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楔入中东
2009-12-07陈竹
对于中东这块石油宝盆,中国“一定要打一个楔子进去”
《财经》记者 陈竹
7月7日,伊朗石油部副部长沙赫纳济·扎代赫(Shahnazi Zadeh)率领伊朗石油界一行官员,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盛宴款待中国石油公司和商业银行的代表,邀请他们参与投资伊朗的八个新建炼厂项目和九个老炼厂改扩建项目。
沙赫纳济·扎代赫透露,新炼厂建设需要216亿欧元(约合2077亿元人民币),老炼厂改扩建预计需要92亿欧元(约合885亿元人民币)——这还仅仅是中游领域的投资需求。按照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制定的四个“五年计划”,截至2024年底,伊朗的上游勘探开发领域需要大约1362亿美元。
试图吸引中国投资的不止伊朗。在沙赫纳济·扎代赫中国行前一周,6月30日,伊朗西邻伊拉克举行了号称“自1972年石油行业国有化以来第一次面向境外企业”的油气服务合同大招标,结果是,八个大型油气田中,只有东南部的鲁迈拉油田招标成功,中标者为BP(英国石油公司)和中石油集团组成的财团。BP首席经济学家鲁尔(Christof H. Ruehl)7月17日对《财经》记者透露,BP和中石油集团在联合财团中很可能各持50%股份。
鲁迈拉油田储量为170亿桶,目前年产量为110万桶,BP和中石油集团计划提高到年产量280万桶。这是中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参与的最大的油田项目。
可作比较的是,中国目前产量最大的大庆油田,日均产量不过约80万桶。尽管伊拉克政府苛刻地把桶油回报压低至2美元,中石油集团坚持拿下,表明了中国石油公司进入中东产油国的决心。
在多年摸索之后,中国石油公司似乎开始找到进入中东这块石油宝盆的路径。但现在还远不是举杯相庆的时候。
鲁迈拉油田未来还面临着地缘政治的不确定因素。在中东产油国和中国石油贸易商之间牵线搭桥的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下称未来趋势)总裁兼董事长、伊朗裔美国商人华赞(Farzam Kamalabadi)认为,也许为了战略目标降低收益率可以接受,但如果伊拉克当地的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就算拿下合同,也难以经营。
失败的招标
6月30日,伊拉克巴格达市区最豪华的拉希德饭店(Rashid Hotel),30多家国际石油公司的代表聚集一堂。他们操着各种口音的英语,一些人还穿着防弹衣。
这是伊拉克在战后首次对外进行石油项目招标。到场的代表们很清楚,今天要竞争的是一种收益十分有限的合同模式——服务合同。
与产品分成合同不同,伊拉克此次招标设计的服务合同,合同者只能在收回成本后获得一定的服务回报。服务回报通常是桶油报酬乘以超额产量,而桶油报酬往往为固定值。这意味着,即使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桶油报酬也不会增加。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服务合同项目的储量不能计入上市公司的储量,因此也不会提高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参与制定伊拉克新石油法草案时,美国方面曾提出,今后合同采用实为产品分成合同的勘探与生产合同(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ntracts)形式。但这一草案被伊拉克议会斥为“袒护外资利益”,迟迟未能获得通过。
因此,国际竞标者并不抱有任何幻想,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不是因为合同本身的回报诱人,更多的是考虑“长远战略”——首先获得伊拉克“盛宴”的门票。
伊拉克已探明原油储量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地质专家们认为,伊拉克发现新油田的潜力还非常大,是阿拉伯-波斯湾地区最具潜力的国家,这一方面是因为伊拉克特殊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是因為最近20年来,由于战乱和国际制裁,伊拉克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大规模勘探,很多地区被视为未开发的“处女地”。
伊拉克人充分认识到这一优势。战争和制裁,让他们比其他资源国更为敏感,捍卫国家石油财富的情绪更为炽烈。极端派甚至反对任何外资以任何形式涉足伊拉克石油业,部分议员建议推迟招标,给议会“足够的时间,从法律、经济和技术角度来考察这些拟议合约”。
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雷斯塔尼(Hussain al-Shahristani)是招标的支持者,他认为不能再等。他在招标开幕几天前说,在未来四五年里,将伊拉克原油日产量从目前的210万桶提高到400万桶,至少需要150亿美元的投资;要实现日产600万桶的目标,需投入25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没有外资支持,这两个目标只是水中月。
与此同时,沙赫雷斯塔尼也不得不顾及反对派的情绪,以免被斥为“历史罪人”。就在招标前不久,伊拉克议会将沙赫雷斯塔尼召去,就腐败和失职等问题对其进行质询。迫于种种压力,在6月30日的招标中,伊拉克石油部把桶油报酬压得很低。
在第一个标的——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20年服务合同——的竞标过程中。BP-中石油集团财团承诺,将鲁迈拉油田的日产量从目前的110万桶提高到280万桶,并报出3.99美元桶油报酬的场内低价。但伊拉克石油部一口咬定最高桶油报酬只能是2美元。
在此后几次竞标中,竞标方与伊拉克石油部之间报出的桶油报酬悬殊越来越大。在巴伊哈桑油田合同竞标中,康菲石油同中石化、中海油组成的联合财团,报出最低桶油报酬是26.70美元,而伊拉克石油部提出的桶油报酬仅为4美元。
在米桑油田合同项目,中海油为首的财团提出的桶油报酬是21.40美元,而伊方的底线则为2.30美元。两个气田的服务合同招标也无疾而终。以意大利Edison为首的财团,报出桶油当量38美元的报酬竞标阿卡兹气田项目,但伊石油部只接受8.50美元。曼苏里亚气田干脆无人问津。
石油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作者张抗认为,国际石油公司一般都有项目收益率标准,低于这个标准,标的就失去吸引力了。
中石油“冒险”
中石油之所以敢“冒险”,部分是由于借助了BP的力量。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公司,BP曾经运营过南鲁迈拉油田,轻车熟路,而且很早就公开表露出竞标兴趣,可谓志在必得。中石油通过联合BP顺势进入,被不少业内人士视做聪明之举。
对BP来说,中国公司加入,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伊拉克人对英美势力的敏感,也缓解了资金上的压力,是双赢的选择。BP首席经济学家鲁尔向《财经》记者介绍,北鲁迈拉油田同中国不少油田构造接近,中石油在这类油田的开发上富有经验。
中石油在桶油报酬方面的考虑亦十分务实。一位曾经在中石油海外业务部门供职多年的负责人对《财经》记者分析说,作为后来者,中石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海外石油市场上获得暴利;之所以认为值得做,是因为要通过对外投资“拿储量、拿资源”。
2008年11月,中石油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国绿洲石油公司,同伊拉克北方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德艾哈代布油田20年期开发服务合同,是为中国公司在中东地区获得的首个油田项目。绿洲项目已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开工,预计三年内原油日产量可达2.5万桶,六年内将形成日产11.5万桶的生产能力。
与绿洲项目相比,鲁迈拉油田产量高出10倍多,两者规模悬殊,意义不可相提并论。上述中石油海外业务负责人认为,虽然在鲁迈拉油田签订的是服务合同,但服务费往往以原油相抵,而且作业者往往对产量销售享有一定话语权。无论是德艾哈代布油田项目,还是鲁迈拉油田项目,“战略意图非常清楚,那就是一定要打一个楔子进去”。
中石油这种对储量和资源的追求,往往被贴上宏大的“国家能源安全”标签。但对中石油内部来说,却是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增产压力。
中石油大庆、长庆等东部老油田进入衰退期,产量下降、采油成本居高不下。2008年底、2009年初,全球油价剧跌,中石油不得不关闭高成本油井,缩减国内投资规模。在此背景下,中石油的稳产和增产压力自然地落到海外部分。
在今年召开的好几次内部会议上,中石油领导人提出,要用八年至十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的五大油气合作区,使海外油气作业当量达到2亿吨规模。
这是一个大胆的目标。尽管中石油的足迹已遍布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5个油气合作项目,但2008年中石油海外作业量只有6750万吨油当量,包括6220吨原油和67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中东地区,中石油在阿曼、叙利亚等四个国家的产量加在一起,也只有250万吨。中石油2008年的国内总产量,其实也只有1.47亿吨油当量。
2亿吨压力
不止一位石油业界人士向《财经》记者感叹中石油高层的“进取心”,并认为这种“进取心”是“双刃剑”。
作业产量增长并不意味着收益提高,海外并购做成了也不见得能整合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这样的浩大工程,意味着将几千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押宝”于中亞国家的资源供应。安全系数到底有多大?未来会不会出现决策者升迁、摊子没人收拾的局面?这些疑问,往往被胜利的欢呼和进取的激情所掩盖。
一些石油业内人士还指出,伊拉克政府支付报酬的前提是“实现超产”。这意味着,如果产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就只能保证成本回收,谈不上任何额外收益。
中石化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能不能实现增产,不仅是技术因素决定的,也受到安全因素的制约。由于长期受到国际制裁,伊拉克的石油设施严重老化,再加上各地游击武装到处展开破坏活动,石油设施以及负责看管这些设施的保安人员时常受到攻击。这些袭击,有的源自种族和宗教派系争斗,有的来自当地群众和工会组织的不满,可谓防不胜防。
除了安全隐患,在伊拉克经营油田还存在法律上的风险。剑桥能源咨询高级咨询师闫建涛今年2月在一份学术刊物上撰文指出,由于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对油田项目的管理、利益分配等存在严重分歧,伊拉克议会一直未能通过新石油法。在该法通过前签订的油田合同,在新石油法通过后,将存在再次被修改乃至重新签订的可能性。
未来趋势的华赞认为,中石油在28个国家和地区有项目,但做得好的只有哈萨克斯坦、苏丹、委内瑞拉等国的早期项目;在中东,中石油并不成功,主要因为“资历浅,不了解游戏规则”。
华赞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石油领域的国际会议上难以找到中国人的踪影。“石油领域在海外是一个圈子,一个高层的、内部的、既得利益的圈子。中国人长久缺席,或者来了,也融入不进这个圈子里,因为语言和文化差异,也因为缺乏耐心。”华赞说。
中国的石油公司意识到要去中东和北非已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不久,伊拉克百废待兴。1995年3月,伊拉克政府在巴格达召开2000年-2010年油气市场前景研讨会,详细介绍了计划与外国合作开发的33个油田。
到1997年底,伊拉克石油部同60家外国公司开展谈判并陆续签订产品分成合同,其中包括同中石油集团签署的艾哈代布油田开发协议。
中石油的那份协议虽然获得联合国制裁委员会的批准,却因2003年美伊战争打响和萨达姆政权的垮台而被搁置。伊拉克石油领域的战后重建,主要是美国公司参与,中石油没有立足之处,再次成为伊拉克的新客。
华赞认为,2003年至2008年,中国石油公司经历了一个摸索期。“中石油、中石化期待通过与美国搞好关系,参与或独立开发。但这个思路比较幼稚,美国不允许,最后也没有实现。在这个前提下,中石油才考虑和英国合作。”华赞说。
一位中海油高管告诉《财经》记者,虽然中海油在伊朗上游领域有一些项目,但都十分慎重,以前签订的一些合作备忘录也都还没转化成正式合同。“要在中东做事情,不仅需要商业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