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都的普利策,南都的奥斯卡

2009-12-08韦中华

青年记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新闻奖版面新闻报道

韦中华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新闻报道奖从2005年度开始设立,迄今已举办4届。4年来,这一奖项的影响力与关注度在南都内外飞升。每年年初,申报、评选与颁奖都已成为南都最重要的盛事。一个数字对比很能说明问题:第一届的申报作品为334件,第四届已增加到804件。这已成为采编团队最向往的荣誉,获奖的作品也成为报社新闻水准的标杆,相当一部分作品成为国内报界学习与借鉴的样板。同时,这些作品成为活生生的案例,不断地传承和丰富着南都的新闻理念和价值观。

设奖原则

作为一家报社内部的奖项,南都新闻报道奖有哪些特点?这里,可以把南都新闻报道奖的奖项设置同在国内最具知名度的中国新闻奖以及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普利策新闻奖做对比。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南都新闻报道奖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南都新闻报道奖

1.普通新闻报道奖

2.人物报道奖

3.深度调查报道奖

4.连续报道奖

5.生活服务报道奖

6.社区新闻奖

7.评论奖

8.现场新闻摄影奖

9.特写摄影奖

10.专题摄影奖

11.常规版面编辑奖

12.特别版面编辑奖

13.新创版面奖

14.美术编辑奖

15.校对奖

16.营销策划报道奖

17.策划/系列报道奖

18.报网互动特别奖

19.多媒体报道策划特别奖

20.南方都市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

21.南都周刊年度新闻报道大奖

22.风尚周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

23.云南信息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作品部分)

1.消息

2.言论

3.通讯

4.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5.新闻摄影

6.版面

7.新闻漫画

8.副刊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

1.公众服务奖

2.突发新闻奖

3.调查性报道奖

4.解释性报道奖

5.本地新闻报道奖

6.全国性新闻报道奖

7.国际新闻报道奖

8.特写报道奖

9.专栏奖

10.评论奖

11.社论奖

12.社论漫画奖

13.突发新闻摄影奖

14.专题摄影奖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管窥南都新闻报道奖的大体特点。

其一,设立的奖项具有全面、普适特征。南都奖项设立的一个原则是:对南都所有的采编板块(时事、经济、娱乐、体育、副刊、专刊等)予以全覆盖,一视同仁,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PK。这里看重的是采编过程中的创意呈现以及影响力。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南都的奖项名称是“新闻报道奖”,而不是传统的“新闻奖”,作为一张综合类日报,南都设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新闻为主而又不止于新闻,涉及面更宽泛的“报道”也纳入评奖。

南都执行总编辑庄慎之透露,在设奖之初,有不少同事提议设时事新闻奖、经济新闻奖、娱乐新闻奖等,这样显然可以兼顾部门间的平衡,也有同事觉得,可考虑设立“深圳新闻报道奖”、“珠三角新闻报道奖”等,以照顾区域的均衡。但南都不搞皆大欢喜分猪肉,这就避免新闻报道奖成为各部门内部的自娱自乐。

所以,南都的常规版面编辑奖,并不仅仅预留给时事新闻中心的版面,获得2007年度该奖项的金奖作品就是娱乐部编辑虞晓毅提交的《电影〈金刚〉评论版》。深度报道奖看起来是专门为深度新闻部的作品而设的一个奖项,但申报作品的来源其实很广泛,2004年度的南都深度新闻奖,金奖是广州新闻部的作品,铜奖则被经济新闻部斩获。

其二,记者获奖,编辑未必获奖。国内不少新闻奖往往是记者获奖,编发该记者作品的编辑自然地就成为获奖者,但南都对此要严格不少。南都新闻报道奖在总则里已规定了采写类作品一般只由采写记者得奖,只有经部门认定版面编辑在前期策划、中期指导、后期加工等方面有“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才作为共同得奖者。对于此项规定,编委会解释,主要是避免编辑得到“天上掉馅饼”式的奖赏,如果编辑仅仅是被动地接收某篇稿件,拾掇拾掇文字再起个标题什么的就能得奖,甚至编辑对文稿的处理起到的是负作用也依然得奖,显然这个奖不会对编辑工作有任何的鼓励促进作用,对记者来说也不公平。

其三,以南都新闻采编理念与要求为标尺。南都负责人谈及该奖时说过:这是南都的内部评奖,只有南都采编才能参评,这种“内部”,更体现在它的独立性与自成体系,它不以传统的、别人所建立的固有的评判标准为尺度,更不会以外界部门和官员的好恶褒贬为依归。

与此相对照,中国新闻奖针对平面媒体所设的奖项,分类较为简单,相应地,奖项也较少;而且,以文体而不是报道方式作为其分类方式(有消息、通讯等)。

普利策新闻奖首先非常强调新闻的精细与专业,因而对新闻文体的分类更为多样(有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新闻、突发新闻等)。其次,对评论相当重视。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4个奖项,其中有4项有关评论的奖项,其中3项是文字奖,即专栏奖、评论奖、社论奖,另外一个是社论漫画奖。而国内媒体新闻评论的真正兴起仅仅是近些年的事,其规模和水准,还远没到设置更多奖项的地步。再次,其奖项显示了更宽广的视野——甚至设立了国际新闻报道奖。我国多数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对国外题材的独立采写目前还寥寥无几,因而设立相关奖项也就没有必要。

4个有特色的奖项

目前,南都新闻报道奖共设有23个奖项,有4个奖项具有南都特色,值得单独谈谈。

其一,营销策划报道奖。这是配合报纸广告、发行经营,由采编部门、团队完成的专题策划报道、特刊特辑等。该奖的设置,是考虑到南都每年采编都会为经营做大量的“配合”,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吸引广告或帮助发行,但其中绝大多数都贯注了采编人员的创造力与精心构思,所以与一般的“有偿报道”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这些策划已能代表南都的一种报道类型及采编的极高水平,所以设置这个奖项。

其二,摄影设置了3个奖项(比普利策奖还多1个),所占比重较大。当下是快读时代,也是读图时代。据南都负责人介绍,图片报道是现代报纸尤其是南都极为看重的报道方式,特写摄影奖其实是面向一个很大的非新闻性的摄影报道门类而设,这一门类,在图片占据极大分量的南都专刊、特刊领域所占位置极重。南都新闻报道奖比普利策奖多了哪个奖项呢?特写摄影奖。这部分作品其实是报纸的时尚摄影,图片常常带有策划、导演、摆拍的意味,迥异于寻常的新闻摄影。另据了解,南都的摄影记者目前有44名,除新华社、人民日报之外,其规模居于前列,作为一个区域性纸媒,南都对图片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社区新闻奖。这是2008年度新设立的奖项。社区新闻是指发生在城市基本生活单元,体现市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新闻。南都的新闻与评论,一方面向高端伸展,另一方面向民间掘进,社区新闻是南都追求贴近性的一个重要新闻品类,虽然难以比拼重大的时政或社会题材新闻的轰动性与深刻性,但对于一个典型的都市类报纸而言,这一新闻品种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奖项对于一线采编具有较强的引导意义。

其四,新创版面奖。要拿这个奖,版面需具有鲜明的定位,独到的创意,而且系年度内新开设的。媒体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资本,就是创意,这就需要及时调整版面与内容,应对社会与人心的变化。一个每日出报达100多版的综合性日报,每年甚至每月,都会推陈出新,有版面的更新换代,有新栏目的脱颖而出。所以,对新设的版面,尤其对一经设立就风华正茂,具有鲜明个性、鲜明特色的富有影响力的版面进行表彰,也就有了必要。

评奖程序

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的南都新闻报道奖,运作已经非常规范顺畅。每年12月下旬,由南都编委会为首组成评审委员会(某些非编委的部门负责人也会被扩大到评委会中,如美术编辑部主任、数字传媒部主任等),全权负责该年度奖项评审工作;评委会成立之日起即为当年度奖项评选正式开始之日,申报工作即日起开始。

南都每个采编工作人员是南都新闻报道奖的申报人。申报可由部门统筹提交,也可由个人独立提交。一般情况下,申报时段为10至15天,截止日之后的申报无效。评委会须在截止后一周之内完成初评工作,在报社内公布提名名单,每一奖项原则上提名不超过5个(因考虑到普通新闻报道奖、常规版面编辑奖、策划/系列报道奖是代表南都分量最大及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故这三个奖项的提名奖有所增加);获得南都新闻报道奖提名亦将作为工作业绩与业务荣誉。

员工可在公布后3天之内对提名名单向评委会提出书面意见、建议、质疑。评委会在公布提名后一周内召开终评会议,评委通过填写各奖项评审表及讨论、评分、计票等程序,对提名做出最终评审并撰写评语。

评委会并南都行政委员会负责筹办南都新闻报道奖颁奖大会,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颁奖会是巨大的“场”

南都新闻报道奖从申报到颁奖,往往历时一个多月,从基层采编人员,到最高层的社委会,都围绕着评奖而忙碌。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举办的内部奖,其作用何在?笔者以为,其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其一,集中检阅一年来南都做了些什么、能留下些什么。这带有总结的意味。包括全省各地不同版本,南都每天面世250个版左右。据南都总编辑曹轲透露,该报2008年总版数90214个,采编总编版64887个,总稿件160441条,总图片32829张。新闻是速朽的产品。南都新闻报道奖是对南都文字、图片、版面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思想、艺术与影响力的一年一度的回味与巡礼。回眸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将来。

其二,通过评选,厘清一些概念,纠正一些偏差,达成新的价值共识。这会让各级采编人员深刻体会到,南都坚持哪些东西、舍弃哪些东西、鼓励哪些创新举措。获得提名的作品,提名辞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提炼或突出某一作品最闪光、最具价值或最具示范意义的点,或是对新闻敏锐度的褒扬,或是对创新手法的激赏,或是对制作精细的赞叹,或是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提名辞由编委会撰写,承担对这个奖的理念宗旨、评价体系的阐释作用,表达南都对什么是“好的作品”的定位与要求。由此可见,内部奖的评选,对一线采编人员以后努力的方向无疑会有巨大的指引作用。

这里以“普通新闻报道奖”为例进行说明。普通新闻报道奖参选作品的要求是:单一新闻事件的常规报道,消息、通讯、对话等报道体裁不限。评比要求以及所占权重分别为:

1.题材重大性(泛指,或专指所报道行业),10分

2.独家性(完全独家新闻,同一新闻里新闻点的独到抓取),20分

3.社会反响(如引起关注、成为话题、媒体转载、促使转变等),20分

4.专业水准(对所报道领域体现的专业性及新闻专业素养),10分

5.采写水平(文笔准确、优美,创新手法,采访难度等),30分

6.无瑕疵(采写编细节准确到位程度),10分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南都在确立其新闻价值体系后是如何具体执行的,对日常的新闻采写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近些年来,南都领导层在不少场合都表达过一个意思,就是要对早期南都的一些不成熟的“小报作风”做修正与提升。那么,突发事件、恶性事件的报道,是不是就淡出南都,南都对此类新闻不再看重了呢?据评委会披露,从提名到评奖,申报2006年度普通新闻报道奖的《南方医科大博导被劫杀》一稿都是高票,而且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一报道集中显示了南都长久不衰的“看家本领”之一,而这种功夫,无论南都再怎么“登堂入室”、再怎么“主流”都不可轻视、不可丢弃,否则将是挥刀自宫、自废武功!

这就给一线采编人员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重大突发事件仍是评委、仍是南高度重视的。

其三,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强化采编的团结协作精神。南都新闻报道奖颁奖晚会在典雅宁静的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一年一度。颁奖者与获奖者的感言与笑声在场内常常引起巨大的共鸣,他们经历的苦痛与抑郁也常常使场内观众感同身受。颁奖晚会,其实是一个“场”,这是全体采编人员共聚一堂,分享南都一年荣光的时刻。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张张获奖者英气勃勃的脸庞,可以聆听一篇篇简明生动内蕴南都理念的颁奖辞,可以从在传媒江湖享有盛名的集团负责人手中,接过金奖、银奖、铜奖,可以在这个氛围中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南都价值,什么叫南都理念,什么叫南都精神。

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一年到头忙忙碌碌,都忙了些什么?南都新闻报道奖就是给予那些做出出色成绩的员工及时到位的肯定。所以,虽然是南都的内部奖,仍给员工们带来莫大的荣耀。一名女编辑在听到宣布她成为2008年度普通版面奖金奖获得者时,激动异常,感觉“有那么几秒,全世界都暗了”,已过午夜,她仍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失眠了。事实上,4年以来,南都新闻报道奖以其具有的高含金量、高公信力,为南都内外所认可,在评职称、评先进时,它已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不少获奖者留下深刻隽永的发言,感动着、激动着同事。2008年度评论奖金奖获得者长平说:“太喜欢这个奖状了,感觉比工作调令好多了。要感谢(李)文凯,感谢评论部的全体同事,你们是中国最好的评论编辑,感谢江(艺平)老师,感谢报社所有的领导,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也在办中国最好的报社领导班子(笑~掌声~)。感谢我在南都周刊的同事,很遗憾,我不能再继续每天和你们一起工作,但我依然和你们在一起。感谢所有的南都人,支持我的和不支持我的,帮助过我的和没有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很骄傲。我知道,事情并不总是很顺利,是金子未必就会发光,但是我们要学会,不只为发光而生活,不只为获奖而工作,不只为希望而奋斗,要学会在黑暗中摸索,在绝望中挣扎,在逆境中坚持,即使没有成功,我们也是最好的。何况,我们会成功的!”他的发言深情而幽默,沉郁中有激情,在那一天的星海音乐厅激起了长久的掌声。

颁奖与受奖,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更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

改变使奖项“进步”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是南都多年来的核心目标,进一步阐释,南都则是“时代进程的记录者,现代社会的培育者,公民意识的启蒙者”(庄慎之语)。这是南都的社会定位,也是南都多年不变的目标。

其实,南都新闻报道奖在价值标准保持稳定的同时,奖项的设置随时间的流逝而屡做微调,因为南都还有一个年度口号:“改变使人进步。”随着南都报系的扩张,新的子报、子刊、子网不断诞生,南都新闻报道奖的领域也有所扩展。比如,由于南都报系创办的奥一网、南都网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7年度起,增设了报网互动特别奖、多媒体报道策划特别奖等;南都周刊年度新闻报道大奖、风尚周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云南信息报年度新闻报道大奖也在2008年度的颁奖晚会上亮相。而2008年度增设的新创版面奖、连续报道奖、社区新闻奖,表明南都新闻报道奖也在与时俱进,适应着新闻采编的变局。

在3年前接受采访时,南都负责人曾动情地说:“我们怀有这样的一个梦想,将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报道奖办成南都自己的普利策、奥斯卡。”在许多南都员工眼中,这个梦想其实已经变成了现实。

(作者为南方都市报要闻部副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猜你喜欢

新闻奖版面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