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西部片”卖的是热闹
2009-12-02
大漠黄沙不逊美国风光 荒诞离奇少点牛仔精神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 铭
年关至,“西风”烈。抢占贺岁档期的多部华语大片,不约而同地打出了“西部片”的旗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宁浩的《无人区》、姜文的《让子弹飞》、朱延平的《刺陵》……影片在宣传时无不渲染西部的大漠黄沙与人性险恶,似乎中国式大片的“古装加功夫”情结已经消散,苍凉的西部旷野成为华语电影人比拼的舞台。
西部片的源头在美国,这种几乎和电影同时代诞生的类型片堪称美国电影的代表。1903年,美国人埃德温·S·鲍特导演了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影片虽然只有8分钟,但铁路荒原、警匪追击、扬善除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西部片的基础。美国西部开拓的历史为西部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西部片有明显的正邪两派,正义化身的牛仔在荒凉而无序美国西部除暴安良,善良天真的姑娘值得保护,愚蠢野蛮的土匪必须铲除。《西马龙》、《关山飞渡》等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美式西部片长达30年的黄金期也刺激了世界电影人的创作冲动。意大利人塞尔乔·莱奥内在罗马郊外开创了 “面条西部片”。此类影片淡化了美式西部片英雄美女、黄沙铁骑的浪漫主义,转而从渲染气氛和塑造复杂人物性格入手,拍出了《好人、坏人、丑人》、《西部往事》等传世佳作。
随着当代人对美国西部开拓史的重新审视,更加多元而且更加注重精神内涵的西部片在上世纪90年代后复苏。《与狼共舞》为印第安人正名,《不可饶恕》成为白人开拓者的集体反思,《美国流氓》更像是美国社会问题的隐喻。正如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所言, “西部片是最典型的美国电影”。据统计,1996年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百年百部经典”中,西部片就占了10部。从影像手法、叙事结构到人物塑造,西部片的演变模式彰显了美利坚民族在价值观和审美上的定型过程。
反观中国的“西部片”,虽然在外景地的“西部元素”上同样精彩,但与美式西部片在精神内核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先不说那些纯以西部风光夺人耳目的“西部风光片”,就说最被人津津乐道《红高粱》、《黄土地》、《老井》……其故事主要矛盾冲突大多是当地人与天斗、与地斗或者与外族、外国侵略者斗,和西部片原有的开拓精神并无关联。要说相似,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徐克的《新龙门客栈》等武侠类影片倒更有西部片的味道,侠义精神在西部旷野中得以放大。
中国西部不乏优秀外景拍摄资源和人文历史,但与传统意义上美国西部那种由乱到治的时代变迁有很大区别。因此,无政府状态中的英雄所为、种族迁徙过程中的血泪故事等都不会成为中国西部片的首选题材。相反,猎奇式的探险、荒诞化的幽默、极端环境下的奇情绝恋成了为中式西部片的主要卖点。田壮壮在新疆巴里坤驻守半年,为的是塑造出人、狼相恋的《狼灾记》。台湾导演朱延平不远万里来到塞外拍摄《刺陵》,理由很简单——“以前是政策所限,现在放开了,为什么不去呢?”
对多数中国影迷而言,西部片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影片类型。它意味着刺激、神秘、活力与悬念,相信这些观影体验在中式的西部片中同样能找到。但若要追求更丰富的电影艺术欣赏,西部片所反映的精神内涵不可或缺。希望中国电影人在打着类似“中国首部西部……片”赚足钞票的同时,也为西部片这个历史悠久的电影类型开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