇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始阶段,大部分局限于专业内部。就时间来说跨度为从40年代到60年代末。当时计算机专用语还未进入普及状态,局限于小范围专业人群中。

拓展阶段,计算机进入广泛应用,必然使得接触使用计算机专用语的人群增加,对共同语词汇影响升级。

普及阶段,计算机词汇渗入到了千家万户,普通非专业人士也广泛使用计算机,接触计算机语言,使得其在共同语词汇中的应用达到了这一普及阶段。

本文认为计算机专用语对共同语词汇的影响在前两个阶段打下了基础,而在第三阶段真正发挥其影响,使得“Computer”(电脑),“Pentium”(奔腾),“Chip”(芯片)等词从专业人士口中成为大众经常使用的词汇之一。

德语计算机专业词汇对于共同语词汇的影响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丰富了共同语的词汇量和表达功能。

共同语词汇作为语言词汇的基础,为了人们表达的需要,必然要不断丰富更新自己。而专业词汇引入共同语词汇不仅使共同语的词汇量得到大大扩展,人们口中使用的共同语表达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就德语来说,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具体计算机专业的词汇量已经无法计量了。而随之进入共同语词汇的专业词汇量也是同样无法计量,比如“Netzwerk”(网络),“interner Speicher”(内存),“Hardware”(硬件),“Software”(软件),“E-mail”(电子邮件),“Webaddress”(网址),“Byte”(字节),“Breitband”(宽带),“Leitseite”(主页),“Server”(服务器),“Programm”(程序),“Online”(在线)等词汇。这些词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相关技术开发应用的初始阶段并不为众人所知,但是在现今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了,使用范围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

其原因可以从语言交际的角度加以分析。语言交际分为三种情景:即专业人士之间、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之间以及业余人士之间。专业人士之间的交际属于专业范围,交流所使用的词汇按照前文的限定,不属于共同语词汇范围。而专业和业余人士以及业余人士之间的交际活动一般使用的都是共同语词汇范畴。比如在许多面向业余爱好者的计算机专业培训中,为了交流的方便,必然会渗入很多专业词汇。通过这些渠道,许多原本属于计算机专业人士使用的专业词汇逐步流入了共同语词汇。

第二,展现了共同语词汇的“镜子”功能。

人们通常将语言称之为一个时代或者社会的镜子。借助于语言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各个时代和社会,更能为其特征定位。而语言的“镜子”功能首先就体现在词汇上。因为词汇对于社会的变化极为敏感,词汇的变化往往记录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业词汇常常在共同语中得到使用,并逐渐融入到共同语词汇中。计算机这个专业领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而然也使其为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悉。

计算机专业领域中很多词汇在共同语词汇中的渗透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倒映出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一面,折射出科学技术等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当计算机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对其了解还不够,其在共同语的使用中还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先没有收录计算机词汇的字典陆续收录了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词汇,如L.Mackensen在1977年出版的词典中就收录了约80个计算机类的词汇。如今大量词汇已经融入德语共同语中,人们不再将其当作特别的专业词汇,而是逐渐将其视为日常生活词汇的一部分。

第三,将一些最新的发明等也引入了共同语词汇中。

随着计算机专业词汇的普及应用,共同语词汇中融入了众多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词汇。它们代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发明,比如“Festplatte”(硬盘),“Anzeiger”(显示器),“Handler”(处理器),“Graphikkarte”(显卡),“Brenner”(光驱),“eingraben”(刻录)等等。

这些表示新兴发明与发展的词汇的引入,体现了专用语词汇在共同语词汇中所发挥的科学化作用。如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技术信息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专用语的表达在各个专业领域要求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与清晰度。而随着这些专业表达进入共同语领域之后,自然对于共同语的科学性产生影响,让共同语带上了科学色彩。现在人们已经会使用普及的专业词汇来称呼,如上文中提及的那些例词,由此明显提升了共同语交流的科学性。

第四,以比喻的手法进入共同语词汇中使用。

比喻是共同语词汇影响专业语词汇的一种方式,通过形态、功能、动作等方面的类似将共同语的词汇引入计算机术语中使用。这类共同语词汇使用频繁,一般更加形象化,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专用语的意义。

计算机专用语词汇在产生以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以比喻的方式进入共同语词汇范畴。采用这种方式进入共同语词汇的计算机专业词汇,使广泛普及的技术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联系,从而让表达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intemer Speicher”(内存),在计算机专用语中指的是计算机内部可存储信息的空间大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而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也可以听见这样的说法:某个人“内存”不够。在这里“内存”指的不再是计算机的性能,而是指个人大脑中的知识量,“内存不足”指的是个人掌握的信息知识还不够。再如“死机”。在计算机专用语中,“der Computer ist abgestuerzt”(死机)指的是计算机由于某些原因非正常停止运行,同样人们也常说:怎么也想不起来,“死机”了。在这里人被看作一台计算机,“死机”在这里是指人的大脑思维产生障碍,无法继续进行思考。还有常见的例子有“硬件”与“软件”,它们原本分别指的是计算机中的外在配置和安装的用以运行的程序,而在共同语中其意义得到了衍生,还可以分别指生产、科研、经营等过程中的机器设备、

物质材料等和相关过程中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这样的比喻正是充分运用了硬件与软件作为计算机专业设备的专业特性,硬件是可触摸的,而软件则是相对不可触摸的。

比喻用法不仅增强了计算机专用语词汇对共同语词汇的影响力,同时也丰富了共同语词汇的生动形象性,让表达更丰富,理解更便捷。

总的来说,计算机专用语对共同语的影响也具有其他专用语词汇对共同语词汇影响的一般特点。但是由于计算机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专用语对共同语也有着超乎一般的影响力。

四共同语词汇对于计算机专用语词汇的影响

专用语并非作为语言上独立的一个体系而存在,而是从共同语中区分并扩展出来的。没有共同语,专用语不可能存在。共同语对于专用语的影响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共同语为专用语提供了词汇基础和语法结构。

德语中共同语词汇对于计算机专用语词汇产生影响的最为明显的途径就是词汇的术语化。按照Fluck的观点,术语化即指:“在专业词汇中有很多从共同语词汇中引用过来的并赋予一定专业相关意义的词汇。这种对已有词汇的术语化产生语义上有理据的专业词汇,没有产生新的语音形式,而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意义。通过这一过程共同语词汇缩小或者拓展了其意义范围,并可以与其他共同语或者专用语词汇产生新的意义联系。其中有三种主要的形式:比喻式用法,转喻式用法以及意义确定。”

为了对共同语词汇的术语化应用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本文从德语杂志《明镜在线》的网络世界栏目当中选取研究资料。之所以选择《明镜在线》的网络世界栏目作为文章的来源,因为首先此在线杂志方便可取,其次该在线杂志因其广大的用户面和富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已成为德语网中领先的网站,再次其发表了大量涉及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文章。本文的研究素材范围包括21篇由14位不同的作者撰写的文章。

经过对所选篇目的分析,在研究范围内共出现113个共同语词汇术语化应用的例证,它们可分入三组:比喻式使用,转喻式使用和共同语词汇通过意义确定引入专用语词汇。

在本文的研究资料范围内比喻式使用的共同语词汇共出现18个例证,其中包括“surfen”(冲浪)、“Maus”(鼠)、“Fenster”(窗)等,通过形态、功能、动作等方面的形象化比喻将共同语的词汇引入计算机术语中使用。它们也在共同语中经常被使用。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将其在共同语中的意义和其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中的意义进行比较。第二是转喻式使用的共同语词汇。即用发明创造者的人名替代命名其发明或发现的事物。Fluck曾说过:“在各种专业语言当中,最为多产的形式就是,将人名引用到其发明或发现上,而不改变其发音。”在研究范围内共出现3个例证,它们是GNU,Linux,Mozilla。尽管并不能算常见,但是作为共同语词汇术语化应用的一种方式,转喻还是一种在计算机术语中创造新词的有代表性的便捷手法。第三种是对共同语词汇术语化的意义确定。依照霍夫曼的说法,意义确定是“将自身语言中已有的词汇引入专用语词汇的一条主要途径”。对共同语词汇意义确定的具体方法是下定义,使共同语词汇被赋予了某一拥有专业内容的特定概念或某一特定专业意义。它们的词义范围随之扩大或缩小。出现的例证共有46个,包括“spiel”(游戏)、“Rechner”(计算器)等。

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将共同语词汇引入计算机术语词汇中,优点是能使人形象、生动地理解,避免了理解的误区。而对于新的事物来说,特别是新的发明以更具体,简单的方法,并在一定的联想下命名。当然人们也无须再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新事物或新工序的产生造出完全新的表达。用术语化的方法来命名更为直接。

而从专业角度来说,随着个人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成为了与汽车相似的大众产品。也就是说,计算机不仅仅只是在研究领域发挥作用,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若没有术语化应用的共同语词汇,个人计算机的技术不会快速普及,外行人不可能较快掌握,个人计算机就不会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更加速推动了计算机的家庭化。网络的普及与扩大都要通过技术的普及,这就要求专用语简便易懂。术语化应用的共同语词汇对于外行来说熟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五展望与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专用语词汇和共同语词汇都产生了交互式影响,专用语词汇大量来自共同语领域,又同时回流至共同语。这种交流互动自然可以带来语言的新鲜动力,产生新词,丰富词汇的语义,降低理解的难度,减轻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交流的困难。

同时,笔者认为也有必要加强规范,避免滥用。比如可以见到这样的表达:我都“奔III”了,你还是“286”;你总是“掉线”;如果你再不“升级”,我将对你“关闭”所有“窗口”,等等。对于理解其含义的人士来说这种表达不乏诙谐,但是大肆使用这样的表达则难免有滥用之嫌,对于某些非专业人士还可能造成理解的误差。另外,由于计算机诞生于英语国家,其专用语必然使用大量以英语为主的国际通用词,在德语中也常见英语的计算机专业词汇,由于使用广泛,在共同语中也保留了英语的形式,这要求人们在理解上正确把握意义,避免误解,力求表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