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泽一郎:不是首相胜似首相?

2009-12-07林晓光

世界知识 2009年20期
关键词:干事长献金小泽

林晓光

日本《读卖新闻》援引民主党干部的话指出:民主党的主要领导人都进入内阁,把党交给了小泽一人,由于小泽既掌握财权,又有指定党所公认候选人的权力,势必形成“双重权力结构”,人们不能不担心鸠山所追求的“政府与执政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将以空想而告终。——

日本民主党在2009年8月30日的众议院选举中战胜自民党。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出任日本内阁首相,随后组成新内阁,民主党政府宣告成立。但有意思的是,在人们关注民主党人事安排的同时,并未入阁的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似乎更加引人注目,甚至有人说他是“造王者”。

翻云覆雨40年

曾为自民党大佬、后任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党首多年、曾被视为本届首相最热门人选的小泽一郎,在日本政坛有“怪杰”之称。他纵横日本政坛40年,上下其手,屡掀波澜,不仅撼动了自民党的执政根基,也导演了一幕幕日本政界的悲喜剧,又被称为“破坏者”。

小泽生于1942年5月,父亲小泽佐重喜曾在吉田茂内阁任职。小泽说话直率,自称不善演讲,还曾告诉媒体说,自己喜欢养鸟,是因为“动物不会背叛你”。小泽早年就读于庆应义垫大学经济学院和日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加入自民党,进入政界。20世纪70年代,他曾先后担任日本科学技术厅政务次官和建设省政务次官。1980年起,他先后在自民党内担任多项职务,最后出任掌管党务、财政和人事大权的千事长。1985年12月,他出任中曾根内阁自治大臣、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

1993年6月,小泽和羽田孜一起带领44名自民党参众两院议员退出自民党。此后,他在日本政坛上翻云覆雨,纵横捭阖,亲手导演了一幕又一幕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的政治大戏。他先后担任新生党代表干事、新进党干事长。1995年至1997年任新进党党首。1998年1月自由党成立,小泽出任党首。2003年9月自由党并入民主党,他出任民主党“代表代行”,成为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2003年11月,在日本第43届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一举夺得177个议席,成为众议院内最大的在野党。2006年4月,民主党领导人前原诚司因党内发生的虚假指控政府有关领导人事件而被迫辞职后,小泽当选为民主党领导人,同年9月获得连任。在2007年7月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民主党议席增长60席,不仅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在野党,而且与其他在野党联合控制了参议院的过半数议席,对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形成极大制约,具备了与自民党分庭抗礼的实力基础和政治地位。2008年9月,他再次获得连任。

随着日本国民对自民党的经济社会政策越来越不满,民主党支持率逐渐超越了自民党,小泽也在“谁最适合担任首相”的舆论调查中一度大幅领先时任首相麻生太郎。一时间,小泽领导下的民主党大有取自民党而代之的势头,日本多家媒体的多次民调显示,民主党支持率以明显优势领先自民党,小泽成为新一届首相的最热门人选,内阁总理大臣的宝座触手可及。然而,就在距离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仅有几步之遥的时候,一件被曝光的政治献金丑闻却使他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2009年3月3日,日本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以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接受政治献金的罪名逮捕了小泽的首席秘书、小泽的资金管理团体“陆山会”的财务负责人大久保隆规等三人。据检方指控,犬久保明知“西松建设”公司向小泽的资金管理团体提供了2100万日元政治献金,却参与隐瞒献金的真实来源,在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书上作假。

大久保出事后,小泽曾一再否认他曾收受不当政治献金,并在大久保被起诉的当天就宣布留任代表一职。但日本媒体抖出惊人消息说,“西松建设”自1995年前后即组织政治团体作为公司的替身,向小泽提供政治献金。“西松建设”还与小泽达成献金协议,保证每年捐助小泽约2500万日元。十多年来,提供的献金总额已超过三亿日元。与此同时,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西松建设”过去五年间在日本东北地区获得的公共营建工程共有11件,总额达190亿日元,其中以小泽故乡岩手县最多,达60亿日元。虽然小泽一直申辩自己在政治资金问题上没有不当之举,但他栈恋权位的表现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普遍不满,由此导致民主党和小泽本人的支持率开始走低。在此情况下,民主党内要求他辞职以保持对自民党的民意优势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在党内外巨大的压力下,小泽不得不宣布辞去民主党代表的职务。但出任民主党新代表的鸠山由纪夫为了仰仗小泽的政治选举才干,仍然让小泽作为党的高层指导部成员之一,负责选举事务。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大胜,再次证明了小泽精于选举的能力。

今日政坛竟是谁家天下

日本民主党赢得众议院选举之后,鸠山由纪夫、冈田克也、菅直人等党内领导人物纷纷入阁担任重要职务。小泽却因有案在身,不得其门而入,于是提出希望担任民主党的干事长。鸠山立即表示同意。但这一消息一经发布,日本舆论立刻表示担心是否会出现“党、政双重政治结构或决策机制”。尽管鸠山首相反复强调“决策的一元化”,小泽也一再表白只专心党务,不过问政府决策。但作为民主党的干事长,小泽手中拥有几件“利器”,远比在野党时代更为实用、远比其他民主党领导人更为有力,若想干预决策过程,也就是举手之间的事。这也是深谋远虑的小泽为什么一定要出任干事长的原因。

第一,在党内掌握雄厚的政治实力。日本民主党143名新当选的众议院议员中,大部分是小泽亲自挑选和指导、派秘书现场指挥、提供资金支援才得以胜出的,日本舆论称之为“小泽宝宝(儿童团)”,他们将成为小泽的亲信及其党内实力基础。小泽在党内的支持人数也从原来的约50人猛增至约150人,成为党内最大的政治派别,实力决不亚于当年自民党内的“田中军团”。小泽正是依靠这一实力基础获得了民主党干事长的职务。而作为新首相的鸠山为了借重小泽的选举才能迎战明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泽要求担任干事长的请求。

第二,除了实力的增长之外,小泽的政治能力也是众所周知的。日本刊物《文艺春秋》2009年10月号发表了一份关于民主党实力派议员政治能力的调查表,参加者是日本各大媒体的53名政治记者。调查表显示,小泽的综合政治能力为238点,远远超过鸠山由纪夫(146点)、冈田克也(150点)、菅直人(119点),排名第一。其中想像力和统率力均为第一,协调能力排第三,但政策力仅15点,信息发布能力更是只有1点。由此可见,小泽的战略设计能力和政治领导能力之强,是媒体所公认的。但他的“钢腕”、强悍的从政风格,也是其政策实施能力不足和公共关系能力阙如的

根本原因。

第三,拥有党内政策协调和对国会对策的管理指挥权。按照惯例,由党的于事长与国会对策委员长和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会长共同协调党内议员在国会的政策制订和立法活动。这实际上是赋予了小泽对于政治决策的巨大的发言权和干预权。如果政府只能在民主党的政策构想和国会决议的框架或压力之下进行政治决策,那岂止是“双重决策体制”,简直就是“党指挥政”了。日中协会的一位先生因此而直言;今后日本民主党的政治运营将是以小泽为中心的“一元化政治决策体制”。对于小泽能否如他自己所言“不干政”,能否真的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远离政府决策体制,观察家们无不抱有一个巨大的问号。

第四,掌握党内庞大的政治资金。作为干事长,小泽可以调动党内多达170亿日元的政治资金。日本政治本质上是“金元政治”,即金钱与政治的结合与交换,离开了钱谁也玩不转。在刚刚绪束的众议院选举期间,小泽就是让自己的秘书带着钱包或信用卡到各个选区去,不惜重金,为民主党“刺客”候选人支付所有的竞选费用,从而打赢了选战。为了迎战2010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民主党上上下下必须全力以赴,从推举候选人,拟订竞选的纲领、策略和口号,组织竞选班子,分配竞选经费,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拥有人事权和资金分派权的干事长来主持其事。这必将成为小泽进一步巩固党内实力基础的大好时机。

日本《读卖新闻》援引民主党干部的话指出:民主党的主要领导人都进入内阁,把党交给了小泽一人,由于小泽既掌握财权,又有指定党所公认候选人的权力,势必形成“双重权力结构”,人们不能不担心鸠山所追求的“政府与执政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将以空想而告终。这也许是代表了日本国内较为广泛的看法。

乱世枭雄还是治世良才

小泽是日本战后以来少有的具有政治理念和战略构想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思想被称为“新保守主义”,集中体现在所著的《日本改造计划》之中。小泽主张日本必须走出屈辱自虐的战后,作为一个“普通国家”与世界各国建立普通而正常的国家关系,成为在国际社会自主活动的行为主体。为此,在国内政治方面,他主张打破既有政治结构,改变政治现状,用“两党制”代替自民党一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体系,通过竞争上岗、轮流执政,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政府,使日本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政治大国。在外交上,他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潮流,建立更加自主的外交战略,强调对等的日美关系,希望达成日美中等边三角关系的平衡;寻求与亚洲国家建立更为正常的关系,超越历史遗留问题的困扰,发展经济贸易合作,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外交目标。

究竟是乱世之枭雄,还是治世之良才?人们现在可能很难就此对小泽作出简单、绝对的结论。事实才最有说服力。历电会让人们看到的。

日本的选举制度

前不久,第45届日本众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新内阁已经组成。不过,在这个大选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看到美国大选时两党总统候选人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的情景。而听到和看到的则是“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使出秘密武器,推选了两位‘美女议员参加众议院选举”;“在前首相福田康夫和森喜朗、前内阁官房氏官盐崎恭久,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等不少自民党重量级或知名人物所在的选区,民主党派出了新人女性候选人作为‘刺客”。那么,日本的选举制度是怎样的呢?日本的首相又是怎样选出的呢?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屯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为日本最高行政首脑。日本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惟一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在地方,都道府县、市町村通常都设有议会。日本首相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经由执政党推选,国会投票选举产生。

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众议院定员为480名。从1994年起,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由中央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选区并列制,即将全国划分为300个小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众议员,选出300名众议院议员;同时将全国再分为11个比例选区,即北海道、东北、北关东、南关东、东京、北陆信越、东海、近畿、中国、九州、四国,按比例代表制选出180名众议院议员。选民给各党派投票,而不是给个人投票。按照得票率的百分比分配席位。至于谁将成为国会议员,由党内决定。通常谁在党内的势力大,但在小选区落选,自然会把这个席位给谁。有时人选也由党首决定。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同时投两张选票,一张投给小选区的某个候选人,另一张投给比例选区中的由某个政党提出的候选人。按照宪法的规定,在众议院未被解散的条件下,众议院的议员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在国会众议院拥有过半数席位的党派可获单独组阁权力,该党派领导人即为内阁总理大臣。但当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叫,便会出现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这时通常执政联盟中最大党派的党旨成为新任首相。在此次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中获得了多数席位,那么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即为首相。

参议院选举在选区划分上与众议院不同。它实行的是大选举区与中选举区相结合的划分方式:即252名参议员中,有100名议员由全国选区按比例代表制产生,其余152名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行政区划中,按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并按简单多数制选举产生。

猜你喜欢

干事长献金小泽
大义输财 共赴国难——抗战大后方民众献金运动
如何判断政治献金合法还是非法
自民党干事长为施压媒体道歉
疼不疼
鸠山力挺小泽继续担任干事长
本报更正
日首相称不会因献金问题辞职
日民主党新领导班子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