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的生态意识

2009-12-08

青年记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舆论

周 军

目前,媒体掀起一轮轮关于经济与环境利弊的讨论。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尤其应该提高自身的环境修养和职业素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环境觉悟,在关注社会新闻的同时加强环境问题的报道。

21世纪生态传播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环境的日益恶化与公众生态意识的冷漠形成强烈反差。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引导者,在生态问题的传播上肩负重大责任。一批跑在社会发展前沿的新闻记者已经看到了生态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关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就是强调对环境的关注,围绕奥运之“绿”,新闻记者作了大量的报道。对人们仍记忆深刻的汶川大地震,新闻记者在关注生命的同时也在关注环境,探寻着环境问题出现的缘由。生态传播将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生态意识对新闻记者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一家新闻媒介既是某种社会政治集团舆论的代表者,又是某些公共舆论的传播者,只不过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处于次要地位而已。新闻记者传达公共舆论时反映的是全社会的普遍利益或共同愿望,使本阶级、本民族、本团体的意见和广泛的社会意见融合在一起。比如,在消除贫困、制止艾滋病毒蔓延等报道中,贯穿公共的舆论倾向,维护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原则,能够提高各阶级、各党派和团体成员的共同信念。而在这反映全社会的普遍利益或共同愿望中,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的内容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比如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反对污染环境、反对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等等。

在新闻事业中的各种舆论功能中,引导舆论属于最高层次的功能,也是新闻媒介作为舆论工具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当前的各类环境新闻报道聚焦点在揭露和曝光污染事件、高歌环境保护先进事迹、思考生态伦理、环境道德等,这些报道正确地引导了社会舆论,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动了有关环境方面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是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反思我们的行为会不会给环境带来影响,新闻记者更有责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展开对环境问题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一般指在新闻媒体供职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要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记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目前,已经有许多新闻记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以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珍惜资源等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报道,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高新闻记者的生态修养

我国的生态传播从业人员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新闻专业出身的生态传播从业者由于环境知识的缺乏写不出深度的环境新闻报道,学习环境保护专业的写不出生动的新闻稿件。提高新闻记者的生态修养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培养新闻记者的环境责任感。当代新闻记者应当增强环境责任感。比如:培养生命平等的观念,有责任关怀每一个生命,不仅仅关怀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也包括关怀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二是充实生态环境问题报道中必备的有关生态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学习了生态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新闻记者自身的立场,才能树立人与自然中生命平等的观念,从而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三是学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环境方面的政策法规。只有熟知环境方面的政策法规,新闻记者才能确保采制的新闻报道不违背国家在环境领域的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

最后,培养新型人才。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跟进社会发展形势,同时为了将来更好地做好生态环境新闻报道,有必要在我国的高等院校设立环境新闻学,培养出既懂新闻学又懂得环境与发展科学的新型实用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舆论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