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也很猛的淡水鱼
2009-12-03杜以会
杜以会
俗话说得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实际上,鱼类并没你想象的那么温顺,即便是吃素长大的淡水鱼,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第一名:亚马孙鲇鱼
亚马孙鲇鱼是一种生活在亚马孙河干流和其所属支流里的巨型鲇鱼,号称淡水鱼中“头号猛男”。其身为全球所有凶猛淡水鱼的表率,从样貌到内在,简直完美得“犯规”。它们外表粗犷、身材阳刚、叫声雄浑。就连裂嘴“微笑”都野性十足。长达数米的纺锤状体形让它们能在湍急的河水和泥浆中以50 km/h的速度洄游,巨大的力量让企图钓它们的人屡屡线断竿折,束手无策。每年钓季,被巨鲇拖着独木舟游出数十千米,甚至将人从船上拖下水、咬掉手指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近几年,这些形体硕大的亚马孙巨鲇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但好笑的是,它们减少的原因是前来钓巨鲇的钓鱼爱好者们钓走了太多其他鱼类,而巨鲇却没减少几条,导致巨鲇过多,捕食困难而危及了生存。
第二名:白鲟
俗话说“食补为主,药物为辅,两者结合才是王道”。中华鲟又叫龙鱼,在中国是有象征意义的物种,可不像法兰克斯鱿鱼那样能随便入口,更何况现在还是国家珍稀保护类动物。不过幸好在药用价值上还有白鲟这种等同于中华鲟的鱼类可以食用。只是,允许合法垂钓白鲟的地方也仅限于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了。
白鲟和亚马孙巨鲇并称淡水鱼中“头号猛男”,属于一亿多年前的远古鱼种。相对于亚马孙鲇鱼的巨大力量和食量,白鲟则是靠着庞大的体形和重量上榜。100 Kg的白鲟司空寻常,1 t以上的也偶有被捉住过,当然,这种鱼显然不是能用鱼竿钓上来的。而在现有的记录中,最大的白鲟长达9 m,重1 310 kg,也不是钓上来的。
第三名:王鲑
王鲑基本一辈子都生活在海中,只有产卵的时候才游入江河。它们会囤积大量脂肪能量,在60天里不吃任何东西地游上2 000 Km,回到出生地。而这时候的王鲑会以身体冲撞任何挡在回家途中的障碍,它们能撞扁铝质船体、撞坏木制船头、轻易破坏捕捞钓具。而在通过“丛林法则”的筛选之后,只有不到1/5具有非凡耐力和力量的强壮王鲑才能在长途迁徙中存活到最后,获得交配和繁衍后代的资格。
第四名:寄生鲇
相对于前面几种猛鱼来说,寄生鲇在视觉上给人丝毫没有威慑力的感觉。但对一个男人来讲,没有比遇见寄生鲇更加让人惶恐的事了。
寄生鲇又叫牙签鱼,长18 cm,体形细长,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以钻入其他鱼类的鳃中吸食鱼血为生。虽然其本身对人体也没什么兴趣,但不幸的是,寄生鲇的觅食方式是依靠大鱼鳃里冒出的含有尿素和氨的水流寻找寄主。这和人类尿液所含的成分一样。如果有人在水中裸泳,寄生鲇会被尿液的气味吸引钻入尿道,然后膨胀鳃盖上的倒刺,在人的体内钩住吸血。而由于尿道过于狭窄,进入人体的寄生鲇往往自己也无法转身游出,只能越钻越深,直到将受害人的尿道堵塞感染,因大出血或尿毒症而死。
这种时候,除了靠外科手术把鱼拿掉外,只有喝下当地土著们用一种名为Jagua tree的果实制成的热茶,才有一定机会让寄生鲇的骨骼溶化,而从尿道中自行滑出。当然,这种看起来很阴毒的鱼种也并非一无是处,据说在某些地方,管理员会在游泳池的水中放上数条这种鱼,以威慑那些喜欢在游泳池中随意小便的人。
第五名:哲罗鱼
作为一条鱼,是纯粹的肉食动物就已经很过分了,而哲罗鱼,更是纯食肉鱼中最富侵略性的鱼种。它就像陆地上的蛇一样,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总是吃一些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重的食物。每年冬鼠、旅鼠徙途,横渡河流的时候,钓鱼爱好者经常会在岸边发现因吃掉太多冬鼠、旅鼠而被撑死,甚至撑破的哲罗鱼。
而这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凶猛食肉鱼,还被称为最狡猾的淡水鱼。它们在咬到鱼钩后,会努力地跳出水面挣扎,如果还不能摆脱钓钩,便会一头扎进水中使劲向下游逃跑,并在逃跑的过程中,朝附近的水下障碍物游去,试图让钓线缠绕在木桩和水草上。你只有在运气不错,或者杂物较少的水域中才有可能把它钓上岸来。
第六名:大头鱼
有着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挂着全球猛淡水鱼名头的鱼类,居然是鲤鱼的近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基本上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说明。大头鱼生活在印度山地河流最湍急的激流中,那里的流速达到10 km/h~15 km/h。恶劣的栖息环境培养出大头鱼一身蛮力和耐性,它长着巨大的鳞片和肥厚的嘴唇,其嘴中坚硬有力的大牙齿,能把钓饵和大号鱼钩一起嚼碎。即便运气好,咬了钩,它也能在咬钩后与钓手搏斗数小时而不显露一点疲态。一次冲锋就可以将全部的钓线从绕线轮中拉尽拉断,使垂钓者要么跳下激流跟着鱼游,要么站在原地等着钓线被鱼拽断后像子弹一样弹回来。
英国钓鱼专家约翰·威尔逊曾经说过:“没有任何鱼可以同巨大的大头鱼相提并论,这种看起来只有3 m来长,几十千克重的鱼,冲撞起来却像火车头一样,能一口气拉走30 m的钓线,然后便潜到水底攒力气。如果在它试图休息的时候,你的钓具根本拉不动它,你也许就得跟它耗上一天,看谁先被拖垮。所以,如果你的钓具经不住考验,你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别出来。”
第七名:食人鲳
俗语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可是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却生长着一种群居性的小鱼,不怕大型动物,极具攻击性。在巴西的马巴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它们吃掉,一些在水中玩耍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这种小鱼的攻击。因其凶残特点,它们被当地人称为“水鬼”。这就是食人鲳。
食人鲳也叫食人鱼,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以及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4种水族生物之首。它们的头骨特别是颚骨十分坚硬,上下颚咬合力惊人,可以咬穿牛皮和木板,普通的钢制钓钩也能一口咬断,再加之跟随领袖、成群结队的出没方式,其他鱼类完全不是对手。就连平时在水中称雄称霸的鳄鱼,一旦碰到了食人鱼军团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立即浮上水面,把坚硬的背部朝下,才能使食人鱼咬不到腹部,救自己一命。
第八名:新几内亚鲈鱼
在新几内亚群岛的第二大岛新不列颠岛南部海滨的钓鱼营地,有这样一句俗话:“钓线越粗,断线的声音就越响。”在这里钓鱼,钓线用的是18 kg钓线接36 kg的金属钓线,并配上非常结实的碳素混合竿,当然,钓手还得有强壮的身材和体格才行,这里主要的鱼种是一种叫做黑鲈的新几内亚鲈鱼,主要生活在急流中。
这种鲈鱼长着德国猎犬似的利齿,力如蛮牛。一旦上钩后就会拼命地加速冲刺,这个时候,钓手必须以自己全身力量,寸步不让地和它对峙。如果让这种鱼加速冲刺起来,在水流湍急的河面上,钓手极难保持平衡,巨大的拽力会把钓线拉个精光……最后,当鱼拉着小船逆流游去时,优质的金属钓线会从绕线轮上连根断掉。“砰”,前面提到的那句俗话就会在这个时候应验了。现在每年的钓季,钓手们已经习惯带上数根钓线和钓钩来到这里,而且河面上总是会听到响亮的断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