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爱面生

2009-12-07杨海若

大家 2009年5期
关键词:时能遗书晚归

杨海若

爱是生命永恒的赞歌

——题记

在十几岁的年龄谈论生死是否有些太自不量力?如果我能在十几岁的时候便能看透生死,那今后的几十年岂不是活得了无生趣?或许,人活在世上就是一直在追寻自己寿什么而活的答案吧!当然不敢说我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真知灼见,只希望它们成为我成长中的印迹,当我白发苍苍再看到它们时能浮现一丝微笑。

一、生亦何欢

西方的宗教说,人因为偷食禁果被遣出伊甸园从而受尽苦难,而佛家也告诉我们,人注定要受苦受难,只有靠佛来普度众生。中西方文化这一奇妙的相似点似乎在暗示我们:人世本就是一个元尽头的苦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上天似乎讨厌一帆风顺的人生,而最常再的招数莫过于横遭不测,否则怎会让贝多芬患上耳聋、让精神分裂降临凡·高?而生活中,欺骗、陷害、背叛、手足失散、痛失挚爱,这一幕幕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而当绝大多数人快离开人世时才发现,自己这一生能让世人记住的实在太少太少,就算是伟人也不得不承认“地球离开谁都能转动”的事实,这茫茫的人生就如一场烟雨一场梦。

二、死亦何悲

有人说,人从出生那一秒便就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这样的说法虽说育些悲观。可仔细琢磨却不失为真理。死亡才是生命最终的归宿。古稀老人闭上眼那一刻脸上的笑容是否是因为摆脱了这纷扰的人世?古代有屈原自沉于汨罗河,近代有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他们留给后人的是千秋万代赞扬的铮铮铁骨。王国维,一代大家,在他的学术地位如日中天时,选择投湖自尽,以一种最寂寞的姿势离开人世。让生命在灿烂中结束,是何等极致而又凄凉的美!在他们眼中,死亡似乎是赴一个约会,轻松自在,无悲可言。

三、为爱而生

上天分给每个人生命的长短似乎很奇怪:有些人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人却苦苦在死亡线上挣扎。其实,这些挣扎的人们只要稍一放松便可回到那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可他们却情愿挣扎着受苦,是因为放不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还是怕与自己的爱人天人永隔?总之是因为心中育无法割舍的眷念。

大学生跳楼的人数每年都在增扣,中学生固压力过大自尽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不忘在临死留下一封遗书来痛斥父母或老师的“罪行”,这是何其残忍。父母亲千辛万苦的精心养育,老师呕心沥血的谆谆救导,就为了换取一张写着“我的死都是你们害的”的遗书吗?死亡是何其可怕的字眼,如果你不曾经历过所爱的人的离逝,你又怎可从体会再也见不到所爱之人的悲哀?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真的生无可恋了吗?这个世间虽然有时真的是黑白不分、人妖难辨,可当你看到晚归时屋子里为你留着的灯光,生病时亲人焦急的神情,你真的能狠下心离开吗?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从死明志我难以做到,苟且偷生亦非我愿,我会眷恋着这人世间尚存的幸福,只因我寿爱中生,爱是永恒的。

责任编辑:王绍来

猜你喜欢

时能遗书晚归
其实我也是一只鸟
又“画地图”了
潦草的遗书
教授的暗示
山村晚归
漫画
守望中的妈妈
励志灯塔
遗书之迷
人的耐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