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剪贴
2009-12-07
lMF和世行年会闭幕
10月7日,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闭幕。
本次会议是在全球经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召开的,来自180多个经济体的财政部长、中央央行行长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学者1万多人与会,讨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重建国际金融体系、避免经济停滞的措施,以及IMF和世行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各国央行行长和财长在会议期间表示,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的同时,各国应加强合作。代表们还呼吁IMF和世行成员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加快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IMF和世行中的话语权。
匹兹堡峰会硕果累累
9月25日,G20集团匹兹堡峰会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围绕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改善国际金融机构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次峰会的召开正值全球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的关键时期,在包括序言和正文在内的长达80多条的《领导人声明》中,G20集团领导人说,经济复苏的进程尚未完成,各方承诺将在短期内继续实施刺激计划,以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各方将注资超过5000亿美元,用于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新借款安排”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方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谢旭人当选《新兴市场》2009年度“亚洲最佳财长”
10月4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被评为《新兴市场》杂志本年度“亚洲最佳财长”。《新兴市场》杂志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
谢旭人在接受《新兴市场》的书面采访中表示,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及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有效的。中国将着眼长远发展,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兴市场》杂志由国际传媒集团“欧洲货币机构投资公司”创办,主要报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区域发展银行的会议情况。该杂志“最佳财长和央行行长”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并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举行颁奖仪式。
美国银行将受庭审
9月21日,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宣布,将就美林公司高额分红信息披露一案与美国银行对簿公堂。
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表示,将“大力推动”案件进程。这可能使美国银行高管也面临指控。美国银行则表示,分红披露程序全都合法,因此会为自己“大力辩护”。
去年9月,美国银行经过不足48小时谈判后同意收购受金融危机冲击而负债累累的美林公司。去年美林全年亏损276亿美元,却在年底向员工分红58亿美元。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指控美国银行未能向股东披露分红信息。
上月,美国银行曾同意在对信息披露过失不置可否的前提下,支付3300万美元了结这项指控,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当时也认为金额合理。但受理此案的联邦大法官杰德·拉科夫认为,这种做法有悖“公正和道义”,对股东不公平。他指责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来对美国银行的高管提出指控。
达能与娃哈哈和解
9月30日,法国达能和娃哈哈集团宣布,双方已于前一天达成友好和解方案,达能已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至此,达娃之间从2006年至今的漫长口水战和法律诉讼终于要宣告结束。
达能与娃哈哈的“姻缘”起源于1996年。当时,达能集团与娃哈哈集团牵手成立了五家合资公司,并约定中方不能经营生产与合资公司有竞争的产品。随后10年,娃哈哈集团又建立丁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并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系列饮料和食品。2007年,达能以娃哈哈非合资生产的产品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名,要求以4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并购娃哈哈集团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到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强烈反对。达能随后称宗庆后违反协议,双方分别在美国、瑞典、杭州等地提起一系列诉讼与仲裁申请,引发“达娃”之争。截至目前,达能与娃哈哈的中国诉讼,均以达能败诉而告终。
欧盟对我无缝钢管征最终反倾销税
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指出,在该案调查过程中,中方多次强调指出,WTO反倾销协议对“损害威胁”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WTO各成员在以“损害威胁”为由发起反倾销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上都持高度审慎立场,实践中此类反倾销措施也十分罕见。同时,中方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证明,中国无缝钢管对欧盟出口完全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并未对欧盟产业形成冲击,欧盟产业主要指标都是正常的,没有遭遇“损害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