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勤补给的保障体系
2009-12-02宁静
宁 静
百年战争遗留千年堡寨
宋夏之间持续了100多年的武装冲突形成了一场极具特色的战争,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交战双方在西北地区相对稳定的军事对峙线两侧修筑了大量堡寨。这一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军事工事群以及围绕这些工事而形成的特殊战略战术和后勤补给体系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独一无二。
堡寨是北宋粮食补给的保护体系,是宋夏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北宋后勤补给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宋史》中记载:“寨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周五百步;堡之大者周二百步,小者百步。”可见其规模之小。未经实地考察,我们很容易将堡寨的形态理解成规则的方或者圆,实际上堡寨的形态都是不规则的。由于与地理形势紧密结合,堡寨的形状往往随地形而定。延伸到河谷部分的城墙尚可为直线,但处在山顶的部分寨墙因受地形的限制则不可能取直线。堡寨的城墙大多为夯土,外无包砖,厚7~8米,残高不等。有的堡寨内外数层。
北宋西北堡寨的地理位置有3种:1、建立在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交通道路和河谷的屯田;2、建立在陡峭的悬崖上,重点在于自我保护和防御;3、建立在河谷与附近高山的交界地带,由山顶绵延到河谷。此外,堡寨在选址时充分考虑水源和屯田等因素,力求靠近水源,靠近大量良田,以便于生存和生产粮食。例如,志丹县永宁寨就坐落在河岸边,并且有专门的通道通向岸边,不用出寨便可取水。
当时堡寨的设立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其行政级别处在最低的位置,其规模与各府州军无法相比,甚至无法与县治相提并论:据曾巩记载,在宋夏西北交战区域,堡寨的数目在二三百左右,并呈逐渐增长之态势。后经历史学家考究,北宋西北沿边的堡寨应在500个左右。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西北地区至今还有一些堡寨保留尚算完好。
堡寨“险”“要”难敌西夏入寇
关于北宋西北堡寨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历史学家研究成果中的相关论述形成了解释堡寨军事功能的传统观点。他们认为:“北宋堡寨防边战术主要是控制要害险隘之处。扼守西夏入侵路径,使其不能深入为患”;“正是由于缺少关隘日守,因而设置城堡固守就具有了特殊的防御意义”。但是事实表明:北宋西北堡寨的军事功能决非这样简单。在宋夏对峙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单个堡寨抑或众多堡寨所联结成的体系鲜有能阻滞夏人入侵的。“使其不能深入为患”只是当时个别宋人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堡寨所发挥的实际功能。随着战争发展,北宋不断反思和修正其对堡寨功能的认识, 而堡寨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也随着宋夏军事形势的发展逐步得到丰富和深化。
例如,熙宁三年(1076年)8月夏人入寇环庆,夏军攻围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淮安镇、东谷寨、西谷寨、业乐镇,兵多者30万,少者20万,围或六七日,或一二日。而堡寨大多在庆州以北东河河谷之内,自北而南呈串珠状分布。夏军攻势虽猛,兵众甚多,但目标显然不是这些堡寨,只是围而过之,并不攻取,而兵锋则直指环庆路治所庆州。“环庆路边寨甚密,远者不过四五十里,近者三十里,列机要害”。然而,如此完备的堡寨建设体系却不能延缓夏人的军事入侵。对堡寨围而不攻、迅速通过的战略充分体现了夏军对宋方堡寨功能的正确认识,知其必不能如关隘一般阻挡自己的前进道路。夏军抵达了距离庆州只有40里的榆林才放缓了推进速度,“游骑至城下,陕右大震”。
既然众多堡寨都扼要据险,夏人何以能够屡屡深入腹地,而堡寨却不能发挥阻挡作用?事实上,北宋堡寨的位置整体上可称“扼要据险”,但若仔细分析判断,则两者不能兼顾。扼要者无法据险而立,据险者必失之冲要,这是由宋夏交战区域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守要者无险可恃,恃险者无以守要,这直接导致了堡寨在阻止夏人深入过程中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结局。宋夏交战的区域主要位于今陕北、陇东和宁夏大部,熙宁以后扩大到陇中、青海湟河流域一带。上述地区构成了黄土高原的大部,地表除少数山地外,皆覆盖黄土。高原上塬、峁、梁等黄土地貌类型遍布,地形极为破碎,沟壑纵横。这样的地貌状况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迫使当地居民只能利用河谷地带作为交通通道。
由于夏军的军事进攻多沿河谷推进,而宋方堡寨也多设置在河谷之中,因此,称堡寨“控扼要道”并不为过。“诸寨居要害之地,首当羌戎人寇”。但是,由于河谷宽广平坦,堡寨并不具备“险”的有利位置。如,鄜延路抚宁堡,“旧治无定川中,数为虏所危”。面对利于平川作战的西夏骑兵的冲击,处于平坦河谷的堡寨对交通道路的控制能力很自然地受到了限制。守要但不据险是设置在河谷地带堡寨的一个特点,控扼要道的意图虽然很明显,但地理上的劣势使之无法有效地发挥阻击夏军这一功能,宽阔的河谷使夏军可以轻易地通过宋军堡寨分布区。
宋方堡寨除多设置在滨河平坦谷地以外,也有一部分拥托陡峭的山崖建筑在易守难攻的位置上,利用自然山川形势增加自身的安全性,但也正是由此而失去了对交通要道控制的可能。
考古调查证实,的确有相当数量的堡塞脱离了交通要道,建立在陡峭的山崖上或者高耸的塬面上。宋定羌城位于今甘肃省广河县,修筑在数百米高的塬面上,至今山上的城墙依稀可见。位于今甘肃通渭县西的通谓寨,星三角形,沿山坡而建,极为陡峭,北高南低,高差竟达20米之多。
堡寨的守军规模和军事行动
堡寨作为军事工事本身无法发挥阻止夏人深入的作用,倘若戍守堡寨的宋军能够在夏人进攻时出寨机动作战、予以邀截,或许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起到阻挡夏军、不使其深入为患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北宋堡寨虽然众多,但规模一般较小,所能容纳的守军数量也自然有限,除个别大寨之外通常只有三五百人。夏人入寇动辄数万人,堡寨中戍守的宋军与之相比,众寡悬殊,若在夏军大举入侵时出战迎敌,则无异于螳臂挡车。由于兵力的巨大差距,北宋为堡寨制定了拒战自保的战略,在夏军大举入寇之时,坚避不战,以求自存。
尽管如此,筑堡活动在北宋却不曾停止,堡寨并未被其它军事设施所取代。在个别历史时期,北宋政府还掀起了筑堡活动的高潮。堡寨数量更是持续上升。堡寨不能阻挡夏军进攻,却依然得到了北宋的青睐而长久不废。这说明:堡寨具有某种特殊的优势,而它所带来的利益又是北宋最为需要的,因此堡寨才能在宋夏对抗的过程中长盛不衰,成为宋军赖以抗击西夏的有力武器。
堡寨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和西夏争夺边境地区的人口和土地资源,堡寨的设立等于向西夏宣布了北宋政府对于堡寨临近地区的人口、土地和其它各种自然资源拥有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某种程度上说,堡寨是北宋国土的象征和标
志。堡寨对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占有为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农业生产所得恰恰满足了边防军队的粮食需求。毫不夸张地讲,堡寨是宋军粮食补给链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宋人在与西夏长期作战中逐步认识到堡寨除能控制沿边地区的羌戎蕃部之外,还具有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等更为重要的后勤补给功能。当然,这个过程是曲折漫长的,非一日而成。也正是这一过程,使堡寨的军事功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军事功能演化诸阶段
其实对于宋方堡寨功能的认识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时段、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规模的堡寨所发挥的作用都不尽相同。堡寨的功能更与戍守堡寨士兵的性质密切相关,不同性质的戍兵承担着不同的军事任务,也使堡寨所发挥的作用迥然相异。庆历前后沿边戍兵性质的更替导致了堡寨功能的重大转化。总体来说,堡寨军事功能的演化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萌芽期西北堡寨刚出现时,数量不多,分布零散,功能主要是控制境内与党项并无直接关系的羌戎蕃部并与其争夺自然资源。宋夏冲突爆发后,由于宋军占有优势且采取了集中并实施机动攻守的策略,其对堡寨的修筑持谨慎态度。这个阶段堡寨数量极少,用来直接对抗党项夏州政权。
堡寨在军事上的应用从五代到宋初已经非常普遍,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都曾经依靠堡寨试图延缓北宋的统一进程,宋军对于堡寨的军事功能并不陌生。建隆三年(962年),秦州已经开始修筑堡寨,书中记载说秦州高防在夕阳镇附近“筑堡据要害”。北宋西北地区的堡寨以控制羌戎蕃部的角色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党项叛宋,堡寨并没有立刻参与宋夏战争。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堡寨数量不多,从沿边地区到远离宋夏边境的秦州都有分布,其主要军事功能在于控制羌戎蕃部并与之争夺自然资源。直到至道二年(996年)李继迁转攻灵州后,堡寨的情况才有了较大的改变。
起步期至道二年,李继迁率万人围攻灵州,切断了北宋对灵州的粮食供应。因苦于转运粮食,秘书丞何亮提出了沿道路修筑堡寨以保证灵州粮道的畅通。尽管他的建议未被全面采纳,但宋军的确加强了对环灵之间最大的粮食中转站清远军的控制,在清远到环州之间修筑了白马、青冈等寨。1001年,灵州失陷,清远与环州之间的这些堡寨也如昙花一现,相继陷落。但是毕竟这是堡寨第一次在宋夏交战中发挥作用,是宋军以堡寨对抗党项的第一次尝试。疏通粮道是堡寨在宋夏战争中最先发挥的功能,尽管因为数量少、存续时间短,疏通粮道也并不是主要的军事功能,但初步显示了堡寨在后勤补给方面的潜力。
灵州失陷极大地震动了北宋朝野,前线作战的宋军更是在此之后转入全面防守。针对这种情况,咸平5年(1003年),北宋采取了修筑堡寨与党项争夺控制蕃部熟户(是指生活在宋边界接受宋统治的羌人)的政策,这样,“留兵驻守”打破了北宋以往集中兵力机动作战的战略。从此,众多堡寨成为了宋军依托的重点。到庆历初年,陕西各路所筑堡寨已达200余处,沿着宋夏交界逐渐形成了堡寨分布区,宋人称之为“极边”。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量蕃部都归附于北宋,宋军成功地稳定了西北边境形势,党项不敢再贸然进犯。
宋军以分兵戍守堡寨的战略和西夏相持到康定、庆历初年,期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康定初,元昊所统领的西夏政权日益强大,当其再次攻宋时,陈旧的堡寨体系已不能适应战事的发展。数次失利后,北宋着手调整堡寨体系,其功能又有了相应的变化。这个时候,宋军实行了一项对后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举措:招募弓箭手。弓箭手是北宋在西北沿边招募的地方性乡兵,有汉人也有蕃人,在执行军务的同时也不脱离生产,兵农合一。随着弓箭手的出现,一些以弓箭手为戍守主力的堡寨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少量的弓箭手暂时还无力改变整个北宋西北堡寨以正规军戍守为主的性质。但总的来说,堡寨屯田并不多见,粮食补给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关中地区的运输来满足。
过渡期宋夏军事形势的发展迫使北宋重新调整了西北兵力的部署,弓箭手为主的士兵开始代替正规军戍守沿边堡寨,大量禁军、厢军内徙驻扎,而正是戍兵性质的改变导致了堡寨功能开始向屯田·转化。
宋夏之间的和议随着元昊的逐渐强大最终走到了尽头。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宋夏接连发生了几次大规模战争,西夏都取得了满意的战果。连战连败的惨痛损失令北宋不得不重新反思西北地区的守边策略和与之对应的堡寨体系。北宋朝野注意到西北边防军事部署的一个弱点:总兵力虽多,但是因戍守众多堡寨导致兵力过于分散,面对西夏的进攻,往往形成了以寡敌众的局面。
除了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以外,北宋还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粮食补给。数十万军队驻扎边境,后勤补给需要由内地转送,加重了北宋的经济负担。关东地区的粮食无法运至前线,数量庞大的边境守军完全仰赖关中地区为其提供粮食,这使得关中地区的压力也日益增大。逐渐显出困弊之势。
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北宋政府想到了将边境地区驻守堡寨的大量军队内徙。一方面可以充实内地防务,另一方面也缩短了粮食补给所需的运粮路程。但是堡寨还需有人驻守,必须有人来填补正规军内撤后边境地区的“真空”。弓箭手招募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这个重任自然而然落在弓箭手身上。沿边蕃、汉弓箭手熟悉当地情况,从事农业生产,不需要中央政府提供后勤补给。因此北宋堡寨的戍兵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禁军、厢军驻守变成了禁军、厢军、弓箭手共同驻守。从庆历年间的情况来看,留在堡寨协同守卫的正规军只有原来的1/3。
既然堡寨不能阻止夏军深入,只有依靠一定数量的机动部队对入侵夏军进行邀截,以此减少夏军入侵带来的损失,同时又能杀伤夏军的有生力量,这种防御策略比起在毫无地形优势条件下固守堡寨、控扼道路要显得更加灵活、积极。那么,在宋军主力运动歼敌的过程中,堡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只能在夏军“小至”时,依托堡寨的驻兵出击抵御;若夏军重兵入寇,堡寨只能求得自存,待深入夏军遭宋军主力阻击撤归之时,趁势进行骚扰。即“寇大至则退保,小至则出斗”。
堡寨戍兵性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堡寨主要军事功能的转变。弓箭手不脱离农业生产,兵农合一的性质使得堡寨的功能开始向屯田转化。北宋开始大力鼓励堡寨驻兵开垦沿边荒地进行屯田生产,以增加粮食产量供给禁军、厢军。
定型期治平以后,堡寨完成了部署上的调整,除依旧有控制、保护羌戎蕃部的作用外,其发挥的主要功能更多集中于军事后勤方面的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经过仁宗时期的一系列大战,宋人认识到在短时期内剿灭夏政权已然不可,与其长期对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如何
在对峙中取得主动、处于优势则是当前需要仔细谋划、认真考虑的。对峙必然会导致粮食的大量消耗,解决好粮食生产和供应是宋军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否则,不需要夏人主动进攻,宋军的防御会因为后勤补给的困难而自行崩溃。解决沿边粮食补给的方法不外乎有二:一是就地生产,二是由外运输。由此,堡寨不但自身不需要外运粮食补给,还承担着就地生产粮食的任务。于是沿边堡寨本着屯田这一原则,在选择寨址时都力求靠近良田,便于粮食生产。
当堡寨的主要功能转向屯田以后,夏军立刻制定了“扰耕”、“侵耕”的策略。他们既不攻打堡寨,也不引诱弓箭手出寨作战,而是致力于破坏堡寨周围的耕地,干扰弓箭手正常的耕垦活动。如果宋军堡寨不能顺利进行粮食生产,非但正规军的补给受到威胁,即便是弓箭手自己也难于立足,堡寨也自然失去了设立的意义。西夏的“扰耕”战术击中了宋军要害,于是堡寨不得不担当起护耕的重任,既要生产又要保护生产不受敌人的干扰。
堡寨在后勤补给方面所发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疏通粮道,即保护粮食运输通畅,担当粮食运输中转站。沿边堡寨的士兵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机动部队的粮食就需要由关中地区运粮来满足补给。机动。部队一般都在与西夏边界处机动作战,交通道路时常受到威胁,粮食运输不但不能顺利到达还有被劫掠的危险。因此维持堡寨与堡寨之间的运粮道路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战事爆发,机动部队离开驻地作战,后方补给则要根据主力宋军机动的情况而决定将粮食运往何方。
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入夏作战,判官张太宁在向神宗汇报本路运粮事务时称:“自岭以北则山险少水车乘难行,以臣愚虑可就岭南相地利建一堡寨,使大车自镇戎军载粮草至彼,随军马所在,却以车前夫畜往来短半”。可知,军需粮食是由关中运至前沿堡寨以后,再由机动部队的“车前夫畜”将堡寨中的粮食转运到急需补给的宋军手中。这样做的好处十分明显:由于宋军主力机动作战,后方运粮往往难以摸清宋军的具体位置,如果负粮追寻宋军,不但费时,而且劳民伤财,更有被夏军劫夺的危险;如果只将粮食运到堡寨,安全可靠也颇为省力,然后再由“车前夫畜”负责将粮食运到最终目的地。“车前夫畜”随军作战,了解宋军的位置和需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粮食的运量,合理分配,多需则多运,对于缺粮缓急不同的部队,可以区别对待。
可见,堡寨在北宋后勤补给的产粮和运量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堡寨才得到了北宋政府的认可,尽管它在抵挡夏军入侵方面略显微弱,但在对夏作战中一再沿用。宋人对这一时期堡寨的军事功能做了很好的总结:“寨栅本以通粮道,护耕农,非有易于攻守。”可谓精辟之极!
后勤补给之保障体系
综观这一演变历程,北宋设立诸多堡寨的主要意图在于同西夏争夺边境地区的人口和土地资源。面对西夏的入侵,众多堡寨虽不曾被攻破,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坐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堡寨在后勤补给方面所发挥的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等作用在堡寨诸多军事功能中是最为主要的。北宋正规军戍守堡寨所造成的近空里虚和后勤补给的短缺,是促使堡寨戍兵性质变化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而戍兵性质的变化又直接导致了沿边堡寨军事功能的转化。堡寨戍兵性质的转化以及堡寨与沿边耕地资源的结合,最终将堡寨的军事功能定位于与后勤补给相关的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
旷日持久的宋夏战争变成了一场双方比拼后勤补给的竞赛,谁能保证前线军队的粮食供应,谁就能在对峙中赢得主动;谁破坏了对方的后勤补给,谁就能在冲突中占得先机,这是宋夏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堡寨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北宋后勤补给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