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心要能源
2009-12-07黄晓静
黄晓静
注入地下5000米深处的冷水,抽上来竟成了2000℃的热水。这不是做梦。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人们已率先实现了这一创举。这一成功使地热能继风能与太阳能之后,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又一上佳选择。
巨大的地心热能
巨大的热能埋藏在地球的表面以下,火山喷发便是其威力的体现。地热能可以用来发电、为建筑物供暖、加热道路。那么地热是从何而来的呢々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
地球可以看作是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实心球体。它的构造就像是一个半熟的鸡蛋,主要分为三层。地球的外表相当于蛋壳,这部分叫做“地壳”,它的厚度各处很不均一。由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地壳的下面是“中间层”,相当于鸡蛋白,也叫“地幔”,它主要是由熔融状态的岩浆构成,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壳的内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做“地核”,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地球每一层的温度很不相同的。从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温度就升高3℃,在地热异常区,温度随深度增加的更快。我国华北平原某一个钻井钻到1000米时,温度为46.8℃:钻到2100米时,温度升高到84.5℃。另一钻井,深达5000米,井底温度为180℃。据资料推断,地壳底部和地幔上部的温度约为1300℃,地核约为5000℃。
开发性价比最高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近日发布一项报告称,地热能发电目前电价不但在所有替代能源中最低廉,而且其技术研发成本也最便宜。根据报告,在目前的基础上,使地热能技术趋于成熟的研发成本只需33亿美元,甚至低于石化燃料技术的开发费用。目前全世界的地热发电总量约是8000兆瓦,其中美国占了2800兆瓦,还不到全国发电总量的0.5%。地热能非常洁净,储量丰富,且全天24小时都能获得。时至今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地热能的发展都不够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太小,所以人们很容易因看不到发展前景而短视,进而缩减对地热能项目的投资规模。
报告列举了美国能源部直属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2005年几种能源每千瓦时发电量所需费用:其中地热能是0.031~0.08美元;风能是0.043~0.055美元;太阳能是0.11~0.31美元。经比较,地热能是最廉价的能源。
反观现在投资热门太阳能的开发性价比,远远落在其他能源之后。人们对发展风能、太阳能的观点根深蒂固,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对这两种能源讲得比较多,而且在它们身上投资不少,尤其是太阳能。
政府开始重视地热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事情。然而80年代中期油价下跌,民众对替代能源的兴趣殆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支大幅削减,导致地热技术发展举步维艰。近年来,美国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地热能的开发运用。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可开采的地热能可发电53万兆瓦。而目前美国地热能装机容量仅为2500兆瓦,由此可见地热能的发展潜力非常大。风能跟太阳能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小规模利用,而地热发电要上马只能是大项目,不但需要高额的前期投入,还需要建设特殊的电网。但这不应该成为发展地热能的障碍。
新技术层出不穷
地热能的采集与储存技术跟石油、天然气类似。这也就是说,地热能源工业同油气产业可以紧密联系。油气产商以及电力公司,亦或是综合能源企业进军地热领域都很便利。然而油气企业对地热的热情并不高。企业只有确定新技术革新能带来利润才会涉足新产业,比如涡轮机制造企业通用电气以及西门子借势进军风电,就属此类。但跟地热密切相关且最有可能开发地热的大多是油气企业,相比石化资产,开发地热能带给企业的效益十分有限。
在水中增加金属纳米微粒用于地热能开发,可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更多的可循环能量生产制造。按照传统方法,地热能发电站需要160℃以上的地热能,遗憾的是,世界上仅有少数地区的地热能可以达到这一高温,而且必须开采至地下5千米以下。一些增强地热系统仅有65℃,而且利用效率并不高,因此地热开发成本非常昂贵。美国华盛顿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人员在水中添加金属纳米微粒,在相同的液体地热水中可增获30%热能。
活动剧烈的地热流
欢迎来到苏尔兹,这里将是未来的世界深层地热之都。在这片位于斯特拉斯堡以北50千米的法国土地上,你也许要问,为什么会选择这里?放眼望去,只有绵延的山丘和具有典型阿尔萨斯风格的美丽村庄。然而,恬静悠然只是表象,真正的宝藏埋藏在地下1400米深处。安德烈和同事们焦急地注视着测量仪,惟恐两口出水井的水流有丝毫减弱。幸好,他们担心的情况始终没有发生。在整整5个月的试验过程中,他们一直以每秒15升的流量,将水从地球深处顺利地抽到地面。每秒15升的流量已大大优于中东的大部分油井,最为可贵的是,这些水是从地下5000米处汲取上来的!这在技术上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你可能要问:花这么大力气,打那么深的井,就为了找水?这是什么琼浆玉液,值得如此大动干戈?非也。从成分上说,不是我们喝的矿泉水——它的成度是海水的3倍,根本不能饮用。事实上,这股取自地下深处的水之所以珍贵,完全是因为它的温度,井底的水温可达200℃以上!拜上苍所赐,这来自于地底的热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以用它来发电,发很多很多电。
“我们脚下的花岗岩群已有35亿年的历史,其中布满了不计其数的断层,地热流体活动异常剧烈。”安德烈为我们讲解道,“这个花岗岩群地处分隔孚日山脉和黑森林的莱茵河地堑。这里的确是接纳法国地矿研究局试验基地的理想场所。”理论计算表明,1立方千米的花岗岩从200℃冷却到180℃所释放的热量,相当于130万吨石油所产生的能量,足够供应1.5万个家庭20年的用电所需。
重要的是如何将水井与地热流体连接,并且维护好这个热“容”,尽可能地增大岩石和水的接触面,改善水循环与回收效果。这也正是这项工作的难度所在。以前就有许多科研团队,在这个难题面前不得不半途而废。目前,瑞士人在位于莱茵河地堑另一端的巴塞尔州启动了他们的计划。经过10年准备,他们即将开钻第一口5000米的深井。这项试验得到苏尔兹团队的密切关注。澳大利亚人也试图应战。尽管如此,处于领先地位的仍非苏尔兹项目莫属。
增强式地热开采系统,这就是地矿研究专家们的新招。安德烈言简意赅地解释了它的原理:“将水注入地底深处,待它们通过较热的地质层且被加热以后,再将其中一部分抽回地面。工业开发所需的稳定出水量中的不足部分,可由周边地层缝隙中存在的大量地下水补足。热水被抽上地面之后,通过热交换器将一部分热量取出,然后又被注入地下重新加热,同时起到维持地下水储量的作用。”如此周而复始。至于被提取的热量的去向,“这些热量将被送至另一个含有低沸点有机液体的循环系统中,使其产生蒸汽,从而推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2015年进入工业化开发
有人估计,在地球的历史中,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这是多么巨大的热源啊。1981年8月1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联合国新能源会议,据会议技术报告介绍,全球地热能的潜在资源,约相当于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地下热能的总量约为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热量的1.7亿倍。由于构造原因,地球表面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明显的地温梯度每千米深度大于30℃的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板块生长、开裂一大洋扩张脊和板块碰撞,以及衰亡一消减带部位。环球性的地热带主要有下列4个:环太平洋地热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热带、大西洋中脊地热带、红海一亚丁湾一东非裂谷地热带。
研究人员还通过一组地震传感器,密切监测着花岗岩群哪怕是最微小的震动。事实上,在每天的水流测试中,都能记录到5~20次微型地震。不过,这些地震的强度很小,介于里氏1.5~2.3级之间,所以几乎不为人所察觉。“有些住在附近的居民会跑来抱怨。”安德烈承认,“甚至有一个人还信誓旦旦地说,地震把他家的镜子也震了下来。不过我们认为,这些轻微的地震对周围的居民不会造成任何危险。但这的确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形象。”
当人们把视线转向天空,关注风能和太阳能,并把它们视为矿物燃料的替代能源时,一种无污染、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却默默地蛰伏在我们的脚下等待开发。在2015年以前,实现工业化开发、并推广这种新一代地热发电站的时机尚不成熟。当务之急是对地热能在探测、开发、利用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环保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变深层地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