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金融危机下报业兴衰的思考

2009-12-08

青年记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报业金融危机报纸

王 展

“报纸消亡论”并非新鲜话题,美国的一位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到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我国一些学者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中国报纸可能在30~35年内消亡。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国家报业面临亏损和倒闭的困境。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是报业举步维艰的一年,以美国为例,2009年上半年,报业广告收入锐减,发行量普遍下降。报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亏损后,2009年一季度营收下降28.3%。其中,来自印刷广告业务的收入下降29.7%。来自互联网业务的收入下降13.4%。前25家大报中,有23家订阅量减少了7%至20%。已有100多家报纸倒闭,裁减了近1万个职位。有很多大报正面临破产。欧洲报业也困在大衰退当中不能自拔,英国卫报传媒集团在2008年首次出现亏损。中国报业广告额在2009年上半年也下滑了5%。

报业现在的困境似乎成为“报纸消亡论”的一个有利证据。而反对的声音认为,各类媒体在传播功能和特性上各具长短。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各种媒体形式将会长期共存共荣。

这次危机从金融业影响到实体产业,从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对整个媒体产业都产生了冲击,而对传统媒体的打击较之新媒体更重。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正在促使媒体格局重新洗牌,报业的市场将持续缩减,而新媒体将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目前的报业危机是否意味着报业将走向终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金融危机对报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报纸的打击,一是广告收入剧减,二是发行量萎缩。金融危机凸显了赢利模式单一的负面影响。

大多数报纸的零售价远低于发行价,创收主要依赖广告。从总体来讲,化妆品、商业、食品、药品、饮料、房地产、娱乐休闲、汽车、通讯等产业是媒体广告的重要资源。前4个行业的广告集中度达到50%,而这9个行业的集中度则高达80%。金融危机的来临,对零售业、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造成巨大打击,这些行业大量压缩了广告投放,极大影响了报纸的收益。2008年,由于纸价大幅上涨,我国很多大报忍痛涨价,发行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报业走出困境的根本还要靠经济的复苏,这一过程可能较为漫长。这些都显示,单一的依靠广告获利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但是,报业仍然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纽约时报》2007年的印刷和发行收入达到17亿美元。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新闻和资讯的需求并未降低,只是倾向于选择更便宜、方便的获取信息方式,比如免费的网络信息。

报纸的主要业务是采编新闻,在广告收入大量减少的情况下,报纸力求探索新的赢利模式。很多报纸选择了涨价,从发行上补充收入,也有报纸考虑对其网站浏览者收费。但读者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网络新闻,收费可能会引起不满。美国“卓越新闻项目”建议报纸网站与ISP合作,把报纸网站浏览费用包括在上网费里。①

陷入困境的报纸采用了裁员减薪、缩减版面、停刊免费报纸等应对措施,也更注重报业的经营,例如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成立报业联盟等,这些“节流”措施可以帮报纸在短期内应对危机,但长远来看,报纸还要从技术和科技革新上,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赢利点。

互联网与报业的竞争

报纸作为历史最久的大众新闻媒体,不断受到后起媒体的挑战,例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但是正如电视并未取代报纸一样,互联网也不会消灭报纸和电视。在一次次的竞争中,报业的规模虽然不断缩减,这并不意味着报业会消亡。《纽约时报》2007年的印刷和发行收入达到17亿美元,而其网络版收入仅为3.5亿美元。可见,纸质媒体仍然有庞大的读者群。金融危机只是促进了媒体格局的变化和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

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报纸还是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的。报纸迄今仍然是更具公信力、总体上更具经济实力、影响更为广泛的新闻媒体。这是因为报纸经数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采编体系和强大的制作传统,报纸在深度解疑释惑、交待事件来龙去脉、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等方面,仍是不可替代的媒体,也是大多数人依赖的主要信息来源。②

新闻网站的内容大多转载自报纸,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新闻网站对报纸的依赖更大。大型报社的采编费用很高,以我国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其下辖多家子报子刊,如《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每年投入采编运营方面的费用都在两亿元人民币以上。但新浪网每年只需支付20万元,就可以转载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有报纸的原创信息。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合作方式”。③

报纸将新闻资源低价出售给网站,为的是扩大报纸的影响,但新闻网站最终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对报纸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报纸也应该注意差异化经营。报纸的发行量虽然在萎缩,但很多读者只是换了一种读报方式。这次金融危机对互联网的打击远比对报业的打击小得多,但是,互联网也给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很多报纸越来越重视自身网站的建设,如今报纸网站早已突破了最早的电子报的模式,很多都发展成了综合性网站。利用互联网,不仅扩大了读者群,而且扩展了业务,增加了收益。地区性的报纸可以发挥地区优势,通过报纸和旗下网站,填补地区资讯真空,发展综合服务,抓住固定的受众群。

报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伯格最近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并不关心纸质报纸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他只要求《纽约时报》永远和读者在一起。从长远来看,人们会选择更加经济、便捷、环保的方式获取新闻,但作为一种新闻行业,报纸是不会消亡的。

辜晓进认为:报纸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不是它的纸张形式,而是其逐渐形成的较为科学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对新闻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其新闻制成品的社会公信力以及经长期培养而成的大众对新闻的依赖习惯。

随着科技的革新和发展,报纸的形式将发生一些改变,现在的报纸网站已经实现了报纸的数字化,手机报的崛起扩展了报纸的发行面,降低了报纸的成本,更方便读者获取信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报纸将朝着“分众化”方向发展,正如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预言:“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同一份报纸将不再是针对大众的同样内容的报纸,而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兴趣,甚至是针对具体的个人所作的不同内容的报纸。④

而纸质报纸并不会在短时期内消亡,萎缩的趋势虽然会继续,但参差多样的多种媒体形式共存的格局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就在美国报业一片萧条之际,德国出版商阿克塞尔·斯普林格旗下的《画报》(Bild)迎来其成立以来赢利额最高的一年。CEO马西尔斯·德普夫纳说,“我不相信报业的末日就要来了,相反,我想这场金融危机有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竞争对手的数量变少了,但有实力的报纸最终会挺过去。” ⑤

注释:

①《纽约时报:经济危机中欧洲报业反添活力》,搜狐IT,2009年3月30日

②辜晓进:《报纸网站收费减薪裁员,谁来拯救美国报业?》,《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19日

③王俊秀:《版权协会:网络不能再吃纸媒的“廉价大餐”了》,新华网,2009年6月23日

④《对挑战的挑战——网络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人民网,2009年6月29日

⑤《欧洲报业生存经验值得美国报业借鉴》,《北京青年报》,2009年4月6日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猜你喜欢

报业金融危机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