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论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

2009-12-04曹立新户新民

理论导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曹立新 户新民

摘 要:弘扬科学的批判精神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保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这种批判精神的必然旨归。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041-02

一、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批判精神乃是一种独立的怀疑精神,它不承认任何绝对、永恒、神圣的东西,它总是立足于“此在”、实践或历史的境遇之中,对观念、事物以及人们的行为发出疑问、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科学的批判精神并非否定一切,而是辩证的否定,是继承与扬弃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现存事物绝对化、凝固化。“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所关注的焦点就是实际地“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马克思的批判一方面是指向对立面的,另一方面即指向自身。马、恩合著的两篇代表性著作《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这种双重批判精神的体现:既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又是对自身以往信仰的清算。列宁曾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是一部批判史。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所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在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生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在对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继承中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自觉的自我批判和对对立面的批判中捍卫和发展了其学说。其后,无论是列宁所处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还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都一直遵循着斗争与批判的途径发展着。可以说,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没有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也难以保持其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批判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解放思想,并推动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既要防止教条主义,反对照抄照搬,简单机械地套用“本本”及其词句的倾向,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随意肢解、断章取义,使马克思主义陷入庸俗化的泥坑。只有坚持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对旧的事物、旧的习惯、旧的观念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强调解放思想,就是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为标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和观点,并运用于实践,才能进一步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我党在改革开放后曾有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从哲学理念上突破,打破了“两个凡是”神话和个人崇拜,属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更新。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以邓小平南巡谈话为契机,触动了姓“社”姓“资”的问题,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以生产发展为中心。1997年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也在经济领域,江泽民为“公”“私”定论,重点在打破所有制的公有崇拜,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改革。这三次思想大解放,无一不是科学批判精神的体现,无一不是对科学批判精神的宏扬和拓展。

解放思想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次完成,客观世界、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解放思想的无止境。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武器,增强解放思想的自觉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旨归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在坚持中发展又在发展中坚持的过程。继承需要从实际出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展需要克服以往的不完全性,更新与实践不相符的内容,因之继承和发展本身就是扬弃和批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种批判中诞生和发展的,其间都为一种思想所贯穿,共产党人称之为“实事求是”,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诚实探讨”或“批判精神”。

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但偏重于思想和政治建设。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主题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主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前代关于发展的理论成果,同时直面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应和解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顺应了历史潮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中国具体实践的一次全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必然旨归,不但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经过科学批判而产生的新的伟大理论,我们要以它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引领时代前进,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不动摇。

四、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揭示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现存世界。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首先必须弄清其前提。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兼有学术性和政治性两大特征,我们既不能突出其理论的政治性来涵盖其科学性和理论本性,也不能在尊重理论自身发展规律的幌子下忽视其党性原则,而应自觉地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理论的“多元化”,并将其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毕竟是19世纪“时代精神”的产物,因此应科学地区分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个别结论的界限,分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应该剔除的个别结论;哪些是马克思早年世界观未形成时的不够科学的观点,哪些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前提。

其次,需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在批判和反省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的发展和完善。在缺乏学术自由和思想高度大一统的社会生态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如同被移植到缺乏养分的盐碱地上,就会失去锐气和批判精神,甚至“边缘化”。批判既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就应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自觉坚持“双百方针”,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响起,欣赏不同学派的辩驳,宽容各种思潮的挑战,在民主、自由、平等、健康的环境中让人们去比较和鉴别,让实践去检验和判定,让时间去盖棺定论。如同一个精神健康的人闻过则喜一样,一个相对民主健全的社会应包容和原谅对它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也应宽容对它的评头论足。可以断言:缺乏批判精神的社会,是羊群的聚居地;缺乏批判精神的理论,必然要被淘汰。

再次,知识分子要勇于担当批判的重任。“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其责任就是批判,现代西方一些学者甚至将批判精神视为知识分子的本质,以之作为判断是否是知识分子的依据。批判的充要条件就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而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质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敢于挑战权威专家的盖棺定论,不囿于“批评就是反对派”的潜规则,胸怀真理,坦荡无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中国历来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观点,只要是正当的、没有夹杂私人恩怨的批评争鸣,在它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空间和认同的时候,不仅能推动思想繁荣、观念进步,更会培养、激活学术环境中的君子风度,培养更多敢于直言的社会斗士和儒家风范。就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才是思想和社会的精神福音。

最后,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还必须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其一是人们对“批判”一词的偏颇理解。囿于“批评就是反对派”的潜规则,在一个已经定型的社会中,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把批判者视为“异端”。实际上,批判就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就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不但要为批判正名,更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其二是担忧对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精神的强调会招致非马克思主义势力的攻击。其实这种担心有点多余,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遭到各种形式的修正、篡改、攻击和批判,但结果却正好相反,它不是被批倒了,而是在批判和攻击中剔除了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吸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渐丰富和完善,反对和批判反而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其三是担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会导致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一个社会之所以需要批判精神,其根本原因在于:任何社会都不是乌托邦,都存在着种种不公平、不合理,所以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来分析和克服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体制和形式,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是辩证的批判,那种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方式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更快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3]田文生.大学校长:批判精神比一团和气更重要[N].中国青年报,2007-11-02.

[4]史进.任何社会均需要批判精神[J].新华网文,2006-12-15.

[5]张国清.科学研究渴望学术批评[N].科学时报,2007-11-29.

[6]车玉玲. 从社会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J].哲学之路(第一辑),2005.

[7]葛仁钧,张玉麟,倪国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