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臆说“太岁”

2009-12-07

中华奇石 2009年1期
关键词:太岁鉴宝宝物

刘 建

2008年6月15日下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抗震救灾大型鉴宝义捐活动”接近尾声在分会场潘家园旧货市场的观赏石鉴定室中,我与杜平印先生在接待过十几位持宝人后,身心已略感疲惫正准备小憩片刻时,一对父子模样的持宝人走进门来,紧随其后的是负责杂项鉴定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局的专家只见年长的持宝人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布袋,将珍藏的宝物放在了鉴定台上,同时讲述了他们的藏宝经历。原来,让他们如此珍视的宝物,是他的父辈在山西大同残破的城墙中无意间得到的,当时也曾请教过族中的长辈及周边的亲朋好友,但是均未得到一个确定,合理的解释。由于此物与众不同的特殊品质让他们珍藏至今(此物外形似腔肠类动物,象牙白色,革质手感,用宝石镜观察可见表面有微小均匀的气孔,收藏了近百年形状无变化),杂项鉴定室的专家建议他拿过来让我们帮忙给看看。

其实,就在持宝人为我们讲述其收藏经历时,杜先生和我在心中已经有了一致的认识因为鉴定室内人多,我们彼此间来不及交换意见,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各自对实物观察验证了一番,当我将“此物是‘太岁”的结论说出时,杜先生即刻表示赞同并从“太岁”的外观及细部特征等方面予以细致翔实的剖析、解说,听得持宝人连连点头称是事情到此本已圆满结束了,可持宝人的一番话却让在场的人十分感动他说:我们来参加鉴宝活动之前已经请生物学家给鉴定过了,结论和你们给出的一样,我家几代珍藏的宝物就是“太岁”。这次得知中国收藏家协会邀请182位专家连续三天举办“抗震救灾大型鉴宝义捐活动”,并将所得鉴定费全部通过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捐献给灾区,我们特意从郊区赶过来为四川灾区人民尽份心意,同时也可以印证一下生物学家的鉴定意见。在你们这儿,我的两个愿望都得到了满足,感到特别高兴,谢谢你们!持宝人简短朴实的几句话,却道出了参与鉴宝义捐活动者的共同心声在相互感谢与祝福声中此次活动也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由于资讯日见发达,各地发现“太岁”的消息时常被媒体披露,似乎已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但是,若稍加探究即可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太岁”究竟为何物?恐怕没人说得清楚如同我们赏玩的奇石,诸般奥秘皆在不言中了。一种有机物和众多无机物原本没什么关联,可事有凑巧,我们仅从对“太岁”的称谓上来看,就有“生物和氏璧”的尊称,更有“石太岁”的雅号。尽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开宗明义地将“太岁”归入到“菜部”“芫类”,称之为“肉芫”本经上品:“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赤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明确了“太岁”的生物属性。若将截肪、泽漆、紫金之句用于描述戈壁石也是言简意赅的。

据《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中的解释:“太岁”是介于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既有营养体又有子实体的生物。在类别上属于“超五界”的,即是超出了人们已知的:原核生物界、元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之外的生物它们始于白垩纪,是由原始的鞭毛单细胞进化而来。能“自养自活”,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深入地研究“太岁”,对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学、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的价值,探索之路仍很漫长。

引用这类“科学”性的文字时总有一种距离感,文字仿佛仅仅是在为“太岁”贴上个标签,使得人们一旦从标签上认出了它们为何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审视的兴趣。在当今越来越实用的视觉经验中,无论何种科学,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用标签将其框住,继而以标签来显示其是“科学”。贴标签的风气在赏石界亦盛,尤以“科学”名义自居者为甚须知,且不说您那标签是否能贴对地方,就连出言必及的近代科学也不是世间“唯一的科学”,更不是什么“正确”、。“真理”的同义语,离“终极真理”的距离更加遥不可及。赏石需要科学,但还需要更多!然否?

猜你喜欢

太岁鉴宝宝物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鉴宝大师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姚月法漫画作品欣赏
冠军诞生记
“太岁头上动土”说的啥
POP CULTURE CORNER
“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
消失的宝物
那些穿越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