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教育的对策分析
2009-12-02汤乐章
汤乐章
摘要: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的冷淡乃至抵触等不合作反应。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的态度意识问题,而是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时所附带的一种必然存在客观现象。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教育 抵触情绪 成因 对策
先做人,后长知这是我国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思想。怎样做人与如何长知却是教育的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过程,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青少年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这是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所表现的态度有的冷漠、反感和抵触等一些不合作反应,究其成因是什么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应如何看待学生的这种不顺从行为呢?笔者有以下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对上述问题的产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学生的意识问题或学生的态度的不端正,而应该从学生心理发育过程来看待这一现象。
因为上述问题是一个青少年成长在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应该出现的一种现象,它不但是一个行为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其客观性远远大于其主观性。
当人的生理发育到一定阶段,智慧和思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当青少年感到自己的能力已经壮大到一定程度时),自我意识也就必然得到加强,所以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就会产生一种摆脱束缚,确立自我的意识,其中部分的自我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叛意识。
其次,从儿童到青年这一成长过程也必然使他们的身体、情绪、性格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都越来越趋于成熟,但这些方面又不是齐头并进,协调一致的发展。一般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也就导致了青少年抵触情绪的出现。
所谓抵触情绪,实质上就是青少年对外界指令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也包括机械式的反弹或条件反射式的反抗。对于青少年的抵触行为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即: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
所谓的显性行为就是当他们的爱好、追求得不到认可,受到限制甚至反对时表现的一种以行为反应不顺从的反叛行为,往往表现为桀傲不训,当面顶撞或背后破坏、逃学等,这些表现一般极易被发现。
例如我教的班级中,有位与我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刘某,他在小学时就爱好文学,经常购书交笔友,自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当家长发现后进行多次劝说无效后,对他的零化钱和来往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到学期结束后,学习成绩仍无一点进步。
经交谈后方知他的交友行为一点也没有收敛,为躲避家长和老师,其行为更加隐密,所花时间也更多,这种抵触行为充分反应出青少年在其能力、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自主意识的逾来逾强烈,对外界的指令的判断和选择也越趋成熟。
平心而论,刘某的文学爱好行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他的这一爱好和选择却与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的需求相悖,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应该得到肯定和引导,应反思的不是他,而应是教师、家长乃至社会。
另一种抵触情绪是无明显的行为举动,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一般难以发现,即所谓的隐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害怕学习、厌世,干什么都无兴趣,整天萎靡不振,甚至有自残和轻生的念头,有时这种心理上的反应会以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如头晕、烦燥等症状。事实上发生隐性行为时其本人一般都无抵触情绪,但这种无意识的不抵触情绪又确确实实地存在,只不过渗透到日常的行为中或自身的生理反应中。
如学生李某(女)平时学习很认真,有很强的进取意识,但一临近考试,特别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她就会生病,表现为头痛、脸色苍白,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现象,而一过考试,不用吃药上述病症会自行消失,问她考试是否特别紧张,她却回答说并不太紧张,仅是有一种压力感。
这种情况常见的还有学生不喜欢某一学科时,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或昏昏欲睡。造成隐性现象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现实的教育环境由于受到升学会给自己将来在社会中带来有利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气氛,家人、教师、朋友乃至学生内心的压力与日剧增,而此时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些内外压力即无承受能力又无排解方法。
当这一压力长时间作用于一个人,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时,心理上的那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必然会在行为上或生理上表现出不良的反应。
就抵触情绪的两种表现而言,显性行为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如果引导得当,将会使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更具活力、更有开拓精神的有用人材。
而隐性行为由于难以发现,有时学生本人也不清楚,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发育危害更大。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抵触情绪表现要冷静、理智地对待,对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要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平时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得失,对同一现象要因人而异,对同一人要因时而异。值得注意的是对显性行为中明显的违规行为要明确否定,不能放纵;对有道理的行为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对隐性行为则要及早发现,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防止出现极端行为。
总之,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首先与学生交朋友,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不正常表现,尽可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达到互通。在学生对教师达到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
(恳利县永安中学)