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失败”是一种“高明”
2009-12-07郭冬仙
郭冬仙
美国有一位有心的收藏家叫诺曼·沃特。他看到众多收藏家为收购名贵物品而不惜千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收藏一些劣画呢?于是,他收购两种劣画:一种是名家的“失常之作”,另一种是价格低于5美元的无名人士的画。没多久,他便收藏了二百多幅劣画。
1974年,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声称要举办首届劣画大展,目的是让年轻人在比较中学会鉴别。从而发现好画与名画筒真正价值。
沃特的广告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争先恐后地参观,有的甚至从外地赶来。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一画展非常成功。
妙!展览“失败”竞创造了“成功”!这让人联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异彩!
大科学家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泡时,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灯丝材料,做了一千两百次试验,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有人不解地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两百次。”
“不,”爱迪生反驳道,“我证明了一千两百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正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大科学家以“无用”的材料作为无可辩驳的反证增强继续实验探索的自信。
爱迪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失败,像一座开放的学府。在这座失败的学府里,真理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足以照耀人们化险为夷、反败为胜的道路。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其实,在学习上莘莘学子同样也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智者能巧妙利用失败从而孕育成功。最近有位记者访问了一所名牌中学的七位高考单科状元,问他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虽回答各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能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营养滋养成功。甚至有四人不约而同地拿出一个本子,只见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三个字:错题集。
打开本子一看,原来他们把作业或考试中做错的题都收集在这本子里了,他们先把做错的解答原封不动地抄下来,用铅笔标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做一遍,把正确的解答写在错的下面: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和失败的原因(这里特别用红笔书写),为的是提醒自己注意,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改正错题的“三部曲”。
他们怎么想到建立“错题集”呢?原来以前,老师每次发回作业和考卷,他们只关心分数,得了高分,自然高兴;得了低分,丧气地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后来,他们发现,不少考题是自己平时做过的习题,或者略作引申,相差无几,看起来似曾相识,做起来照样出错。有一次,老师在讲评试卷时说:“解答错误,反映了知识的欠缺和理解的错误。一个‘×就是一个漏洞,若不及时修补,日积月累就补不胜补;水壶底出现了一个洞,水很快就会漏光,要是漏洞太多,成了一把‘漏壶,知识还能存住多少?”老师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深思,他们决心补好漏洞,凡是做错了的题。都要多加反思。一个也不放过。
为了便于查阅,他们郑重其事地开始编写“错题集”。说来也怪,开头一两个月,要收入“错题集”的题目一个接一个,每天要花不少时间;半年以后,需要“登记”的错题就越来越少了,有时候,一星期也碰不上一个。
有位哲人说:“失败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间的道理却是甜的。”可见经营“失败”就是一种“高明”。关键是,你必须别出心裁。另辟蹊径。“错题集”不正是以“失败”反求“成功”的最好实例吗?亲爱的同学,在平时的求知中,这难道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而值得好好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