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浅议
2009-12-04靳海涛
靳海涛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07-0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针对此,应强调过程性考试,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间断进行考核,如日常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都应纳入考核范围,彻底扭转学生临时抱佛脚、短期记忆的状况。期末考试应侧重作品解读能力的考察,着力检验学生的作品归纳、分析与鉴赏、批评能力,要求其分门别类写作文章。
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一来势在必行,二来却又并非孤立。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热情与能力在下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另一方面在校学生却茫然四顾、不知所往。由此,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很多课程教学效果明显下降。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建立与学习热情的提升,大力培养学习能力是当前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上述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粗浅见解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